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20433600000014

第14章 有效驭人的心理策略(3)

4.努力提高个人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不具备个人影响力的领导者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要成为一个肩负重任、威服四方、拥有绝对的个人影响力的领导者,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切勿过度情绪化。过度的情绪虽然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激情,但是却不能让人感到可靠。同时,过度情绪化有损自信、权威的形象。

(2)别时常发火,冲人大吼大叫。对人吼叫只会让你失去群众对你的尊重。试想,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还能妄想驾驭他人吗?

(3)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关注每一个人,是杰出领导者不可或缺的特质,是领导魅力的显现。

(4)为你的团队订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无数的研究证实,当很多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时,其工作压力将得到缓解。同时,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会使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现在,通过上面这些努力,相信你已经赢得群众的热烈拥戴。接下来,你只需要掌握好指挥追随者参与的最佳时机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所谓最佳时机涵盖了什么时候、让什么人、如何让人们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内容,因此把握好这个时机就要求领导者一定要灵活变通,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可以顺应不同情境、把握最佳时机。

7.让团队成员精诚合作

朋友间、家人间产生矛盾,相见不相识的情况是常有的。那么还有可能握手言和、并肩作战吗?当然是可以的,只要学会了下面这些心理策略,绝对能立竿见影。

1.为团队成员寻找一个共同的敌人

无数研究表明,当外来敌对势力的威胁来临时,团队的内部成员间多倾向于一致对外,从而忽略彼此间的分歧。外来敌对势力的出现,激发了成员参与抵抗的内在需求,为了保持高度的一致感必须寻求团队的内部支持。因此像国家内战、社会动乱、组织内纷争等内部矛盾往往能在共同的敌人出现之际得到平息。相反,在没有外力威胁的情况下,成员个体就容易把其注意力以及敌意转向团体内部的另一成员身上。

由此可见,共同的敌人是让团队成员间精诚合作最便捷的方法。你可以人为制造一个外来的威胁,也可以在你的团队与另一个团队之间展开竞赛。一个共同的敌人能立刻让团队中敌对、矛盾的双方站到同一战线上。其效果之快速是其他任何一种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技巧都无法比拟的。

这个现象在个人的身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个人来说,一颗心就像一个团队,人如果没有了外来的威胁,就容易自己跟自己斗气,心理的不同方面敌对、矛盾起来,进而产生心理痛苦。然而,一旦你有了一个清楚明确的外在目标,内心的混乱与躁动就会得到平息。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时,你就会思路清晰、注意力集中、内心充实、情绪变好;而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可操,就容易为了“芝麻绿豆小事”而困扰,甚至是无端的痛苦难受。因此,用外来的有趣事物吸引,可以让对方的心情立刻不那么烦躁不安。

2.给团队一个好名称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游戏或者竞赛的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竞争的结果,它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参与者的性格。

实验中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同一种游戏,一组被告知游戏名称为“华尔街”;另一组被告知游戏名称为“社区游戏”。结果,前一组的竞争力明显强过后一组。

从中,你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当你为整个团队或者与外部的竞争活动命名时一定要非常慎重。一般来说,团队的名称越是积极,比如“公正”、“胜利”等,越是能让成员合作无间;而活动的名称越是能体现外来的威胁有多么强大,越能激发成员的合作意识。

以上两个策略能够帮助团体成员间建立起一种和睦、团结、合作的关系。不过,即使这样做了,那些个别成员仍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个性与其他成员不合而无法与团队达成一致。碰上这种情况,下面有三个技巧能够让你搞定他们,使成员间能最大限度地和睦相处,大大提高团队凝聚力。

(1)让彼此对立的成员并肩坐,而不是对面坐。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坐向效应”,它指出,面对面的坐向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彼此对抗”的感觉,从而使双方的对立立场更加坚定;而并肩坐则能够适合营造统一、合作的氛围,进而使彼此的矛盾消散。

(2)为对立成员制造接近彼此的机会。心理学家认为,走得近,经常保持联系的人之间更加容易精诚合作,而不容易产生矛盾。

(3)想办法让对立的双方进行身体接触。出于安全需要,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安全距离,比如,不容许敌人靠近自己,却可以和朋友拥抱。让对立双方进行身体接触,一开始的时候或许会让他们感到很别扭,但几次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接近我的那个人是朋友”的心理错觉,从而化解他们的对立。身体接触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倍增。

相信掌握了这些方法,想要打造一个精诚合作、凝聚力强的团队,对你而言必定是手到擒来。

8.让你“寡”可“敌众”的心理策略

《12个愤怒的男人》是由著名演员亨利·方达主演的一部电影。它讲述了12个陪审员对一个少年杀人嫌疑犯的判决过程。亨利·方达是12人中唯一主张判少年无罪的人,他是如何娴熟地利用技巧说服了主张判决少年有罪的集团,怎样以少胜多,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生活中,作为管理者的你很多时候都肩负着革新、让团队进步的责任,因此你无可避免地会面对以寡敌众的境况。那么怎样才能像剧中的亨利·方达一样以一人之力胜过一个“集团”呢?怎样才能有效地动摇“多数派”,让他们和你站在一起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坚定立场

你和你的支持者,即使你们人数很少、对方人数众多,也一定要表现出坚定、不可动摇。也就是说,你的一言一行必须要有力、果断、坚定、自信。

研究表明,如果你说话缺乏自信、没有力度、东拉西扯,那么你的影响力就会降低。因此,你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讲话要斩钉截铁,千万不要软绵绵的,要清晰明了、一针见血。你可以说:“所有的迹象都显示我们是正确的,因此我们百分之百地坚持立场!”而不要哼哼唧唧,不知所云,“嗯……我不晓得……”、“没有……”、“这种方法好些……呃……”等诸如此类的词一大堆。

2.适当变通

这并不与坚定立场矛盾,所谓适当变通是指当对方有新的证据,或者出现新的情况时,你不能随随便便、置之不理,或者直接给予否定。这样难免给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印象,而一个又自以为是又顽固的人是不可能具有什么说服力的。研究显示,“少数派”必须避免给人死板、教条的印象。

也就是说,就立场而言,你应该坚决坚持、毫不妥协;不过,当新情况、新证据出现的时候,你总应该表现出灵活性,花点时间权衡一下,即使你并不认为那有什么值得考虑的,也请做做样子吧!你可以说:“这个想法很值得我们考虑,或许我们应该花点时间,权衡一下。”即使这话是违心的也还是有说的必要。千万不要一味地否决对方,自以为是地说:“这算什么?即使有了这些,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立场。”

3.各个击破

很多研究证明,当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大集团中的一员,背后有强大的群体支持的时候,信念往往就会更加坚固,你瓦解起来就会更加困难;而孤立无援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动摇。因此,你不能妄想一次就将对方全部击败,你应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具体而言你可以这样做:①与“多数派”成员进行私下沟通,分别逐个地动摇他们;②找出多数派成员在其他方面的分歧点,并将其放大后描述出来,进而给对方一种“他不是对方团体成员”、“他很孤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