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20434800000028

第28章 锻炼意志力,让孩子正确面对逆境(5)

3.父母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很有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据说,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公司无缘无故地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因此一天下来她都闷闷不乐,回到家后看到儿子正在看电视而不是在写作业,于是她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儿子一番。儿子感到非常委屈,却无处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于是便狠狠地踢了自家的小猫一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即人的坏情绪会一环一环地传递下去。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恰好出现了坏情绪,请注意不要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因为当你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时,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变大,大到他们不能承受时,就有可能和父母发生正面冲突,或者即使不与父母发生冲突,也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在其他事物或者事情上。有猫踢还是好的,至少发泄情绪了,而一旦情绪无处发泄,长期积累下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到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更会影响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注意为孩子减轻压力时,也别忘了时刻为自己减压,这是避免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的最佳方式。

4.父母和孩子一起融进大自然中

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室内不接受阳光的照射,相信他的生活中也不会有阳光。事实证明,当一个人置身于优美、惬意的大自然中的时候,他的身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放松,原本焦虑、紧张不安的状态就会有很大的改观。所以,父母在平时要多带领孩子去郊外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等到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领孩子远游,这不仅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更能够让孩子的压力得到最好的缓解与释放。

5.父母让孩子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年龄还小,处理不好自己的事情,所以父母就亲自代劳,只要孩子遇到了困难,父母会在第一时间出面解决。这样一来,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就会变得很差,即使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他也会感觉好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所以,父母不要总是代替孩子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应试着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承受压力的能力与遭遇压力的次数和程度是成正比的,多次遭遇压力并自己解决后,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能够大大增强,这样也为孩子应对以后的社会压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不可忽视的音乐疗法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受到了音乐的强大魅力,当孩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不妨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让孩子听一听。音乐有着超强的感染力,它能把人们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孩子的心境平和、舒适,有利于减轻压力。

帮孩子养成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失败和成功之间往往只是一步之遥。有时候,人们遇到了几乎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但是只要能够咬咬牙再坚持一下,胜利的大门就会敞开。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假设一个人想要走的路程是一百里,如果他已经走了九十多里,这时最多只能算作是一半。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就在他们筋疲力尽地快要到达胜利彼岸的时候,却又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这时他们再也走不下去了,向困难投降,那么也就与想象中的成功无缘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于某些事物的热情通常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兴致勃勃地一遍遍地重复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刚过不久,他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玲玲今年8岁了,有一次,妈妈带着她观看了一场文艺演出。当那四只可爱的小天鹅伴着欢快的音乐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的时候,玲玲深深地被她们的美丽所折服,并且暗自下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只让所有人都喜欢的“小天鹅”。

“妈妈,我想变成一只小天鹅!”玲玲用稚嫩的嗓音对妈妈说。

“宝贝儿,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呢?”妈妈好奇地问女儿。

“咱们上次在晚会上看到的那四只天鹅姐姐好漂亮啊,那么多叔叔阿姨都非常喜欢她们,我也想像那四个姐姐一样,变成一只美丽的小天鹅。”玲玲很认真地说道。

“宝贝儿,你知不知道那四个姐姐练习了很久才能有现在的表现,如果你也想变得那么漂亮的话,必须受很多苦。”妈妈很认真地跟女儿说道。

“嗯……嗯……,我不怕吃苦。”玲玲犹豫了一会儿说。

“好吧,改天妈妈帮你咨询一下,看看哪个舞蹈培训班的声誉比较好,然后咱们马上就去报名参加培训。”妈妈跟玲玲这样说道。玲玲听到妈妈的话后,几乎要兴奋地跳起来。

很快,妈妈就给玲玲找到了一个很棒的舞蹈培训班,很多在比赛中拿到优异成绩的孩子都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培训。玲玲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玲玲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每次都让妈妈提前半个小时把自己送到培训班,然后一个人仔细地在镜子前回想着老师教过的要领。

可是不久之后,玲玲对学习芭蕾的热情就不那么高了。因为授课老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有一丝瑕疵。每次上完课,玲玲都累得浑身酸痛,经常一个人在休息室偷偷地抹眼泪。再说,当初想练习芭蕾舞是受到了晚会的影响,可是现在,她几乎已经快把那场晚会的情景忘得差不多了。

后来,玲玲对于上舞蹈培训班这件事渐渐地有了抵触情绪,不管妈妈怎么劝说,玲玲都坚持不去学习舞蹈了。玲玲的小天鹅之梦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破灭了。

一个人的坚持能力有多久,大概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可以看出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时候父母只在一旁静静地守望事态的发展就可以了,当然,必要的时候父母也要向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样就有助于锻炼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坚持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出现很多让人无法预料的难题,有的孩子脾气比较倔强,遭遇失败后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尝试,而有的孩子在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就再也不想尝试了。事实证明,第一类孩子在长大后的表现要明显地高出第二类孩子,而第二类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半途而废。

失败和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很多时候,再坚持走出一步就到达成功了,但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地方止步。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即将达到成功时放弃,那就要在他很小的时候培养他做事坚持到底的毅力。

父母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培养起在失败之时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放弃的毅力和勇气呢?以下几个方面会给你启发:

1.要让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小马克7岁那年在大街上玩耍时,不小心被飞驰而来的大卡车撞倒了,从此失去了双臂,他也因此而被学校拒之门外。看着儿子对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小伙伴的羡慕之情,妈妈总会对他说:“马克,没有胳膊和手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坚持锻炼,它们就还会再长出来的。”小马克信以为真,并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了艰苦的锻炼过程,他努力学习用脚洗脸、吃饭和写字,还有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马克坚信,只要努力练习,胳膊和双手就一定会重新长出来。

转眼就过了好几年,在这几年里,小马克已经能够用脚做很多事情了。他发现胳膊和手依然没有长出来,便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胳膊和手还没长出来呢?难道是我还不够努力吗?”妈妈说:“亲爱的,你的胳膊和手虽然还没有长出来,但是别人用胳膊和手做的事情,你不是也同样能够做很好吗?孩子,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副坚强的臂膀和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只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还装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只要你不放弃,它就会帮你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能给你一些启发呢?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吧,让他明白,遭遇挫折和失败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坎坷,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要以昂扬的斗志去面对挫折。

2.让孩子认识到坚持的意义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意义。当孩子遇到一些小的困难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等到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坚持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体会到坚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很多人就是因为缺少坚持的毅力而在即将取得成功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最后只能落得个前功尽弃的下场,从而让孩子认识到坚持的意义。

3.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要走完。”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对自己负责,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选择。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后就选择打退堂鼓,那么,他永远也得不到成功。

4.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

父母要适时地肯定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难度较小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可以把分配给孩子的任务的难度加大。如果孩子面露难色,父母就要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虽然这件事有点难,但是妈妈知道你肯定会做得很好,对吗?”当父母向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他们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5.让孩子背诵一些名言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鼓励人们的名言,这些话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让孩子多背诵一些这样的名言,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它们就会起到鞭策的作用。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