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应该读点心理学
20433200000016

第16章 社交心理学:交际场上最受欢迎的人(4)

让社交恐惧越走越远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

社交恐惧症已严重影响到现代人类的社交,学着战胜恐惧,你会发现,走过去,外面是海阔天空。那么如何摆脱社交恐惧症呢?心理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接纳你自己。社交恐惧症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而不能接受自己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爱自己。接纳自我,可以从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判、责难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其实,事实可能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第二,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讲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第三,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对自己友好的人,我们会以同样的热情甚至是更多的热情来表示友好。同样,想要别人尊重自己,我们必须先要尊重别人,面对那些“横眉冷对”自己的人,如果你投之以微笑,得到的却是冰冷的眼神,那么,你大可不必在意他们对自己的不友善,而你要做的是只需要关注那些对自己的微笑报以同样微笑的朋友。

第四,不刻意迎合别人。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和外界,这是很多人在社交场合的想法和做法。但是这样的方式既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你,亦让你自己觉得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形式,更无从唤起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的自己也就越躲越远。所以,要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就不要刻意地去迎合别人。

第五,每天给自己10分钟来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1.社交恐惧症会严重影响到你与周围人的交往;

2.社交恐惧症并不可怕,建立自信,放松心情,它自然会离你远去;

3.别太在意别人怎么看。

错误即止定律:两个错误永远不会制造出一个正确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无意间伤害到别人或被别人伤害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怎么样去报复对方,因为伤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而应多一分宽容和谅解,让伤害到此为止。有时候,必要的忍让不会让你失去面子或者利益,却能让你收获更多的友善和爱心。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伤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伤害的范围无限扩大,最后两败俱伤。

一条船在海上航行,船舱里藏着一只鼠。鼠偷吃船夫的粮食,咬坏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鼠,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里去。

鼠有鼠的办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领,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还要把船夫的粮食也搬到洞里藏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这只鼠没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仅毁了船,而且也毁了自己。

无论在任何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去危害别人。危害别人时,你会受到来自于灵魂的折磨,另外,你的行动也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从没有见过危害别人的人得到过幸福,所以当别人无意间伤害了你时,你要做的不是将伤害扩大,而是让伤害到此为止,这不仅仅是对对方的宽容,也同时拯救了自己!

让伤害到此为止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误解,而造成永远的伤害。

“不许伤害我的小鸡!放下它!”苏珊气昏了头,哭喊着。父母养了一些小鸡,此刻,邻居家的詹妮丝正抓住一只黑母鸡的脖子不肯撒手。

“詹妮丝,放开我的小鸡!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苏珊大吼。

“它是我的小鸡!”詹妮丝一边说,一边攥得更紧了。

苏珊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冲进屋里,她对自己说:“在詹妮丝掐死小鸡之前,非得让她放手不可,我一定要保护我的小鸡!”

很快,苏珊拿着一根别针跑了出来。

“放下我的小鸡,詹妮丝,要不我就用别针扎你。”

“不!”詹妮丝尖叫。然后苏珊就一针扎了过去。

詹妮丝终于放下了那只小鸡;可糟糕的是,苏珊一点都不后悔扎了詹妮丝。3岁的詹妮丝跑回家,一边用最高的音量哭号,一边揉着她那只被别针扎伤的小胳膊。

小鸡安全了,苏珊心满意足地走进屋子,可哪知詹妮丝的妈妈,向苏珊的妈妈告了状。苏珊的妈妈便用一根桃树枝结结实实地抽了苏珊一顿。

妈妈想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让苏珊明白,伤害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小小的皮肉之苦来教育一个孩子不要伤害别人。

苏珊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不该伤害詹妮丝。苏珊从没闯过这么大的祸,而且也没想到会让妈妈生气,她只是想救她的小鸡。

第二天,爸爸回来过周末。苏珊坐在水泥走廊上,爸爸出来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根别针。

“亲爱的,我听妈妈说你昨天用这根别针扎了詹妮丝。是真的吗?”

“是的,爸爸。我想救我的小鸡!”

“我知道那只小鸡的事,苏珊。我想让你摸一摸这根别针的针尖,你就知道它有多尖了。来,轻轻摸一下,小心点。”

苏珊摇摇头,哭了起来。

“它真的很尖,”爸爸接着说,“想想看,你要是被这根针扎了,会不会很痛?”

“会痛的。爸爸。”苏珊羞愧地低声说道。

“你不可以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两个错误永远不会制造出一个正确。你必须学会动脑筋想出其他解决的办法。如果你除了伤人以外,找不到别的解决办法,那就什么也不要做,等到有人帮你想出好办法后再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苏珊,即使面对做错了事的人,你也总要问问自己:如果别人也这样对我,我会高兴吗?如果你不乐意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就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在生活中如果能遵循这条黄金规则,你就不会做错了。”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摩擦或误会,如果你的脾气见火就着,做人有仇必报,那么你生活中的麻烦和烦心事会越来越多。面对别人的中伤和诽谤,上前评理只会产生争执,令诽谤你的人更加猖狂。

面对别人的恶语中伤,要记住,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一时的流言飞语,不必去斤斤计较,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对于无意中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做个生活中的君子。

生命对我们是很宽容的,只要我们思想上愿意合作,生命就会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平安。而消极的思想,痛苦的回忆,对他人的愤愤不平和恶意,都会阻碍生命的这种活力。

宽容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人生的真谛。如果你能宽容甚至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

心理驿站

1.别人是自己的镜子,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2.两个错误永远不会制造出一个正确;

3.必要的宽容会让你得到的更多。

与人为善: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

与人为善是做人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善良的心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做人最需要的就是一颗博爱而仁慈的心,只有把别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来爱护,做人的境界才会不断提升。

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在遥远的波士尼亚,费希玛和丈夫及两个儿子住在一个小村落里。

有一天,在奥地利工作的丈夫马尔科奇回来,送给儿子一个鱼缸和两条金鱼。第二年,波士尼亚爆发了战争,费希玛失去了丈夫和家园,不得不走上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路。

在弃家而逃之际,费希玛不知道等待她和两个孩子的是什么?一切是那么慌乱、仓促。但在这紧急时刻,费希玛仍没忘记那两条金鱼,它们不仅是已故丈夫对孩子的爱,更是两条活生生的生命啊!于是,她捧起金鱼缸从容地走向湖边,连鱼带缸地把它们轻轻放进湖水里。

战火平息后,费希玛和孩子返回家乡。原本熟悉的故园如今成了废墟,一切都得从头做起。但他们却看到湖面泛着片片金光,仔细一瞧,竟然是一群美丽的金鱼,跟当初放生的两条金鱼长得一模一样,原来是它们的后代。

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两个儿子还从湖水中找回了金鱼缸,这可是父亲当年送给他们的礼物啊!费希玛和孩子们太高兴了,仿佛与自己的亲人在乱世后重逢一样。于是,费希玛每天都到湖边来喂养金鱼,平静的湖水中孕育着无限生机。

费希玛和金鱼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人们纷纷前来观看,顺便买两条回家送人。于是,出售金鱼成为费希玛一家的致富之路,他们终于摆脱了战乱和贫穷,过起安宁富足的生活。

当年,费希玛捧着两条金鱼走向湖边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回报。善念是一粒种子,你把它种下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

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们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尤其是当我们为别人做了点什么的时候。其实,大可不必,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既然要付出,就是单纯地付出,不要图什么回报,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种热情,你的生活就更加美好,更加惬意。

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期待他人的回报的。你所做的这些爱心行动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

有一位美国青年,曾从深井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和众人的钦佩。不幸的是,从此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人们知道他的这一善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渐渐地淡忘了,他却念念不忘,越来越无法忍受人们如此对待他这样一个救人的英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自杀。

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这位美国青年如果能有阿凡提的这种观点,这个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了。

你在悄悄为别人做好事的同时,你的“善行”也被他人看在眼里,无形当中你为自己立下了良好的口碑,小小好事就能让你决胜人际。当这一切完全发自你的意愿时,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帮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报答,真心实意地去做你所能做到的,将是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刻意去期待他人的回报,那么在他人看来,你的“小小好事”反而只是你换取“人情”的筹码,就显得你不够真诚,从而无法实现你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网的初衷。

心理学家说,心态和心理紧密相连,通过一个人的心态,就能够看到这个人的心理和本性。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良的因子,都渴望与人真诚交往,和善相处。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就是与人为善。

在心底长存善心,常留善念,你的心态就会更为平和。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良。”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失去了与人为善的心理,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退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心理驿站

1.与人为善能使你求得最长久的财富;

2.有善心才能结善缘;

3.善良的动机要单纯,不可为求回报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