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应该读点心理学
20433200000031

第31章 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成功商人的秘诀(2)

人是不能缺少对手的,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竞争者。俗话说:“有对手则进步神速,无对手则原地踏步。”正因为有了强大的对手,我们才有了要超越对方的心理,才有了要努力学习向上的想法。对手不仅是敌人,更是鞭挞我们进步的指针,要把竞争者的每一次争夺看成是一种提醒,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进。要想成为竞争的赢家,就必须首先端正心态,学习用欣赏的角度来面对强人,将对手作为自我提高的外在动力,从而从对手那里获得成功的资本。

敌人是一面反观自己的镜子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会因此想办法弥补这种不足,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有位名人说:“感谢你的敌人吧!正是他让你进步,让你坚强!”作为一名经营者或管理者,如果你因竞争对手比你强而抱怨、消沉,甚至仇视,那你就会永远落后于他人。相反,如果你把竞争对手当做警钟时时警醒自己奋发向前,你就会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我。

在很多伟大人物的眼里,敌人并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是另一种值得感激和尊重的友人。他们能够做到像《圣经》上说的那样爱他的敌人。

历史上有名的军政全才韩安国曾犯法获罪,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到了狱吏田甲的种种虐待和侮辱,甚至有时被他打得皮开肉绽。面对这一切韩安国不但不怨恨他,反而还很感谢那些无礼的狱吏。

没过多久,窦太后对文武大臣们说:“韩安国不是等闲之辈,他落到如此田地,依旧能够敬爱自己的敌人,真是气度非凡,不要再追究了,让他官复原职吧!”于是,韩安国又恢复了中大夫的职位。

那个狱吏田甲由于害怕韩安国报复他,早就逃得杳无音信了。而此时韩安国公开说:“田甲如果回来当他的狱吏,我一概既往不咎;如果他不回来,我倒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田甲不得不硬着头皮回来了,跪在韩安国面前求饶,韩安国说:“你以为我把你激回来是要杀了你报仇吗?不!你那时候打我、骂我,我感谢你、称赞你还来不及,因为你使我认识到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那么高高在上,我进到监狱里来就应该受到惩罚,我没有骗你,这也不是反话,我真的是很敬重你。”

敌人是一面镜子,通过他,我们可以反观我们自身。我们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长处,我们需要怎样改进……这些问题都是对手出现以后,尤其是对手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的时候,我们才更容易看清。所以说,感谢折磨你的人,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世如此,经商管理亦如此。产品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客观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改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抢占商机、赢得市场,而促使你不断创新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是你的竞争对手对你的提醒。

1.一个人只有被对手逼迫,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

2.竞争对手是你前进的动力,让竞争对手时刻提醒自己;

3.感谢你的竞争对手。

互惠互利原则:让合作与竞争一起微笑

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各方的普遍认识,我们应顺应潮流,主动参与公平积极的竞争,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平等真诚的合作。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与合作。

合作才能双赢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外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双赢,借助群体的力量,才能使人迅速成功。

人类的优势在于合作,如果不懂得与人合作,或放弃与人合作的机会,你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使自己享受到天堂般的快乐,获得他人帮助的前提是自己去帮助他人。

大家应该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其实,它们不止比赛了一次。在这个故事里也体现出了现代管理的双赢原则。第一次,兔子骄傲,半路上睡着了,乌龟赢了。因为乌龟在处于劣势的时候,没有气馁,没有松懈,坚持到底,而兔子却犯了错误。赛完以后,兔子不服,于是进行第二次赛跑。第二次,兔子赢了,乌龟输了。因为兔子把自己跑得快的优势转化成了胜利,没有犯错误而给乌龟机会。第三次赛跑,兔子按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兔子又跑在了前面,快到终点时,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兔子过不去。乌龟慢慢爬到河边时,它很轻松地就游过去了,它又跑了第一。这是因为兔子没有改变策略。第四次赛跑时,它们说,干吗老这样赛呢?咱们优势互补合作吧!于是,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游,同时到达终点。

第四次赛跑,乌龟和兔子实现了双赢,因为它们相互信任,优势互补,这比单独行动的速度快了很多。在商业社会里,既然利益是第一位的,那么,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而双赢原则就能实现双赢利益。不合作,违背双赢原则,只会让双方都输得很惨!

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是否善于合作。一个人再能干,也难以独自做完所有的事。有些事需要众多人同心协力来做。人与人只有彼此尊重和理解,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向着同一目标努力,才能产生1+1+1>3的功效。如果互相都不信任,甚至相互攻击、相互推诿责任,那么其功效就会减小。

对成功的影响来说,一个人能和他人相互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96%的决策由团队做出,而个人做出决策的只占26%。你在公司里工作,你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直接关系到你的业绩。

善待你的对手

因为对手而坏了自己的心态,坏了自己的人品,从而导致人生的失败,这样的人也是常见的。尊重对手,虚心学习对手的长处,保持前进的动力,从而一直焕发着生命的活力,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人,往往成就大业。

拳击赛场上,两位选手势均力敌。前面的矮个子选手笑容满面,礼貌性地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而后面的高个子选手却一上场就虎视眈眈地瞪着矮个子选手,对全场热情的观众不理不睬,甚至连比赛的礼仪——双方握手拥抱也粗暴地拒绝,就那样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矮个子选手,单等裁判的哨声。

对于高个子选手的无礼,矮个子选手显得比较宽容,耸耸肩,一笑了之。比赛一开始,高个子选手就以夺命招式企图先声夺人,出拳狠重。不但矮个子选手心里明白,连全场观众也看得出高个子选手是在发泄,而不是在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比赛。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矮个子选手身上,所有人都在为矮个子选手加油。

终于,比赛以矮个子选手胜利而告终,这正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矮个子选手对敌人友善的态度,是帮助他取胜的重要因素。

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对手,会使你站在主动的地位,使对方处于被动态势;而局外人也会不知不觉地站在你的立场上,从而给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你战胜自己的敌人。

当今社会的主题就是竞争与合作,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会合作,而只有学会合作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说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团队中,各成员互爱、互勉、互补、互利、互惠,有利于竞争本身所需的信息的互相交流,知识和经验传播和互相借鉴。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我们各自就有两个思想了。那么通过合作团队就拥有了更多的思想了。

下过跳棋的人都知道,6个人各霸一方,互相是竞争对手。大家彼此都想先人一步,将自己的10颗玻璃球尽快移到预定地点。如果你只讲求合作,放弃竞争。一味地为别人搭桥铺路,那别人会先到达目的地。而你就会落后于人,最终失败。相反,如果你只注意竞争,而忽视合作,一心只想挡别人的路,反而延误了你自己的正事,你还是不会获胜的。

一个富有集体感与团队精神的群体,由于集体内部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体的内部消耗。因而能够聚集无比强大的群体智慧和创造力,组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团队。

心理驿站

1.竞争与合作是一个共同体,必须同时存在;

2.竞争要求合作,而合作促进竞争;

3.互利才能互惠,互惠是为了互利。

印刻效应:要做就做市场第一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无比的兴趣和极强的记忆力。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动物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动物,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跟随了某个动物,它就不可能再跟在其他动物之后了。

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这一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之中,也同样存在于人类。人类同样对于第一的印象是如此深刻,而对于第二、第三则没有深刻印象。

市场只承认第一

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闭幕,对于那些运动员,你有几个印象深刻的?提到游泳,你会想到菲尔普斯;提到跳水,你会想到郭晶晶;提到赛跑,你会想到博尔特;提到举重,你会想到陈燮霞……当然,还有好多好多你可以想到的运动员,但是细细一分析,你发现了端倪,原来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运动员中有一大部分是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其实这种现象太多了,不仅仅你对金牌运动员印象深刻,其他人也是如此,即使是那些宣称坚持本色报道的媒体都会关注金牌运动员多一些。由此可见,在很大程度上,“印刻效应”对人们认识事物、接受信息起着引导作用。

赛场上如此,商场上也不例外,有人计算过,在市场上最先进入消费者心里的商品品牌,比第二位的品牌同期市场占有率要多一倍以上,而第二位的占有率又比第三位多一倍以上,显然“第一”所建立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优势。

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商场更是如此,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一和第二的区别不仅是简单的“一”和“二”,而是“胜”和“败”,第二表明了你的失败,你的竞争力永远不如第一。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就深谙“印刻效应”之道,并应用于企业经营之中。韦尔奇在上任的第一次年会上,就提出了“要做第一,只要不是第一、第二的部门就关门!”

他宁可把这些失去竞争力的部门卖给对手,也不愿意留在通用公司苟延残喘。对于韦尔奇来说,通用电气要是不能做第一或者第二,还不如让员工选择到其他第一、第二的公司工作。也正是因为韦尔奇的只做第一的信念,使通用电气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在经济不景气而使其他企业纷纷倒台的严峻形势下,做成了美国最成功的企业。

宁做鸡首,不为牛后。与其活在别人阴影下,不如去另辟天地。做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一个品牌打出来之后,一定要想办法在市场上拓宽,改进自己,争取达到第一。市场的占有越高,那么你的赚头就越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高,以后的发展也就越容易。因此,大家都在争夺第一的宝座。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早看到未来市场的人最容易占领大的市场,当市场上人多了之后就不好办了。太多的人分吃一个蛋糕,每个人都不会吃饱。只有第一才有生杀的权利,只有第一才能更好地控制市场的导向。因此,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十多年前,何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弃商从农到高明开发绿色农业产品,把高明作为农业生物肥料和绿色农业生产的“大战场”。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中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等问题一定会成为出口的“瓶颈”。凭着这种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果断行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料获得了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何飚的“金葵子”赢了,他的有机肥料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认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的产品适应了世界的潮流,迎合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期望,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所以他的成功存有必然因素。

何飚比一般人有了超前的判断和对策。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超前的行动,在别人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他做到了别人前面,抢占了先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领先一步就是赢。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同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最有名的,人们只会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第二个、第三个默然视之。做市场也同样如此,先入易为主,后来难居上。

心理驿站

1.“先入为主”,企业家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去另辟天地;

3.企业应该想方设法做到市场占有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