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20441100000019

第19章 平衡你的梦想——你的梦想会照进现实(1)

梦想很遥远吗?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有那么大吗?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所有人都不甘于现实中的处境,不甘于生活中的无奈,希望借助梦想,摆脱令自己无助的困境。你常常憧憬自己能够拥有美好而又前途光明的未来,不愿屈就于现实中的迷惘和挣扎,在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你也就寻找到了梦想的平衡点。

小职位也能帮你实现大梦想

你的职位现在是不是很不理想?现在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事务,不受重用?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中,你是不是已经磨灭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自己的梦想?这也许是许多职场新人面临的问题,他们刚进公司的踌躇满志、自信满怀都因在小职位上遇到的挫折被磨灭了。

爱迪生曾经说过:“全世界的失败,有75%只要坚持下去,梦想就会成功;成功最大的阻碍就是放弃梦想。”这句话同样也可以说明,如果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却因自己目前处在小职位上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如果一个人始终难以跳脱这样的职场困境,不知适应它,还常常失落和抱怨,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失去平衡,等待他的将是一败涂地。

因此,即使是一名身在底层的小职员,即使你的工作微不足道,也不要因此轻视自己的工作,也不要因此湮没自己的梦想。在小职位上,如果你倾心其中,重视它,并具有使命感,那么你就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自己的工作中学习到经验和技能,最终也能帮你实现大梦想。

陆童从一名流水线的普通工人做到今天的主管地位,付出的艰辛是他人并不知晓的。

三年前,陆童因为家庭窘迫被迫辍学来到南方一个城市打工。那时的陆童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只能从最底层的手工工人做起,手工工人薪酬不但低廉而且劳动强度很大,胸怀做主管梦想的陆童就利用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偷偷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一次,陆童车间内的工长突然晕倒在地,面对技术性极强的操作,车间工人都面面相觑不能胜任,这时候陆童挺身而出,熟练地进行机器操作,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部门领导的重视。就这样,陆童抓住一次偶然机会,让自己从默默无闻的打工仔荣升为同事、领导关注的对象。

在以后的日子里,陆童并不满足于此,还是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充电,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陆童终于取得成功,如愿以偿实现了做主管的梦想。

事例中的陆童并没有因为自己仅仅是一名普通工人而轻视自己的工作,而是懂得在平凡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和能力,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自己做主管的梦想。做任何事往往都是从小职位开始,从中积累经验和能力,到了一定程度肯定会有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逐渐地接近自己追求的梦想。否则,自己的内心就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消极心态之中,致使内心失衡。

初涉职场的人往往眼高手低,牢骚满腹,与其在抱怨中愤愤辞职,不如在工作中放低自己,从底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奠定好基础之后再向事业巅峰攀登。同时,也不妨降低自己的预期目标,只要有岗位就不怕从底层做起,珍惜每一次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

其实我们就应该如同广博宽阔的大海一样,因为海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万物,滋养着一切生灵。虽然大海位于最低处,但是它容纳了无数汇聚在此的河流、小溪。勇于从低处做起,从自己的小职位做起,是一种踏踏实实生活的精神,只有从低处做起后才能蓄积更多的力量奋起前进,拥有向上跳的冲劲。积极地从低处做起,主动从低处做起,人生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心理平衡小课堂

甘于从低处、小职位做起的人拥有的是一种平衡的心态,是成功者必须承受的心理感受。一个人如果要想实现大梦想,必然要从小职位做起。只有为自己设定远大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从小职位着手的人,才能够冲破心灵的束缚,并且才能如美丽的鸟儿一般展翅高飞。

实现大目标先要实现小目标

歌德曾说:“在我生平每一个发展阶段或时期,我所选的最高理想从来不超过我当时的力所能及。”如今的人们都有很大的抱负,很高的志向。但是却往往忽略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远大的目标也要慢慢实现,先实现小目标,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心中若只有远大的目标,而忽略具体而细小的目标,那么内心就会失去平衡,难以找到实现梦想的平衡点,这样梦想也会变成空想。因此要想实现大目标就必须先实现小目标,如此才能使我们有条不紊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及梦想。

有这样两个故事:

日本有名运动员,虽然个子矮小,却两次夺得了马拉松世界冠军。许多人颇为不解,记者采访他,让他说说成功的秘诀,他说:“我是用智慧取胜的。”只是大家都不明白他说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10年后,这名运动员出了一本自传,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等到达第一个目标之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为几个小目标后,就能很轻松地跑完了。”

另外一个故事是: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经过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从上海徒步到了西藏。对此记者采访老人时,问道:“如此遥远的路途,如此艰难的行程,您是否曾经被吓倒过,是否想过要放弃?到底是怎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您完成这漫长而艰难的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说,“我所做的就是如此。我先迈出了一步,紧接着再迈出一步,然后再迈出一步……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迈出,我就到达目的地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次目标”的概念,也就是为了要达到主目标而去设定“次目标”,“次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后,主目标自然会水到渠成。面对远大的目标,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一段段划分开来,这划分开的每一小段就是一个“次目标”。面对不遥远也不可怕的“次目标”,我们就能够激发出信心和勇气去完成。这是把难事转化为易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紧接着再迈出下一步,就这样一步步迈下去,你可以不向前看,但是,当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突然抬头向前看时,你就会发现,目的地就在下一步。

也许有人至今还看不到自己的目的地在何处,那也没有关系,从迈出第一步开始,接着迈下一步吧!迷茫的时候回头看看你走过的路,身后的路越长,你的目的地便会越接近你。

总而言之,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过程,不是迈开大步直冲最终目标,而是不急不躁地完成好每一个小目标。这样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会使自己的内心因产生急躁、慌张等情绪而失去平衡,而能够扎扎实实地使梦想成真。

心理平衡小课堂

只要你有既定的远大目标,然后每天坚持为你的目标做一点事情,即一小步一小步地去攀登梦想的高峰。之后你就会发现,每完成一件小事,紧接着就会涌出一股更加积极的力量来激励你继续向前。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也就得到了平衡,因为你已经抛弃了空想、幻想等一切不切合实际的事物。

坚持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

生活中,许多人即使有主见、有梦想,但往往因为朋友或者亲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而产生动摇。其实,对梦想的不坚定正是许多人无法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无数事实证明,成功者对梦想拥有坚定、执著的信念,始终满怀希望,始终为之而努力。

梦想缔造了我们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梦想呢?那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而,在我们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或嘲讽,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该怎么办?答案是,无论如何,都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为他人的嘲笑而改变信念,义无反顾。如果在拥有自己的梦想的同时,不坚持它,就难以平衡自己的梦想,使自己动辄就因他人的阻碍或嘲讽而放弃梦想,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由于家境拮据,他从小就得跟着父亲东奔西跑地去训练马匹。初中时,老师让同学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当晚,他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描述他的远大梦想,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他仔细画了一张农场的设计图,农场中央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巨宅,周围标有马厩、跑道等位置。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作文,第一页被写上了又红又大的不及格分数,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不知原因的他下课后去找老师,问道:“老师,您为什么给我不及格的分数?”

老师回答道:“你这么小就开始做白日梦。你知道吗,建造农场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马匹,花钱照顾它们。这是很难实现的,你别好高骛远了!如果你重新写一个不离谱的梦想,我会重新打分数。”

这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又征询了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抉择,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不及格,我也不愿放弃我的梦想。”

转眼间,二十多年就过去了。那位老师带了一批新学生来到一个豪华农场,他们要在这里度过一周的夏令营。

这座农场太大了!成批的纯种良马在农场里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座占地7000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屹立在农场中央。

没错,这庞大资产的主人正是当年的小男孩。

师生两人在农场相见了。

当了解到昔日的学生实现了被他嘲笑的“白日梦”时,这位老师惭愧地说:“幸亏你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梦想。”

故事中的小男孩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嘲讽而放弃自己拥有牧马农场的梦想,并通过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可见,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坚定自己的梦想,不要因他人的嘲讽而放弃。这样在自己拥有梦想的同时,也就平衡了自己的梦想,不使梦想与现实渐行渐远。他人的冷嘲热讽像是一块石头,有的人被这块石头绊倒了,有的人却把这块石头当成了台阶,用来帮助自己摘取理想之树的果实。

巴甫洛夫说:“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炮也不能打倒我!”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每个人决策的敲定,特别是面对重要、重大问题的时候,在心中都会经过一番挣扎,考虑诸多影响事情发展的因素。大到择业、婚恋,小到出行、购物等,都是如此。

自己坚信的事情就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如果全面否定或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你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使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使自己倾向于自我封闭或人云亦云,从而最终迷失自我。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是绝不能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要好好分析调查他人的意见究竟有没有道理,究竟对不对,然后再做决定。对于自己认定了的事情和信念,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外界的阻挠而改变。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批评家。”当你追求你的梦想并希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这句话尤其显得正确,总有许多善意的人希望保护你,使你远离那些他们认为不现实的幻想。也会有人阻挠你,担心你的成功会给他们心理或利益带来损伤。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在你提出新的意见或作出决策时,总会有反对的声音响起。只有这样,你的内心才能得到平衡,你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

心理平衡小课堂

成功和失败之间的距离,真的很难把握,有时候遥不可及,有时候却近在咫尺,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平衡好内心、梦想,那么,成功就将属于你。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无论有多大的风雨,无论有多少人阻挠,一定要告诉自己:要做生活的强者,就要将梦想坚持到底!

盲目努力,不如选对方向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探索,这个过程也难免有遭遇失败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你学识不足、能力不够,可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但最为关键的是你没有找到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有找到人生方向,才不会迷失自己。”是啊,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找准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才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并最终实现目标。否则,他的心理会失去平衡,致使他尽管努力、勤奋,到头来换来的却是一场空,从而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有这样两个人,他们都毕业于一所著名的学校。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了同一家公司,甲到了这个公司后,每一个职位他都干,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做什么,就知道努力地做事,什么事都做。而乙呢,他知道自己擅长做营销,就天天在这个职位上奋斗。一年过后,甲还是公司的一个小职员,而乙已经当上了公司营销部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