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短途
20506000000067

第67章 在挣扎中盼望(4)

我需要客户的认可,但前提是要有客户,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他们的一句话直击要害,“我们的快餐卖三块五,你们的五块,换做你你会选择哪一家?”东西卖不出去,再好也是无用的,特别是对于还没客源的我们。我跟小汪为此迷茫,是妥协还是坚持,必须要做出选择。

商议和讨论的过程并不激烈,我和小汪对于答案是统一的,即是坚持,我们必须自己的理念才能做长久,仅仅因为第一天的失败就放弃自己的初衷,那离失败已经不远。要成功,就需要在坚持中去探索去改进。

还是跟往常一样早上很早起来去进菜,第一天的菜没有全部卖完,有些犹豫要不要少进一点,几经挣扎之后还是决定跟昨天一样,不管昨天如何,必须给自己留充沛的准备,万一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要好呢?我不能每天抱着万一今天生意不好的想法,这样的话我不如干脆早日放弃得了。

从出门的那一刻开始忙碌到最后一道菜出锅,中间几乎是没有停顿的时间,我们的做事速度并不快,意味着不管做什么都要比别人的早,紧张的时候甚至会忘了上厕所或者其他很重要的事情,等活做完,离午饭还有些时间,一些没来得及做的个人事体这个时候可以去做了。

等十点半的时候,一切又该回到紧张的轨道中来,看到别的快餐店已经将餐车推出去,我们的也该准备出发了,人手不足,只有朋友来帮,但朋友不可能每天都来帮忙,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学习,没有谁有义务去帮这样的忙,我不是拎不清,所以从这一天起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也要扛着去做,除非实在是扛不住了,朋友有空的话请他们来帮个忙,我想这样会更好一些吧。

一个人在外面守着餐车,内心极为忐忑,总感觉会有订餐电话过来,这样的话餐车怎么办?只有打电话让小汪送吧,要不然他做什么呢?

依旧是冷冷清清,有人驻足,大多数只是看看,少有愿意尝鲜的,特别是学生模样的,看的比买的多,大概真的是因为价格方面比人家贵吧,没人家卖得好也是正常的,我虽能理解,但内心还是渴望大家能多支持我们一点。

如此惨烈的经营状况,两个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小汪让我的朋友们多帮一下忙,我的朋友?迄今为止那个学校我认识的只有三个,一个是邻居,但认识和不认识没什么两样;一个是我暗恋的对象,找她帮忙势必会让人觉得我们的状态很糟糕,万一哪天我情绪爆发表白了,很轻易被拒绝,我梦想我靠自己的努力将学长快餐做成功之后再表白,到时候我也多几分自信;再一个就是阮进华,才认识的新朋友,在我们开业的时候就帮了很大的忙,我怎么好意思总是请人家帮忙,要知道这世上最不容易还的就是人情,有些人情账是要一辈子去还的。

失落,容易打击一个人的信心,容易将冲动的人打回原形,将梦想打回现实,如今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困难”二字,迈不过这个坎,就会升级为失败。

我想我们真的是太冲动了,很多东西都没有去做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之旅,什么风险评估一样都没都去做,总觉得别人做快餐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将菜烧好将餐车推出去就会有人上门来买,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仅仅是这些是不够的。没有人发火,但我知道,一直这么下去迟早会有人先发火的。

我们还不够聪明,不知道开拓市场需要做什么,也许找上一两个朋友帮忙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又或者我们仅仅是走外卖的模式,其实我对在外面摆摊一向是不支持的,倒不是丢不丢脸的问题,而是认为这样饭菜会不干净,盐城这个城市很干燥,风大灰尘多,换做我是消费者,是绝对不会吃路边摊上的快餐。我将这想法吐露出来,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前小汪认同我的想法,确实也看到了将餐车推出去的效果,说白了这么糟糕的市口人流量已经很少了,想做好太难太难。

决定了接下来的模式,再去学校里发名片是避免不了的,我和小汪各发各的名片,一个多小时走下来,名片发的差不多了,回到大排档之后继续准备饭菜。

到饭点的时候最安静,静静坐在那边等待订餐电话,记下订餐信息后开始忙碌,刚开始时是一份一份送的,后来是五六份一送,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订餐的量多了起来,虽然跟另一家店比起来不算多,他们也像我们那样开始了外送模式,每次都能看到他们订单不断,当真是羡慕他们,要是哪一天我们生意也那么好,那就算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该请员工了。

将每一个订餐电话存在通信录里,标上几栋楼几号宿舍,在本子上也会记录当天的订餐量,还有一些客户的个人喜好,有的人不喜欢吃海带丝的,我就将海带丝换成豆芽,有的人不喜欢吃鸡腿的,我就换成大排,有的人喜欢吃番茄炒鸡蛋,我就绝不会装炒肉丝进去。我觉得这种人性化的记录对我有很大的好处,这体现了我们的服务态度。质量至上,服务至上,这个核心是不会变的,这将是我的生存之本,无论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会坚持这个理念。

时间长了,会有固定的客户,虽然不多,但有几个宿舍几乎每天都会订餐,接触久了,会聊上几句话,有几个宿舍里住的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有两个学生除了早餐外,一日两餐都是以我们学长快餐为主,有一次我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学长快餐,他们回答是冲着学长二字去的,他们甚至问我是不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我说不是,但说起来确实可以算得上是学长,只是我的学历比不上他们,这点上倒真有些自卑在里面,所以一直不愿告诉他们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离毕业季越近,开发新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否则等他们一走我的生意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盼望着之前发出去的名片能得到不错的效果,但等是等不来的,还得跑,还得发,甚至还得做一些调查,比如对于口味的要求,对于服务的要求等等,还有我们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恳请一一指出,我想以这样的态度去告诉大家我们是认真在做这件事,希望给大家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健康和美味,还有对快餐的不良印象。我看到很多人吃快餐仅仅是图方便,拿到味道不好的,扒两口饭就扔了,或者是饭里吃出了沙子、菜里吃出了虫子,一整盒快餐往垃圾桶里倒,我蛮心疼的,心疼这一行实在是被一些人做烂掉了,为什么快捷方便的同时就不能将品质也做上来呢?这问题从一开始就在脑子里萦绕,但找不到答案。我们自己的力量太小,无法改变很多,能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

也许那些从未吃过我们快餐的同学一旦沾上了就再也忘不掉那口味了。

这仅仅是我的自嘲,对于品质我有信心,但对于经营,我只能苦笑,虽然比开始时候要好一些,但也仅限于有限的几个固定客户,这显然是不行的,男生宿舍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女生那边基本没什么订单,我想过要找她帮忙的,为此还给她们宿舍送了几份快餐,真的是送,没要一分钱,之希望她们用过后帮忙宣传一下,但效果甚微,难得会有女生打电话过来,且给女生送餐也仅仅只是送到女生宿舍区大门外,还要她们下来拿,确实也算不上太方便。

等到六月份的时候,毕业生就该离开了,离开前接到他们的订餐电话很感动,一个老客户在电话里跟我讲他想单点一份番茄炒蛋,其它的都不要,他喜欢我们番茄炒蛋的味道,我回复他马上就好。放下电话,迅速洗菜、切菜、打蛋、上油锅、爆炒,从没想过做快餐时会接到客户这样的要求,也许我该拒绝打,但这很可能是这个客户最后一次订我们学长快餐,我又如何忍心拒绝?

将快餐送到他宿舍的时候,宿舍已只剩下他一人了,冷冷清清的,一片狼藉,书、旧衣服、旧鞋子扔了一地,他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见我过来,用微笑跟我打着招呼。接过快餐,打开饭盒,饭菜还冒着热气,“这是刚刚才炒的吧,能看得出来。”“是的。”“快餐吃出小炒的感觉,也只有你们家能做到了。”听了这话,心头一热,脸也有些红了,“不敢当,我们只是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真的很不错,很不简单,我们即将走出校园,却不知道明天能做什么。”“都是过来人,有人说毕业即失业,也许吧,但总会有转机的。”

“加油!”

“加油!”

临走前他送了我一套精美的杯具,人与人之间似乎很喜欢送杯具,似乎杯具之中带着很多祝福,我知道杯具绝不会是悲剧,杯具中装满千滴水,给人千滴活力。我原本想婉拒的,但不知道怎么拒绝,或许收下它更好些,它会是很好的纪念品。

道一声谢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感谢更多的是感动,来自于内心,很难用言语能够说出来。

道一声再见,便不会再见,就像当初毕业前说的再见一样,那种情绪几年之后重生,难以平静,都说男人是理性的,但我偏感性多一点,类似于离别之类,总是很难接受。我不是不明白,人与人之间有聚就有散,有散才有聚,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从此认识或者依旧毫不相识,这是所谓的有缘或是无缘,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