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重“量”更重“质”
人,是不能没有朋友的,没有朋友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但是,芸芸众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你需要从中进行慎重选择。现如今,被称为朋友的人大街上处处都是,以前称呼“同志”时,总感觉距离比较遥远,而现在改成称呼“朋友”,似乎显得更加亲切。其实“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我们所讲的交友需要选择,并不是指这种泛泛之称的朋友。
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人生品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代名人都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也有人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则常常是被鄙视的对象,极少有人愿与他结交,当然并不能不排除“臭味相投”的“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在自觉不自觉之中,交朋友总是会有所选择的,他的择友总是有自己的一定的标准。明代学者苏浚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这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是可以知心、交心的,是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的,因此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贼友,口是心非,有利则来,无利则走,甚至会趁人之危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可以作为选择朋友的一个标准,假如志向不同,情趣不同,那么你们的友谊是不可能长久的,早晚会分道扬镳。“管宁割席”的典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管宁热衷于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的名利,这样,两人就缺乏做朋友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割席而坐就很容易理解了。此外,心理学实验也说明了人的一种趋同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让十几个素不相同的人呆在一间屋子里,不能与外界交往,只让这些人在一起相处。几天后他发现,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人大都成了朋友,而没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人则形同陌路。
因此,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有共同的爱好,而且选择品德高尚、心胸宽广的人是最好的。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而墨子则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择友比作是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而已,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也许你会说自己不容易被外界所干扰,那为什么又不“择善而从之”呢?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受到他的熏陶,何乐不为呢?
好的朋友越多,我们受益越多。学无止境,学问再大的人也有不懂的东西。孔子还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尚且如此,我们在结交朋友时,更要尽量选择有学识的人,忘年交存在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吧。当然,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朋友也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比自己有学问的人为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没有朋友。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朋友相交贵在有所补充,有所给予,有所取才值得“交往”。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在临终前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儿子,你看我从小就闯荡江湖,结交的人不计其数,其实细细想来,我这一生就结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说就结交了一个半朋友呢?是怎么回事呢?他的父亲见儿子不明白,于是就贴近他的耳朵小声交代了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一个半朋友,那么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你自然也就会明白朋友的真正含义了。”
于是儿子开始按照父亲的交代行事。儿子先去了父亲所认为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官员追杀,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迫不得已来投身你这里,希望您能提供一下方便,可以吗?”这人一听,不假思索,立刻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并且让自己的儿子迅速将衣服脱下,穿在这个素不相识的人身上,而让他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这样,儿子明白了父亲所说的这“一个朋友”的真正含义,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那个人,可谓是你的一个真正的朋友。
接下来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情急之下迫不得已投身到你这里,希望您能提供一下方便,可以吗?”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陌生人说:“孩子,这样的大事我可没有办法救你呀,这样吧,我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吧,我保证替你保密不会告发你……”
于是在这个时候,儿子又明白了父亲所说的“半个朋友”的真正含义。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小伙子因为触犯了暴虐的国君,被判处绞刑。这个小伙子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孩子,在他临死之前他请求国君让他回家与自己的父母诀别,但暴虐的国君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就在这个危急关头,他的一个朋友挺身而出,承诺愿意替他服刑,并表示:“他如果不能如期赶回来,我可以替他上绞刑架。”这样,国君才勉强地答应下来。眼看行刑之期马上就要到了,这个小伙子却杳无踪迹,人们都嘲笑他的朋友太傻。“你怎么能用生命来担保你的友情呢?你呀!”当他的朋友被带到绞刑架上时,当人们都为这个无辜的孩子而痛哭流涕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小伙子飞奔在暴雨中声嘶力竭地高喊:“我回来了!”既而泪流满面地拥抱着他的朋友和他作最后的诀别。这一幕惊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哭泣,包括国君在内,国君因此而破例特赦了这个有情有义的小伙子。
故事很感人,我们也能从中明白朋友的真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既能“共享乐”又能“共患难”的朋友。
有一篇文章对朋友的真谛做出了解释:
一个普通的朋友从未看过你哭泣,一个真正的朋友任你将他的双肩浸湿;
一个普通的朋友会带瓶葡萄酒参加你的聚会,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早点来帮你准备;
一个普通的朋友讨厌你在他睡了后打来电话,一个真正的朋友会问为什么现在才打电话来;
一个普通的朋友找你谈论你的困扰,一个真正的朋友找你解决你的困扰;
一个普通的朋友在吵架后就认为友谊已经结束,一个真正的朋友明白当你们还没打过架就不叫真正的友谊。
总之,真正的朋友就喜欢你原本的样子,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尊重你的选择,相信你的梦想,即便有一天他们了解了你的一切,包括你所有的缺点,他也会坦然接受你。真正的朋友不但可以与你分享快乐的时光,而且还会在你灰暗的日子里给予你慰藉,是能够完全站在你的立场上想问题的人。
真正的友谊是需要时间的考验的,时间能够让你认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能够检验你们友谊的真实程度。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此,交友不能盲目地从外表去评价一个人,交友重在交心。只要是真诚善良的人,我们都可能和他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正的朋友让我们觉得生命中多了许多美丽。如果你生命中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请你怀着感恩的心情,珍惜这份友谊吧。
事实胜于雄辩,要相信朋友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老是喜欢与人抬杠、反驳,那么你获得的胜利都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有时候,激烈的争论可能会使人暂时丧失理智,说起话来也会不管不顾,口无遮拦,甚至大动干戈。到了这一步,不少本来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就成了终生的敌人。如果和你争辩的人是你多年的朋友的话,那么你的损失就会更大了,为一时的争执而失去一个好朋友,的确很不值得。明智的人是永远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他们会用实际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观点。
面对争执时,你的态度可以决定你将会多一个朋友还是会增添一个敌人。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不求争辩个水落石出,能证明一个人的宽容忍让和聪明智慧。当一个人决心已定,坚持甚至固执的时候,再多的解释和争辩都没有用,行动是最有力度的语言。明智的人经常采用的态度是求同存异。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和争执的焦点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如果因为一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惜“大动干戈”,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有一次,卡耐基在伦敦参加史密斯爵士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中,坐在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个极为幽默的小故事,并引用了一句成语,大概意思就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他又补充说了一句:“这句话是出自《圣经》的。”
“《圣经》?怎么可能?我记得千真万确,这句话出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卡耐基忍不住纠正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确确实实出自《圣经》,要不咱们打赌。”这位朋友有些反感,立即反唇相讥。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场,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这时,他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暗示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接着笑着说:“不要再跟他争了,卡耐基先生确实弄错了,这位朋友您是对的,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千真万确。”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忍不住问葛孟:“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之手!为什么你还要欺骗他?你这不也是自欺欺人吗?”
“对,我清楚地记得这句话出自于《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面对一个刚刚结识的朋友,为什么一定要和他争辩个水落石出呢?有什么意思吗?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即便你争赢了,你又能得到什么呢?你只会得到一个和你反唇相讥、反目为仇的敌人而已!这样对你又有好处呢?而且他也不会因为你告诉他这个小小的真理而感激你的!”
所以,你不要因为毫无意义的争辩而去惹人讨厌,处处树敌!你要明白,争辩不能赢得任何荣耀,反而会损失更多更大。
无独有偶,有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彼此不分你我。有一次他们去沙漠旅行,一不小心迷了路,干渴威胁着他们两人的生命。
上帝为了考验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就对他们说:前面的树上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的那个人就能平安地走出沙漠。
两人听了,都忘掉了干渴,匆匆忙忙向前走,果然发现有棵树上挂着两个苹果,一大一小。然而他们都想把那个大个儿的留给对方吃,而自己吃小的,就这样争来争去,争执到最后,也没有争出个结果,两人都在极度的劳累中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其中一个人突然醒来,他发现他的朋友早向前走了。于是他急忙走到那棵树下,摘掉剩下的一个苹果,一看,苹果很小。他顿时感到朋友欺骗了他,便怀着悲愤与失望的心情向前走去。
突然,他发现朋友在前面不远处昏倒了,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朋友轻轻地抱起。这时他才发现:朋友手中紧紧地攥着一个苹果,而那个苹果比他手中的还要小。
最终他们都经受住了上帝的考验,终于走出了沙漠。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地怀疑自己的朋友。在事情未弄清楚之前,一定不要妄下结论,时间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