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应该读点心理学
20433200000018

第18章 求职心理学:找到一份好工作(2)

不管我们是在受聘的时候还是在自己创业之时,都要有正确的心理。不要怕做出头鸟被打,做不了出头鸟你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通过实际的调查,规划好自己的生涯,靠我们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来做一只永远翱翔于蓝天的飞鸟。

1.站在考官的角度来评判自己;

2.你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那就改变一下自己;

3.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准备,你想要的职位也就容易得到了。

推销自己:别让细节绊倒你

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误区:成大事者往往不拘小节。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举手投足、待人接物、言语交谈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倘若平时不注意细枝末节,结果往往会因小失大,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高和最终的竞争层面。

面试的过程就有无数个细节,而你成功与否,很可能就看你把细节处理得恰当与否。本来你是很优秀的,但是有时会因为你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性的动作或行为,而导致失败的结局。考官并不是你的朋友,他们不了解你,你的一点点细节方面给他造成不好的印象,很可能就会造成他对你的全盘否定。

恰当地表现自己

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学会表现自己,但如果不得当,就容易给人一种夸夸其谈、轻浮浅薄的印象。因此,最大限度地表现你的美德是最好的办法,这是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自夸。靠人发现,终归是被动的。靠自己积极地表现,才是主动的。成功者善于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德行,以及各种各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不但表现了自己,也吸收了别人的经验,同时获得了谦虚的美誉。

推销自己应自然地流露而不是做作地表现,表现自己时你一定要看起来很有信心,绝不能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你要认为你有资格担任那项职务,如果你被雇用的话,你认为你会做得很好。此外,当你推销自己的时候,别担心做错事。

表现自己是一种才华,就像是绘画的能力,这需要培养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你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表现自己是一种才能,有了这种才能,人们才可能安身立命,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见微知著”,是否注重细节往往直接决定了你的成败。精细者往往可以旗开得胜,而粗心者却常常因为忽略了细节而功败垂成。人生之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组成,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就等于向成功又靠近了一步。

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知道应聘者其实在专业上的区别不是很大,不一样的就是你个人的素质、能力、人品了,但是短短的几分钟接触不可能让你一一说清楚,即使说了他们也不知道真伪。因此,他们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很多人都会通过你的做事细节来看你这个人究竟怎么样。

某家公司曾经面试一个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刚开始的谈话他给人留下的感觉还很不错,但中间面试官出去处理了一件急事,回来后发现那毕业生竟坐在办公桌上“煲电话粥”……其结果可想而知。

你要清楚的一点是,面试官都是有爱憎的,从你进屋开始,他们不自觉地就开始了对你的评判。有些细节性的东西就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为了观察人故意设置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一直就有着优秀品质的人,还会怕这样的情况吗?

一家外企,急需一名业务主管,面试官面试时,只是让应聘者随便在公司内走上一圈,然后发表个人对公司的看法。不少应聘者大谈特谈规模、前景、抱负等。而最后获得录用的人朴实无华,仅仅因为他在参观洗手间时将一只正在滴水的龙头牢牢关好了。

看到这里,不得不让我们想起那些以自身能力强为卖点的人,他们认为自己被埋没了,他们感叹这个社会没有伯乐,其实,不是伯乐不常有,而是他们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谁愿意任用一个恃才傲物者,或者一个心浮气躁者?为什么不学着做一个“有心人”呢?就像上文中应聘者那样,关掉正在滴水的水龙头?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个“举手之劳”一下子让面试官衡量出了这个人的人品以及他对待生活、工作和他人的态度。所以,仔细领悟一下能力的范畴吧!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能力,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资本,但是这并不是能力的全部,做事注意细节的人,也是能力强的人。因此,别不重视细节,它能让你成功,也能让你失败。

不过,关注细节是重要的,但是不能陷入细节的误区。在求职应聘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应该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如果你认为每个公司都会设置一些陷阱让你去钻,那就可能陷入求职的误区,为细节所累。

有这样一个应聘者,看过很多的招聘故事。比如,某家公司要面试者写出竞争者的弱点,结果是,褒奖对方的被开了,贬低对手的也落选了,只有一位把门旁扫帚归回原位的应试者入选;还有,有的公司老总别出心裁,把自己伪装成倒茶的老头,结果对老头彬彬有礼的那位获得工作。于是,自己去面试的时候,一直担心如何认清那些考官布置出的稀奇古怪的场面,怎么才能察觉出来面试官们的意图,一直注意哪些是对方设的陷阱。当他刚走进考官的办公室,看见桌旁有一块擦布,赶紧讨好似的去擦桌子。考官极不耐烦地要他坐好,他又怀疑前来扫地的清洁工就是领导,客气地和清洁工攀谈起来,最后考官说,如果单位缺勤杂工我们一定要你,可惜我们要的是管理人员。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恰恰会成为我们求职路上的绊脚石。我们不能忽视小节,但更不可过分注重细节,从而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追求细枝末节的事情上,让细节把自己绊倒了,而真正重要的主干部分却被忽略了,违背了求职的初衷,失去了工作的真正意义,造成本末倒置,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1.细节显示一个人的品质;

2.注意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培养会让你受益终生;

3.不要为细节而细节,让细节把你绊倒。

挑战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要敢于给自己定一个高价位。要敢于重用自己,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独当一面,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敢于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敢为人先。心中只有一种信念: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还能做到。

勇于自抬身价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永远成不了将军。”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定什么位,将决定自己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千里的人绝不会自甘平庸,甘心做下人的人永远成不了主人。

相信自己有潜力可挖,那么,你就可以自抬身价,为了让自己能够配得上那份工作,为了自己不失信于人,你会自觉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进步更快。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大有越开发越丰富之势,敢于重用自己的人,总是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去完成更高远的目标。虽然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但他从挫折和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和顺利中学到的还要多,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人能够左右你的成败,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助你迈向成功之路。

弗吉尼亚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卢克斯,原来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教师。对于教师职业,他驾轻就熟。2001年,卢克斯即将获得在加州大学的副教授职称和一套新房子。可是他却决定放弃用10年时间经营起来的加州大学的一切荣誉和地位,告别安稳、舒适的大学生活,自费到悉尼留学,成为一名以刷盘子谋生的普通留学生。后来,他没有选择攻读教育专业,而是改学了新闻传播。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以后,他抱着对世界一流媒体的神往之情,去BBC应聘记者。当时面试的人特别多,只见到黑压压的人头攒动,顿时他的心凉了半截。可是他很快就又打起了精神。越是有压力的地方,一个人的潜能就可能发挥得越大。整整一天,从早到晚,笔试、面试、再笔试、再面试……直到很多年以后,卢克斯才知道他是当时唯一一名被BBC录取的记者。

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可作出惊世骇俗的业绩,关键就在于敢不敢相信自己,敢不敢自抬身价,让自己做一回冒险者。

追求高标生存境界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成为这种配角。他们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并且因为自己的自信而拥有了许多追随者。如果你看重自己、勇于给自己一个高标的定位,你也可以成就自己。

挖掘自己的潜能

人的潜能主要是指心理能量、大脑潜力。事实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的身体潜能存在一个限度;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潜能却是无法想象其极限的。

管理人员在训练鲸鱼跳高时,首先用白线标示一定的高度,只要鲸鱼跳到这个高度,就会给予它们一定的食物奖励。这样,鲸鱼从1米、2米、3米……一直到十几米。

每个人都有巨大无比的潜能,只是有的人的潜能已经苏醒了,有的人的潜能却还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会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你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任它沉睡,那你只有叹息命运的不公了。

爱迪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

人脑的潜能是无穷的,就算是众多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人士,如爱因斯坦、牛顿等,他们的大脑潜能也不过只开发了10%。而平常之人所利用的大脑潜能,更是少之又少,造成巨大的浪费。

人,就要充分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就像挖掘一个无穷尽的金矿一样,然后,你才能自信地奔向成功。

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你是足够优秀的,相信自己的成绩远不止眼前这些。这个时候,你往往就能真正达到你心中的目标。你不妨把自己看高一点,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位置是你没有资格去占有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配享有的,然后信心十足地付出努力。你将发现,你的人生道路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了。

自我发掘的决心,自我依靠的习惯,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成功殿堂的大门,不是任意通行的,每一个进入者都拥有自己精心打造的钥匙。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必须由你自己亲自来锻造。锻造的过程,就是释放你的潜能、叫醒你的潜能的过程。

1.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

2.挖掘自己的潜能,就像挖掘一个无穷尽的金矿;

3.适度自抬身价,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畏惧心理:别过分在意自己的劣势

面对生存困境,很多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一株柔弱的小草,经不住风雨的洗礼,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畏惧心理。具有畏惧心理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具有某方面的劣势和缺陷,而是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这些人往往抓住自己的劣势不放,从而在人生之路上不敢前行。

你在害怕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害怕任何不确定的东西,害怕承诺,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如何变幻,担心自己不能遵守;害怕遭到拒绝,因为那意味着自己要面临一次抉择,而掌控权在别人手里;害怕去爱,因为怕爱的结果是受到伤害;害怕付出,因为害怕付出后将永远失去。每件事情看起来都那么难,我们天天都在害怕自己处理不好,害怕因此会让自己失去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害怕什么,但是,我知道的是,你的畏惧并不能改变事实的存在,与其饱受各种恐惧心理的煎熬,不如勇敢一点去面对,你会发现真的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往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是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这就是恐惧心理在作祟,我们害怕的往往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