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20516400000007

第7章 母亲的端午

周海亮

小时盼端午如盼过年,只因端午可以吃上粽子。母亲的粽子用了新鲜的苇叶和上好的糯米,米香与苇香缠绕交融,清香软糯,入口即化。现在,超市里,粽子四季有卖,随时可吃,端午之于我,于是变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节日,与曾经的粽子,再无半点关系。

端午节头一天,正在外面办事,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在超市正好遇到有小袋糯米卖,问要不要买一袋。问她买米干什么,她说包粽子啊!一年就一个端午,不包粽子怎么行?我说等傍晚我去超市买吧,回家时,顺便捎回去。母亲说要不我先把这袋米买下?我说如果您买了,您怎么往家带呢?等傍晚,我肯定去买。母亲说可是糯米只剩下一袋了啊!我说您放心吧,城市里的糯米,到处都是。母亲仍然不肯放下电话,说,那千万记得捎回来啊!她一遍遍叮嘱我,直到我有些厌烦。放下电话,又暗自发笑——生活再怎么好,母亲也忘不掉端午的粽子。

很晚了回家,站在门口,才猛然想起母亲嘱咐过的糯米。城市里所有的超市都已关门,想,这个端午,家中注定不会飘着粽香了。心中不觉有些怅然。

推开门,竟有粽香扑鼻。难道母亲包了粽子?掀开锅,果然。三角形墨绿色的粽子密麻麻地挨着,熟悉并且可爱,闻之食欲大开。那些粽子是那样亲切。那是童年的粽子。

问母亲,糯米不是卖完了吗?父亲插话说,你妈买下了最后一袋。问母亲,怎么把这袋米拿回来?父亲说,她扛回来了……一袋米十斤,她扛了足足一里路……她说你肯定会忘掉买糯米的事情……她说你做的事情,随便哪一件,不比粽子重要呢?

我想那一刻,我肯定红了眼圈。母亲年初来到城市,这是她在城市里过的第一个端午。为让一家人能够吃上她包的粽子,60多岁的她竟扛着一袋米,走了一里多路。我相信母亲是快乐的。扛着米的母亲,包着粽子的母亲,看我吃粽子的母亲,都是快乐的。她说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常重要,可是那时候,我突然感觉,我做的哪一件事情,能比得上端午节的一个粽子重要呢?

端午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没有任何意义,只因为,那是属于母亲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