书城文学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20524500000020

第20章 致高文显

(一九三三年重阳后二日,泉州)

胜进居士慧览:

惠书俱悉。仁者入心理系甚善。余迟月余,当返厦门也。谨复。

弘一启

重阳后二日

(一九三五年正月元宵,厦门)

胜进居士道席:

惠书诵悉。承仁者乡居安乐,至用欣慰。余于岁首在万寿讲小本《弥陀经》七日,并辑讲录一卷。诸缘顺遂,堪豫远念耳。尔后行止未定,犹如落叶,一任业风飘去,宁知方所耶?想仁者不久将返鹭屿,略述所怀,不及邮奉,谨托洽师传呈,不宣。

演音白

正月元宵夜

(一九三五年九月六日,惠安)

胜进居士道鉴:

承施鼓山刊《梵网》及《王摩诘》,欢感无已。净峰生活甚安适。近以寺主他住,余亦随其移居草庵。谨复,不具。

演音启

九月六日

净峰居半岛之中(与陆地连者仅十之一二),山石玲珑重叠,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种植者以地瓜、花生、大麦为主。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三日,鼓浪屿)

胜进居士道鉴:

近往韩偓墓道碑前,摄影一叶。仁者暇时,宜编辑《韩偓评传》一卷(或仅题名曰《韩偓》,或用他名,乞酌之)。偓居南安久,墓亦在此,是为尊邑最胜之古迹,想仁者必乐为提倡也。最要者,力辨《香奁集》决非偓作(《辞源·香奁集》一条,已为考据辨正,乞检阅之)。卷首即须标明此事,以后再详论之。(书中须前后二处辨正此事。所以再说不嫌重复者,恐阅者于此事不注意也。)

近代《香奁集》流通甚广,以此污偓,实为恨事。偓乃刚正之人,岂是作香奁诗者?

编辑之法,大致如下:

卷头列摄影一幅,后面乞记此因缘。大略云:“二十二年岁次癸酉十月,讲律于泉州大开元寺既竟,下旬与广洽诸上人等,偕往西门外净觉寺,于中途获见此墓道碑,为之惊喜。二十四年乙亥二月,复往墓道碑后山麓,寻觅基地,卒不可得。是年十一月九日,偕广洽上人往彼摄影,摄者艺轩陈祝信也。”

参考诸书:

《新唐书·韩偓传》,别纸录写,四纸。为黄寄慈手写者。

《辞源》别纸录写。另有《香奁集》一条,未录。乞检寻之。

《历代名人字典》别纸录写。

《泉州府志》余录写,三纸。

《韩内翰别集》或名韩翰林学士等。已托蔡丏因寻觅寄奉。倘不可得,乞向唐诗丛刻中(此类之书甚多,余忘其名。)寻觅。又厦大藏书甚富,当易觅求。并乞向厦大国学教师(词章家)询问,请彼指示一切应参考之书,尤善。

《内庭集》《金銮密记遗稿》等,恐不可得,亦乞向他学者询之。

余久荒文事,不能详举参考诸书,乞向厦大教师询问。及自于图书馆中目录内寻求,当尚有甚多可资参考者。

书仅一卷,页数不宜多。所主要者,即是辨正《香奁集》与偓在南安时诸遗事耳。《新唐书》中所载诸事,唯择其有兴味者,略记一二。其他皆仅举大纲。

仁者于他日编就时,乞托洽上人带下,由余介绍于书局出版也。谨陈,不具。

册页一函,附奉上。

演音启

十一月十三日

(一九三六年五月,鼓浪屿)

胜进居士慧鉴:

《大藏经》第四十卷,奉还。倘可续借者,拟再借第四十五卷一册。否则俟下半年开学时再借可也。乞酌之,不宣。

演音启

(一九三六年旧六月廿三日,鼓浪屿)

胜进居士慧览:

惠书诵悉,至用欣慰。余近来康泰殊胜,每日学业繁忙,未尝以为劳耳。前奉上《曾文正公嘉言钞》,乞先阅梁序及后附传文。然后研味一一嘉言,当获无穷利益。王维诗,于暇时偶读一二首,可见隐逸之乐趣。二书皆余手装,足可以为纪念也。谨复,不具。

演音疏

旧六月廿三日

(一九三六年秋,鼓浪屿)

胜进居士转念佛会:

余近居日光岩方便掩关,诸缁素属为演讲。窃念余于佛法中最深信者,惟净土法门,于当代善知识中最佩仰者,惟印光老法师。今举《嘉言录》中数则:如“愿离娑婆”云云(三九页),“既有真信”云云(四二页),“一切行门”云云(四九页),略为讲释之。诸君暇时,乞常阅《嘉言录》。每次仅阅一二段,不必多,宜反复研味其义,不可草草也。

吉目

(一九三七年正月廿九日,厦门)

胜进居士慧览:

昨日出外见闻者三事:

一、余买价值一元余之橡皮鞋一双,店员仅索价七角。

二、在马路中闻有人吹口琴,其曲为日本国歌。

三、归途凄风寒雨。

演音

正月廿九日

(一九三七年二月,厦门)

胜进居士:

“一斗夜来陪汉史,千春朝起展莱衣。”此厦门某氏宅门联也。未知是古诗句,或其自撰。幽秀沉著,洵为佳句。书法亦神似东坡(应是高士手笔)。其地址如下记。(略)仁者暇时,可往一阅。能询其撰书者为何人,则至善矣。门内下首边房亦有联,余未见,仁者能入门一阅否?

一音启

余至南闽八年,罕见有如是佳联,足以南普陀山门“分派洛伽”一联,相媲美也。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日,厦门)

胜进居士文席:

《越风》稿,定于五日截止。今天已是十日,宜速寄去。余需用《英语分类会话》(宜简单,初步)一册,仁者如有,乞以惠施;否则乞为购之,以小册者为宜也。五十八岁复温习英语,亦一趣闻也。

音启

(一九三八年三月,惠安)

胜进居士文席:

前函所云工作忙迫等,案用功之人,每日应有数小时运动及休息。又星期日一天,亦应休息。如是则身体精神乃能康健。偓传,俟年假时再继续撰述,迟缓无妨。大学课业多忙,若以余暇致力于此,恐身心将受大伤也。前交下之稿,俟稍暇为之修改,奉上。先此陈达,不宣。

演音疏

松洋洞

(在松洋山。唐韩偓,载《螺阳文献》。)

微茫烟水碧云间,挂杖南来渡远山。

冠履莫教亲紫阁,袖衣且上傍禅关。

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国无阶麦黍繁。

午夜钟声闻北阙,六龙绕殿几时攀?

戊寅春残,与胜进居士游慧水,获此诗为书之。

(一九三九年农历二月三十日,永春)

文显居士:

前奉二笺,想已收到。农历二月二十四日,至水门龙溪寺,讲建兴药师寺之利益。二十五日,至永春城,居桃源殿。二十七日,讲佛教之修持简易方法。不久可出版。二十八日,至蓬壶普济寺。近二月来,讲经、见客、写字等,身心疲劳已极。拟在此静养数月,或即在此往生安乐国耳。

性公老法师前,乞代问安。

音启

农历二月三十日

(一九三九年旧九月二十八日,永春)

胜进居士文席:

关于韩偓事,录陈于下:

永春陈山岩之“一簇人烟入画图”之楹联石刻,《永春县志》误作朱晦翁题,前李芳远童子亲至陈山岩寻觅,见石刻署款之处,原有“玉山樵人”之名,竟为他人涂去,复改刻晦翁之名。童子归而检阅《人名大辞典》,乃知“玉山樵人”即偓之别字也。此联朽人屡托人拓摹,皆未成就。只可俟仁者返国时再拓。陈山岩距普济寺约三十余里。新编之《永春县志》,为永春名儒郑翘松(别号卧云老人)孝廉所撰,久已付刊。此外尚有补遗之文而未刊者。此中有《流寓传补遗·韩偓》之文。今择录于下,以备仁者采取。

传云:(前略)事具《新唐书》及《省志》,文繁不录。录其入闽以后事,而刺取偓诗集中年月可征者,以明本末,而补前志之阙。(中略)转徙湖南、江西间。未几,携家来闽,时天祐二年丙寅秋也。(中略)住福州者三年。己巳春正月,自沙县抵邵武,将为抚信之行。到才一夕,而闽相急使请还。于是返沙县寓焉。明年,自剑适泉,经桃林墁(永春旧为桃林场治地)留两年赋咏不辍。今《翰林集》《此翁》已下数十篇,及《香奁集》中《多情篇》是也。(中略)来而复去,去而复来。卒依审邽父子于泉,而不复履省垣。岂逆料审知不能抗节讨逆,以申大义于天下!故欲远涉吴晋,以冀得一当欤?(中略)其复也,不遽抵泉,而委蛇于鹏山之阳,桃溪之滨者至历两年之久。(中略)明之季世,王愧两(忠孝,晋江人)、徐暗公(孚远,松江人)尝避地舟山,见偓断碑,谓偓实终浙岛,非瘗闽地。虽无确征,亦可以博异闻。(中略)偓诗赡丽,亦类商隐。香奁纤艳,规抚无题,而兴趣深远不逮。(中略)独《感事》一篇,指事类情,精深律切。较商隐寄哀甘露之变者,骎骎有度越骅骝之概。(中略)惟末章有一二语,似与前后不甚相应。疑非偓原本,而为妄庸子所误窜者。(下略)

以上十行皆择录《永春县志·流寓传补遗·韩偓》之文,其应注意者,以朱笔点之。

附陈:

偓终舟山事。舟山见偓断碑,为王忠孝所发见,载在徐暗公《钓璜堂集》。此书共二十卷,民国初年新刊。卷首年谱及七绝句中,颇可征信,云云。此为郑君所述。感事诗三十四韵中,后六韵,即溅血等十二句,颇可删去。此为郑君与余面谈。

郑君居永春县城。仁者返国后,乞至永春县城,暂住桃源殿。住持,妙用师。乞托妙用师介绍,往郑君家中晤谈一切。郑君博闻强记,尤长于史学,当代之名儒也。

《永春县志·流寓传补遗·韩偓传》全文,朽人已托人录出。因文繁纸重,未能寄上。今检交性常法师,代为收贮。俟仁者返国时,向彼领取可也。朽人不久移灵应寺。以后通信,乞寄“南安县洪濑树德寺转交灵应寺弘一收。”

音启

旧九月二十八日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四日,永春)

胜进居士文席:

近阅《华严疏钞》,有引“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之句。考《会玄记》(释疏钞者)云:此为唐岑参《春梦诗》也。上二句云:“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又近日阅《灵峰宗论》(明藕益大师撰)有诗云:

日轮挽作镜,海水挹作盆。照我忠义胆,浴我法臣魂。九死心不悔,尘劫愿犹存。为檄虚空界,何人共此轮。第三句与第一句相应,第四句与第二句相应。激昂雄健,为高僧诗中所罕见者。附以奉玄察。谨陈,不宣。

演音疏

十二月四日

(一九四〇年四月二十八日,永春)

胜进居士澄览:

近闻仁等集资印经多部,至用欢赞。朽人自去秋始,闭门养疴,老态日增,精神恍惚(日未落即卧床)。故于诸善友所,音讯疏阔。近仍居普济顶寺,不复作出山想矣。泉州等处,米价奇昂,每元仅易米一斤,贫民苦矣。临颖不胜悲叹。略陈,不宣。

善梦启

四月二十八日

(一九四〇年六月廿六日,永春)

胜进居士文席:

惠书,欣悉一一。承施资,拟以印《九华垂迹图》。泉州诸友发起印千部,闻将圆满成就矣。朽人迩来衰老益甚,于此娑婆世界,未能久住。当来往生安养,必与仁者欢聚耳。希仁者勤修净业,发愿力行,是所厚望焉。附奉上范居士法语一纸,希时以省览,当获深益。谨复,不宣。

音启

六月廿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