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20441100000006

第6章 平衡你的情绪——让快乐飞扬(2)

到了第二天,贝罗尼到其他的一个地方去办公事。在他等车的时候又碰到了那三位女游客,她们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些什么。她们中的一个人看到了贝罗尼,便朝他走过来问道:“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听后朝她们微微弯下腰,回答说:“真是不敢当,我就是你们所要找的贝罗尼。”三位英国游客大吃一惊,再一回想起昨天的失礼,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贝罗尼是法国著名画家,但他能虚心接受外行人的批评,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这就是谦虚的精神在他身上的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品格,懂得接纳他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平衡自己的内心情绪,成就自己。同时,就算你自己真的有本事,也不该到处炫耀,可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未必就是最好的。再者,如果你没有相应的本领或能力的话,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从而怀疑你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些人总是很喜欢吹嘘,他们总是逢人就夸耀自己有多能干,但是这样的后果却是让听到他吹嘘的人感觉到他的肤浅,而那些即使有很高的成就却仍然谦虚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他的厚重。所以,无论你是否真的有很高的能力,都无须吹嘘。你的成就和能力就摆在那里,别人自然会看到的,你不去吹嘘炫耀,它也依然存在,相反如果你过分吹嘘炫耀,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进而对你的那些能力表示不屑或鄙夷。

学着谦虚一些吧。能力不足时谦虚,会让你很快进步,而有能力后依然谦虚,则会让你得到更多人的钦佩和敬重。

心理平衡小课堂

不懂得谦虚谨慎的人总会把自己捧到天上,一旦出了什么事,他们就会重重地摔一跤。而且,不懂得谦虚谨慎的人总喜欢高昂着头,从来不注意脚下,这时他们经常会被绊倒。谦虚的人却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虽然走得慢,可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的。

人生没有完美但有美丽的风景

我们每个人自身都会有缺憾、不完美,这是人生的常理,然而可怕的是我们会因为这些缺憾、不完美而变得消极,甚至自暴自弃。生活本身就不存在完美,如果你对生活要求得太高太完美,那么,你在不能得到完美的时候,就会对生活产生抱怨情绪,并因之伤心失望。

因此,在缺憾、不完美面前,你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缺憾变成你奋斗的动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平衡抱怨、悲伤的情绪,也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正是人生的不完美,才使得你拥有了生命的美丽风景。

有个人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但那并不是一颗完美的珍珠——珍珠上面有个小斑点。他想将珍珠上的斑点剔除,于是就狠下心来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却还在,他接着又削去了第二层,原以为可以把斑点削掉了,可斑点依旧顽固地留在上面,于是他不断地削掉一层又一层……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完美:外貌上的、性格上的、经历上的……它们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人人都有。就像故事中的那颗珍珠,即使它很大很美丽但也会有瑕疵,并且没有了瑕疵,美丽也就无形了,其实,生活亦同此理。没有谁会拥有完美的人生。不管是身体的不足,还是经历的遗憾,都是生活的不完美,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美景,体会到人生的美丽。

然而,面对不完美或瑕疵,大多数人都想去掩饰。但是,很多时候,刻意掩饰往往会让自己活得很累,有时甚至还会闹得很尴尬。把自己的不完美袒露人前,也就同时把自己的真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反而摆脱了心中的羁绊,平衡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中多了更多轻松和快乐。下面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加拿大历届著名领导人中,有一位享誉世界的“蝴蝶总理”。他就是加拿大第32届总理——让·克雷蒂安。大家是否听过他美丽称号背后的故事呢?

小时候的克雷蒂安,曾患有严重的口吃。一天,他无意中从书上读到一篇关于蛹一步步蜕变成蝴蝶的神奇历程的故事,这则故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一只弱小的蛹都能变成美丽的蝴蝶,那么,比踊强大很多的自己又有什么事做不到呢?

于是他结结巴巴一字一顿地对妈妈说:“妈妈,总有一天我也要化蛹成蝶!”妈妈鼓舞他说:“亲爱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从此,小克雷蒂安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每天口含石子,开始了刻苦的讲话训练。虽然很多次嘴角磨出了血,但他仍坚信着成为一只蝴蝶的可能。经一番艰苦练习,他终于克服了先天的缺陷,练就了杰出的演讲才能,并在后来的总理大选中,以绝对票数领先……

让·克雷蒂安并不是一个天才,但是,他却走出了天才的路。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勇敢地走出了先天缺陷的泥沼,化蛹成蝶。

事例中的让·克雷蒂安以行动宣示了:即使自己身体上不完美,有缺陷,也可以通过顽强的意志力将其克服,并获得成功。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努力,只要平衡好自己的内心情绪,谁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自身天生不如他人的地方,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不畏任何阻挠和压力直冲云霄的姿态,一种不卑不亢将壮志之根牢牢扎进信念沃土的底气。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缺陷也是组成完美的一部分。人生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所以,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种豁达、成熟,更是一种智慧!当一个人懂得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时,他的情绪就会得到平衡,他也就真正地成熟起来了。要相信正是你的不完美,才令你更美丽。

所以,不要因为一些不完美就否定自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即便你没有功成名就,没有荣华富贵,但是这并不说明你就失败了,不要因为自己不完美心生抱怨,自暴自弃,而要以平和、快乐的心平衡自己的情绪,同时对生活少一点期待,你就会有更多的满足,你就会发现,不完美的人生也有美丽的风景。

心理平衡小课堂

能够真正获得成功,真正被众人认可和尊重的人只会是那些内心平衡的人。有的人看起来幸福,而有的人却总是郁郁寡欢,原因就是后者始终看到的是自己的不完美,并无限地将其放大;而前者也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是却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谅解他人,而不是耿耿于怀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因某事心怀愤恨而一时难以排解时,不妨尝试着去包容谅解令你厌烦恼怒的人和事,也许这能助你缓解愤怒的情绪,解决矛盾并实现目标。其实,那些总是耿耿于怀于他人“坏处”的人,最终折磨的还是自己的心灵,身心痛苦不堪,甚至于迷失自我,走上邪路。但是,如果我们能适度地对他人的过失加以谅解宽宥,有时就能达到比嫉恨、指责更好的效果。

谅解他人的处境,忘掉他人的过错,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一剂良药,能够让你的怨恨、耿耿于怀变得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情绪也就获得了平衡,同时心灵也就得到了解放。

1754年,还是上校的乔治·华盛顿正率部驻防于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期间,一个叫做威廉·佩恩的人和华盛顿围绕着选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华盛顿无意间说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话,火冒三丈的佩恩怒不可遏,一拳就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次日,华盛顿让人将一张便条带给佩恩,约他在一家小酒馆见面。佩恩认为这将会是一场决斗,因此在做好准备后就赶到了酒馆。可令他吃惊的是,华盛顿给他的不是冰冷的手枪,而是一杯美酒。

一见佩恩来到酒馆,华盛顿马上站起身,热情欢迎,并向佩恩伸出了手,诚恳地说道:“佩恩先生,昨天确实是我错了,我那样说是不应该的,不过你已经用你的拳头挽回了面子,假如你觉得到此可以解决的话,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成为朋友吧!”

听完华盛顿的话,佩恩十分激动,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此后,佩恩成为了华盛顿最忠实的朋友。

与佩恩相比,华盛顿当时的权势要大得多。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报这一拳之仇,出口恶气。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做,华盛顿以谅解和包容的心,平衡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化解了与他人的冲突。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真诚的朋友。因此可以说,谅解他人的过失,损失的只是一些私心,得到的却是一份情谊,一种成就。

谅解他人的人是有着宽广胸怀和巨大包容之心的人,他们善于忘记仇怨,不妄加指责他人,并能够原谅他人的过错,这是成就大事者的典型特征。而不能做到包容他人的人,给他人,给自己,带来的都不会是好心情,甚至可能伤害彼此。

周先生的母亲和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但是,婆媳关系一直不太好。半年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婆媳闹翻了。母亲哭着要喝毒药;妻子打碎玻璃,叫着要跳楼。他劝母亲,母亲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他求妻子,妻子吵他眼里只有老娘,没有媳妇!折腾了大半夜,每个人都精疲力竭,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天一早,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他一气之下,把妻子赶出了家门,不久两人就离了婚,孩子判给了妻子。而后的半年里,虽然他四处寻找,一直也没有母亲的音信。一家四口就这样散了,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悔恨。

许多事我们只能用到“如果”,如果当时婆媳二人中,能有一个人懂得谅解和包容,能有一个人平衡了自己的情绪,不因一些小事便失去理智,也许事情的结局就不会这么悲惨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仇怨,只是因为误会、理念差异、不经意的伤害等才导致了各种仇怨、愤怒的滋生。只要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你心怀包容、谅解,不念旧恶,以礼相待,那么双方就都会感受到彼此的诚心,进而化干戈为玉帛,其乐融融。因此,何必为了一些小事而致使情绪失控、内心失衡呢?我们要知道谅解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谅解宽宥自己。

心理平衡小课堂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面对冲突,一颗充满包容与谅解的心总能经得起怒火的焚烧,从而闪耀出如金子般的光芒。摒弃了愤怒和指责,平衡了自己的内心情绪,拥有了包容和谅解的心,你就能够在冲突中与对方化敌为友,将痛苦的阴霾转化为快乐的阳光。

经营长处,不要揪住自己的短处不放

清代诗人顾嗣协在一首《杂兴》诗中写道:“骏马能历险,力量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长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的确是这样,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关键要知道自己“长”在那里,“短”在那里,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有所作为。

睿智的人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以运用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功和幸福;而愚笨的人会揪住自己的短处不放,最终掉进痛苦的陷阱中无法自拔。如果仅仅揪住自己的短处不放,就容易使自己陷于自卑和痛苦之中,使得情绪失去平衡,因此就需要你经营自己的长处,使自己获得成长的信心、快乐和优势。

在一次油画展览会上有两幅价值连城的油画。第一幅油画是半身像,第二幅油画的人物却没有勾画出手,只是用背影将手巧妙地隐去。两幅油画栩栩如生,色彩搭配精妙绝伦,画面上人物神情的逼真感让观画人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如此生动形象的画自然引起了很多观众的驻足观看,不过介绍油画的两位作者的时候却让观众大跌眼镜,但又是值得思考的。

画展方介绍说:第一幅油画的画家不善于画下身线条,所以他在作画的时候总是有意地避开下半身勾勒。第二幅油画的画家不善于描绘人物手的轮廓,所以他会采取朦胧的手法将这一致命的缺点弥补在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