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20433600000004

第4章 获得健康的心理策略(3)

(1)别妄想给每个人都留下好印象。越是追求完美的人越是孤独,曲高则和寡。要知道世界上不存在真正十全十美的人,而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反而迎合了“丑角效应”,让人们更觉真实,从而愿意接近。

(2)不要总是指责他人。没有人愿意和会刺伤自己的人长久地相处下去,对刺猬一样的人,人们总是敬而远之。

(3)别一本正经。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解除孤独的良药,而太多严肃、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会让人望而生畏,很难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与其一本正经地装酷,独自忍受孤独,不如主动打开心门,和大家说说笑笑、快快乐乐地亲密相处。

(4)不要把“亲密”对象局限在一个人身上;应该广泛建立亲和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与不同的人相处来缓解不同原因的孤独感。

(5)不要太过“亲密”。一见面就“亲密”,或者亲密得过分会把人家吓跑。

(6)感受在人群中的感觉,这样能够感觉到自己就是群体中的一员,而非孤单一人。因此,空闲的时候不妨常去逛逛商店。

(7)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这样才能拓展人际关系范围,拥有社会参与感。

(8)写日记、博客,或者向报社投稿,不但可以充实自我,而且对孤独感也是一种宣泄。

(9)不要吝啬地不把自己的资料留给商家,时常收到商家寄来的各种资料或试用品也能够减轻孤独感。

(10)做好的电视节目的固定观众,或者成为俱乐部、美容院等的固定宾客,与他们建立一种稳固的联系。

7.与压力共舞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年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所有的人都无可避免地被压力所困扰,即使是本应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也不例外。

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为了进所谓的重点名校里的重点班,孩子们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得不埋首在无边无际的题海里用功苦读;而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一项压力调查显示,69.5%的青少年觉得生活的压力很大。

与小孩子相比,成年人承受着更多、更大的压力,比如:职场压力。一方面,需要工作的人永远比职位多,就业难,失业危机让人片刻不得休息;另一方面,为了生存,人们根本无暇去管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是自己所喜欢的,大都是“有工作、有收入就好”的心态,因此,整个就业人群中,有90%的人都在从事着与自己的理想、兴趣等无关的工作,其中有近50%的人表明在工作中自己不快乐。据调查,有超过85%的都市白领缺乏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担心自己会遭遇裁员或减薪,对未来忧虑。此外,房价高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抚育孩子、赡养父母、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都使人们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生活的快节奏和多变性,让人觉得恋爱、婚姻、家庭、事业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心理挫败感越来越强,还有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日益减少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种种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生理上,压力会使人体产生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让人猝死。

压力在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的同时,还向我们的心理健康发起了攻击,它使我们产生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心理状态,甚至让人患上抑郁症,变得孤僻、绝望,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当然,也有研究证实压力的影响并非全都是负面的、具有伤害性的,如果调适得当,它会转化成一种动力,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正面的促进作用。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燃料。”他提醒我们,不要将压力视为敌人,而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适它。那么,面对压力,我们应该怎样调适呢?试试这些方法吧,真的很管用。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

闭上眼睛,想象着“蓝天白云下,我躺在平坦的绿茵上,闻着芳草的清香”、“我舒适地躺在在浴缸里,耳边飞扬着优扬的轻音乐”……通过短时间的想象,想象那些让自己觉得安详、宁静、平和的景象,能够达到放松、恢复精力的效果,从而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分解法

将那些让我们觉得有压力的事情逐一罗列出来,然后从最容易的那个开始,将它们“个个击破”,这样压力不仅被化解了,而且还被转化成了动力。

3.想哭就哭

心理学家指出,哭是人类最本能的一种发泄方式,眼泪不仅能够排除身体毒素,而且能排解压力。据调查,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都从不哭泣,而血压正常人群中,有87%的人都有过哭泣宣泄压力的经历。

4.拥抱大树

在澳大利亚,人们通过拥抱大树来减压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每天早晨都会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与大树拥抱。有研究指出,拥抱大树能够刺激体内的快乐激素的分泌,令人精神爽朗,并且能够抑制让人感觉压抑的肾上腺素的分泌。

5.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内啡呔含量会大幅增加。而内啡呔是一种能够让人产生愉快感觉的物质。此外,运动还能够将人的注意力从压力中转移出来,以此减轻压力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妨时常去做些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球、游泳、爬山、出游等。

6.宣泄法

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压力一味压抑的话,会更加有损于身心健康,因此宣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宣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法国,一种新兴的行业——压力宣泄中心逐渐兴起。在中心里,有专业教练指导人们采用正确的方式大喊大叫、拧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以达到减压的目的。生活中,唱K、跳舞、看恐怖片、大叫都能够帮助我们减压。

7.享受香熏

芳香疗法在欧洲和日本非常流行。玫瑰、薰衣草、苦橙叶、鼠尾草、天竺葵、洋甘菊、杜松、檀香、丝柏……这些精油的味道能够有效地使身体放松,刺激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进而减压。一般来说,香熏对舒缓神经紧张造成的心理压力效果显著。

8.深呼吸法

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闭起眼睛,全身放松地站着深呼吸,同时默数:“1、2、3”,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

9.养宠物

当我们紧张的时候,逗逗自己所养的宠物,和它一起玩耍,看它可爱的反应,往往就会自然而然地忘掉压力。

总之,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法,善于调适,压力就不可能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我们也不会因为压力失去最可贵的健康。

8.守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每天总有许多大事儿、小事儿让我们的心理状态变得不好。比如:一大早在公车上就莫名其妙地和人吵了一架,感到非常郁闷;上午挨了上司的批评,弄得整个下午的工作效率都很低,心情糟透了;筋疲力尽地拖着双腿回了家,结果却被家人抱怨说回家太晚、让他们陪着一起饿肚子;终于可以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却发现爱人把床上弄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是书和衣服,又惹得心头不快……为什么自己总是这么倒霉,为什么所有的人似乎都在找麻烦,为什么坏事儿总是能碰上,难道想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真的那么难?

其实,现实世界中真正符合我们心意的事情是很少的,人们不是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吗?也就是说,在没有心理保护的情况下,日常中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某种程度的伤害;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我们就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对于外界那些让我们不如意的人和事,我们或许不能轻易将它们改变,但是我们对自己可以拥有绝对的主控权。心理学家们建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些原则来进行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1)早上睁开眼的时候就要抱着“一切都会很好”的信念来迎接新的一天。走出家门时要充满自信,无论接下来会碰上怎样的事情都要相信自己能应付自如,相信自己能处理好事情,也能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千万不要带着像要上刑场一样的无奈走出家门。

(2)不要逃避那些让自己不愉快的工作。与其把它们一直拖到再也不能拖的时候再被动地去处理,不如先处理最不愉快的工作,解决以后,称赞一下自己。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成就感,而且能够更激情、更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而不必再为那些不愉快的工作担忧烦心,一整天都会过得很轻松。

(3)让自己精力集中。不要轻易尝试同时处理多件事务,这样很可能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要聚精会神地、专一地做事,这样才能更具效率,才能让事情进展顺利。

(4)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了礼貌,要举止得体,否则,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人际纷争,给自己制造麻烦。要知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前提。

(5)不要一味地自我否定。即使自己确实做错了,承认错误,努力将错误带来的损失最小化,并且记住这个教训就好,不要不停地责怪自己,也不要总说“我今后再也不了”和其他抱怨的话。自我否定是一种自卑的体现,是与人的本能需求相违背的,是产生忧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征兆。

(6)认真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清楚地知道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应反应,从而把握好自己说话做事的度,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为好心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7)要乐观,乐观是心理健康的有效保证。当一个人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哪怕是最棘手的事也能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会变得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