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20441100000030

第30章 平衡你的交际——人脉通,事事通(4)

心理平衡小课堂

得理饶人,可以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更为融洽、更为友善的环境里。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理,只强调自己的理,必然会让矛盾激化,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平衡自己的交际和内心,不但可以减少纠纷,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给人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你希望他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为自己最大限度地积累人缘,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他人留点面子,实际也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给人留面子能够很好地平衡你的人际交往,在他人面前多说些好听话,听者心里舒服,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那么,面子究竟是什么呢?

面子是一个人的尊严、立足的根本,换句话说,面子代表了一个人的地位,所以如果你当面羞辱一个人,他会因为被他人看笑话,而觉得很没面子,就算不为此和你拼命,也会把你今日的行为记在心里,伺机报复。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人太不给面子了!”“这是面子问题,不是原则问题。”“面子被丢光了,这口气非讨回来不可!”可见,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了解面子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你的生活和事业造成很大的困扰,造成自己的内心和交际失衡。

公元479年,取代南朝刘宋建立南朝萧齐王朝的皇帝萧道成,不但是一名有着开朝立国的政治抱负,并曾夸下“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海口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名“博学能文、工草隶书”,有“书帝中第一”之称的书法家。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一段君、臣同书比高低的绝妙佳话。

一日,齐高帝萧道成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齐高帝看了自己的书法,又看看王僧虔的,向他问道:“你说说,我们两个的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敢得罪皇帝,可又不愿贬低自己,于是答道:“为臣之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皇帝中第一。”齐高帝听后,也就一笑了之了。

估计连齐高帝都会认为王僧虔这种分而论之的回答是巧妙的,既在表面上顾及了皇帝的尊严,实际上又没有贬低自己。不论是对皇帝还是对自己,都没什么损伤,而且还趁机证明了自己书法的优秀。这足以说明,在给人面子的时候,也是在给自己留余地,这样也就能够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并保持自己内心和交际的平衡。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犯的错误是,自以为有见解、有才能,一有机会就大发宏论,把他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不给他人留丝毫的情面,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他会因自己交际的失衡吃到苦头。

事实上,我们都是在社会上生存,给人面子基本可以算是一种互助,尤其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更要学会给人面子。给人面子并不难,懂得赞扬和批评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场合,就可以做到。既要讲究灵活性,也要坚持原则性,既要坚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人留足面子,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而且,纵使他人犯了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不能为他人保留面子,也许就会伤害了一个人。许多人常常喜欢在众人面前指责他人,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却没有考虑是否伤害到了他人的自尊心。而只要我们为他人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讲几句关心的话,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人和人的交往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并不是说你对,他人就一定会对你心悦诚服,更多的时候人们看重的是你处理问题所采取的方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即使你有充足的理由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古语说“有理不在声高”,有话就得好好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愿意碰钉子,大多数的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你越是认为自己说的是真理,他偏偏就不吃你那一套,你一大堆的理由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一定要学会忍让,给人留面子。

心理平衡小课堂

保住他人的面子,就是给他人一个悔改的机会。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心,但有些人却总爱扫他人的兴,出言不逊,或做法过激,以致当面撕破脸皮,互不相让,翻脸成仇。要知道,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面子”是人际交往的“雷区”,千万不能去碰。因此,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懂得体会他人的感受,不要把事情做绝,给他人面子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交际和内心得到平衡。

适时地低头是为了高高地抬头

社交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适时退却,这时候,你必须屈从于现实。虽然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但以卵击石只能是无谓的牺牲。当此之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的挑战,即适时低头。

有句谚语说得好:“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这就是说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而把头抬得高高的,到处招摇的,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学着低头。学会低头,也就是在陷入泥潭时,明白自己的处境,懂得爬起来,并远离那个泥潭,最终也才能够高高地抬头。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仅仅低头,则会导致内心和交际的失衡,就会逐步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亦步亦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一味地抬头,也容易导致内心和交际的失衡,使自己在交往中表现出自高自大、蛮横无理的一面。这两种情况对于人际交往而言都是巨大的忌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使低头成为一种智慧,一种社交中的大度、从容,这样才能平衡自己的内心和交际,使自己的头高高地抬起来,获得尊重和荣耀。

在公司大会上,董事长当着全公司同仁的面对王蕊进行了严厉批评,因为王蕊负责核对的账本里出现了重大纰漏。

这个女孩工作一向仔细认真,如此低级的资料错误根本不可能在自己手中发生,王蕊觉得这顿批评挨得莫名其妙,于是她决定查出事情真相。王蕊克制住满心的委屈又一次查阅了一下出现漏洞的财务原件。原来,财务经理要这份资料的时候十分着急,于是将核对账本的最后一个步骤主动包揽过去,也就是说是别人的疏忽造成了账本里的漏洞,给公司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可是董事长并不知道里面的详情,王蕊只得背了黑锅。

王蕊冷静了下来,然后找到财务经理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委婉地道出,财务经理猛然想起这件事的原因出在自己身上,于是诚恳地向王蕊道歉,王蕊也欣然接受了。

王蕊的同事们知道这件事是主管错怪她后,纷纷觉得王蕊太傻,认为“轻饶”了财务经理,应该借机好好整治他一下。

王蕊听后笑了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都是同事,以后还要继续相处呢,他也认识到错误向我道了歉,这样就足够了,如果我继续不依不饶,我的良心会不安的。”

王蕊的话最后传到财务经理的耳朵里,他从心底里欣赏这个宽容大度的女孩,在日后的工作中,总是对王蕊格外照顾。

王蕊的低头并不是畏惧和退缩,她是用一颗包容大度的心去和同事相处,低头的王蕊最终赢得了对方的欣赏与赞扬,此时的王蕊头是高昂的,因为她懂得了低头就是抬头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生活中的我们也该如此,凡事不要硬碰硬,应沉着冷静地去思考,该低头的时候要低头,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大度和宽容。终有一天,我们能够高高地昂起自己的头,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这样我们的内心和交际也就逐渐趋于平衡了。

在他人的优势面前,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在自己的过失面前,学会低头,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走向正确……所有的这些低头,都是我们认可的,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因为,这代表了我们的智慧、勇气和大度,这是我们平衡自己心理和交际的重要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低头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格,是一种忍让的精神,而不是卑微和不讲原则。低头也应该是有原则的低头,而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低头,否则,低头就会被视为无能。因此在自己没有任何过失的时候,在必须保持自己尊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挺起胸、抬起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挺起胸膛做人,才能维持内心的平衡。

总而言之,当我们懂得了适时地低头,并能够在低头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时,我们的交际和心理都会得到平衡,终有一天,我们会高高地抬起自己的头,成就一番事业。

心理平衡小课堂

适时地低头,是处世的一门艺术,是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生活中常常包含了很多无奈,它不会因为你无法忍受就会有所改变。遇到这些情况,你可以做的就是适当地加以改变,并且乐观地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如果想通了这些,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低下自己高贵的头。只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的心灵造成压力,致使内心失衡,反而能够增添生活的快乐,使自己获得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