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快乐小财女的理财必修课
20434000000007

第7章 女人“薪事”,用心解读(2)

当然,这种“先付钱给自己”的行为不是要你去商场满足自己压抑已久的购物欲望,也不是要你先拿去还卡债和房贷,更不是要你去五星级酒店不计后果地胡吃海塞。既然是付给自己的劳动报酬,又怎么可能是先便宜商场、酒店和银行呢?你之所以“手头紧”恐怕是没少把钱给这些地方吧?这就是不会理财。真正会理财的人都知道“把钱付给自己”不是把钱花掉,而是把钱留住。这样“薪水”才不会变成“流水”,你也才可能具备“生财”的基础。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需要照顾,当然这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薪水作为我们的劳动所得,最应该得到的还得是我们本人。所以,在你急着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银行商场买单之前,不要忘记将自己应得的那份留下来,只有将自己的那部分留足了,你的生活才不至于出现亏空。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想将付给自己的钱存银行也好,买保险也好,或者投资也罢,它都不应该只是一种单纯的消费形式,能在长时间或短时间之内为你带来收益才行,就算没有收益也别让它轻易进了别人的口袋。这是除日常消费之外对自己的投资,是你日后的成长基金,也是自己的养老保障。

其余,剩下的部分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自由支配了,给家人朋友汇款、买礼物,给自己付房租、生活费,给银行还卡债、交房贷。不管你的薪资水平如何,作为一个“薪女性”,如果你懂得运用这样的理财方式,你的生活就不应该是拮据的。

大部分姐妹手里存不住钱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先将挣来的薪水付一部分给自己,结果导致自己空有赚钱的能力,却没有聚财的本事,挣来的钱只是在自己手里打了个转儿,然后优雅地转身进了别人的口袋。

拿到薪水后先付给自己,不仅是一种对自己的疼爱,也能有效地减少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口袋里有了足够的盈余,你的父母是不是会减少对你的担心,这种担心的减少会比你动辄给他们买那些奢侈的保养品更加让他们延年益寿;如果你的小金库里有足够的储蓄,就不用害怕当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生意外时捉襟见肘难以应对,这无论对事对人都是一种有力的帮助;如果你的“财政”不再出现亏空,就不用麻烦身边的朋友,用不着动不动伸手向他们借钱,不用让他们担心你会借钱不还,也算是减少他们压力的大功一件了。所以,先付钱给自己不仅是对自己的疼爱,也是对身边亲友的疼爱。它不仅不会终止你以前“无私奉献”的精神,还会让你的这种奉献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即使你要一辈子这么伟大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明白“只有先懂得爱自己,才会懂得爱别人”这个道理。爱自己绝对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唯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爱是自己需要的,懂得推己及人,也就知道什么样的爱是别人需要的,该给予别人怎样的爱。女人们学会先将薪水付给自己,自然也是自爱的一种表现,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所以从下个月开始,先留出一部分薪水付给自己再说吧!

要“活”到老,别“做”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值得表扬的,但是“活到老,做到老”却是应该受到批评的。为什么呢?答案很明显,你“做”到老不是因为你多么勤劳朴实,而是因为你没有停下来“不做”的资本。因为一旦“不做”你就会没饭吃,想想当自己年老体衰还要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这究竟是怎样让人眼热心酸的画面啊?当然眼热心酸是别人的,你有的只是身体的疲劳加劣质的生活而已。

所以,我们想要好好地“活”到老,就不能生生地让自己“做”到老才是。当然,想必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面对这样的境况,在懒人大行其道的今天,能躺着决不坐着才是人们的生活态度,谁又愿意一辈子忙忙碌碌呢?

的确如此。但是如果你不从现在开始树立积极的财富观和危机意识,并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那么到了年纪老大“做不动”时,你也没有让自己停下来的资格。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追求成功的有钱人的:

有一个富翁看到一个渔夫在沙滩上躺着晒太阳,很为他担忧:“你生病了吗?”

渔夫睁开眼很愕然地回答:“没有啊!”

“那你为什么不去出海捕鱼呢?”于是富翁责备道。

“我今天已经捕过鱼了。”渔夫回答。

“天还这么早,你为什么这么早回来?你完全可以打到更多的鱼的。”富翁说。

“打那么多鱼干什么?”渔夫反问。

“卖钱啊。如果你今天能打更多的鱼就可以卖更多的钱,只要保持这种状态,很快你就能买一艘摩托艇,然后有自己的第二、第三条船,接着开办自己的船厂、熏鱼作坊,甚至鱼类食品加工厂,这样你就会成为富翁,拥有更多的金钱。”富翁说得很是兴奋。

渔夫却依然淡定地说:“要那么多钱用来干什么呢?”

“有了钱,你就能像我这样,自由自在、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晒太阳了。”富翁自豪地说。

“可是我现在不正是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吗?”渔夫悠闲地说。

这个故事本意是要讽刺富翁一味地追逐金钱的行为,既然有钱没钱都能殊途同归,那么为什么还要为了那无止境的财富让现在的自己如此疲劳辛苦呢?这种观点看上去貌似无懈可击,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两者虽然现有的生活状态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前提却大不相同。很显然:他们一个有坚实的物质保障作为后盾,而另一个却是吃了这顿没下顿;一个虽然前半生忙碌但是现在却可以尽情享受,另一个虽然此时悠闲,但是却要每天劳动才能保证不挨饿,也就是说他一辈子都不能停下来,现在身强力壮还好说,如果年老体衰再加上海洋污染等客观状况,谁知道他以后每天还能打到多少鱼。所以,如果不想现在多做一点、多储存一些,那就恐怕只能一直做到老才能保证有饭吃了。

女人们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看起来过得不错,即使“月光”或透支也会在下个月有收入的时候补足差额。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能有这样的收入和这样的精力,等到力不从心的那一天,我们又该拿什么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生活需求呢?

不晓得你有没有见过那些已经年届四十,还奔跑于各种公司和招聘会跟那些年轻女孩一起竞争相同职位的中年女性?我见过,感觉很不好。这并不是年龄的歧视,而是她们给人的感觉很辛苦,年纪大了还要为生计奔忙,看上去让人感觉很心酸。而且,这样的人一般并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管她们多么有经验、有能力,她们的状态已经决定了她们的精力和创造力根本没有办法跟那些年轻女孩相比。再说,人们也会认为,如果真的有能力,何至于让自己沦落到如此地步。

所以,姐妹们应该想清楚,即使你想“做”到老,也未必真的有人愿意让你去“做”。倒不如趁着现在还能“做”得更好、挣得更多的时候,再努把力让自己的财富和价值不断攀升,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做足准备。等备足“过冬的食粮”,再去尽情地“冬眠”或“晒太阳”也不迟。想想我们的晚年生活在老有所养、衣食无忧中度过,有琴棋书画为伍、有花鸟鱼虫相伴,这种不用顾虑、没有牵绊的日子是不是相当惬意呢?如果你也想过这样的生活,不想到老还要为那份微薄的薪水操劳,那么就请从这一刻开始为自己的“钱途”早作打算,然后好好努力吧!

给自己“定价”

你的薪水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你的“身价”,你的“身价”之所以比别人低,是因为你本身对自己的定价就不高。虽然得到一份高薪职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所有的客观因素都不足以跟你的心理因素抗衡。你如果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别人自然也就不会对你高估,即使高估了,也会认为自己的高估是错误的。给你发薪水的人为你所定的薪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态度。

其实人与人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差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之所以有些事情你想不到、做不了,是因为你没有将自己放在那个正确的位置上。那些拿高薪的社会精英未必能比你高明到哪去,只是他们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价”,凭借这个“高价”登上了“高位”,而这个“高位”为他们提供了更高更宽广的视野,他们的“高能力”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这个“高位”成就的。不妨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前两天跟一个在某国际大牌服装公司就职的设计师聊天,当时问她:“如果你从自己公司买衣服会不会有内部员工折扣?”

她回答:“这是自然。”

“那折扣是多少呢?”我问。

“其实也不算是折扣,就是按成本价拿就行。”她答。

“那是多少?比如卖两千多块的夏装?”我好奇地问道。

“大概一百块左右吧。”她回答得相当淡然。

“什么?这么便宜!”我的下巴已经惊讶得快掉下来了。

“当然,其实大部分的衣服制作费用是超不过一百元的,我们需要控制成本。”她继续轻描淡写地说着。

“可是,你们的衣服动辄一件就要卖好几千,这悬殊未免也太大了吧?”我像所有的购物狂猛然知道被宰了几千刀而顿时被浇了盆冷水一样,被骗的感觉一直从头顶凉到脚底心。

“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啊,大牌和小牌的原料及加工费差别其实是不大的。只是款式设计和做工上面略有不同,其实连品牌价值都已经算在成本当中了。定价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维护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你没有发现越贵越大牌的衣服其实卖得越好吗?这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需要。”她理所当然地分析着。

衣服是如此,你也是如此。既然“个人成本”的差别不大,那么你就要学会迎合“购买者”的心理需求,当人们把“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奉为消费圣经的时候,你以“赔本跳楼大甩卖”的姿态出现自然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的,想要卖个好价钱更是不可能的事儿。那个出钱买“货”的人也会认为自己买的不是好东西,对你自然也就重视不起来,更不可能委以重任,你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自然也就是有限的了。

所以,女人想要拿高薪,必须先学会给自己定好价。当然,这个价格也必须是合理的,也要跟你的“成本价格”和对方的“消费能力”挂钩。如果你的“成本”只有十块钱,却想把自己卖到上万,那显然非常有难度,因为和成本为一百元的人相比,其差别必然还是很大的;同时,你还要找对买主,如果对方的消费能力只能买得起“地摊货”,你就应该走开,因为你的标价只能让他望而却步,购买力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还是寻找更合适、更能出价的卖家现实些。

定好价格、找对买主才能卖上好价钱。对于女人们而言,当然就是要评估自己的实力、做出准确的定位、找到合适的企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如此一来你的“身价”自然就上去了,到时候还怕薪水不跟着水涨船高吗?

理财离不开“理才”

你不擅长理财?没关系,那么不如先从“理才”开始。对于女人而言,增加收入的最直接途径莫过于增加薪水。我们之前所说的给自己定高价,也无非就是这个意思,你的身价提高了,薪资水平自然也就会跟着提高。

但是,很多女人不敢给自己定高价,一是害怕定得太高无人问津,另一原因是自己本身就心虚。为什么会心虚?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有足够的自信担当起这份高薪的职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先从“理才”开始。看看你自己的才能到底有多大,还有多少升值的空间,接着不遗余力地将其升值到最大化。

“理才”,顾名思义就是管理自己的才能,你的才能越高,你的财力才会越强。所以,希望得到高薪职业但是又心里没底,或者已经得到高薪却感觉江郎才尽、力不从心的,都可以适时开展自己的“理才”之路。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为自己充电,这就要求你注重自身能力的积累和价值的提升,除了职场的优秀表现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进修和提高。把钱花在购买知识上面,起码不会亏本。

我有一个刚出校门没多久的小芳邻,其实说她刚出校门也有些牵强。因为按照毕业时间来算,她离开学校已经超过了一年的时间。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几乎没去找工作,除了到快餐厅做兼职,就是跑去上进修班。

这位刚走入社会的芳邻也确实比较倒霉,一出校门就碰上了国际金融风暴的疯狂来袭,更严重的问题是,原本学动画设计的她,发现自己学的东西跟社会需求差距太大。本来工作就不好找,再加上学无所用,让她变得无所适从。她也想过要放弃本专业转行做其他,但是左思右想觉得不甘心,一方面自己的确很喜欢这一行,另一方面转行之后自己也没什么优势,想要拿高薪就更加困难了。

于是在招聘会上碰了无数次钉子之后,我的这位芳邻毅然结束了像所有人一样的削尖脑袋、挤破头、一个工作众人抢的生活状态,然后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从爹妈那里借来两万块钱报了最先进的动画设计进修班。平常跑快餐厅做兼职,晚上和周末跑进修班学设计,完全不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该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