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1617
20418400001587

第1587章 断流

史从斌从祥符运了一批河南当地的土货北上,直接蓟镇镇城。

他在蓟镇的生意做的不小,此前被和记掂记上之后,也是在蓟镇头一批买了和记的保险,重新获得了和记的认可,又挤入了河南的顶级商圈之内。

这一次办的货是河南的一些特产,当然还是用和记的车队,同时他在帐局存了一笔银子,打算在京师到和记总行去,要购买大批的布匹回河南。

已经入冬了,各种布匹成为最紧俏的商品,当然也包括没有纺织过的棉花在内。

和记连棉花也卖,各家可以买回去自己坊布,只要付出一点时间就可以了。

那些乡下婆娘在冬天闲着没事,自己家只要有坊机的,可以省下大笔的银子。

以前大家都是用松江布,由于是从南自北的贸易,经过运河北上,或是少量海运,松江布的价格普遍要高过土布,但松江布质量好,做出来的衣料不易损坏,总体来说还是比土布耐用,所以相当的受欢迎。

史从斌不会替和记算细帐,他只知道和记布好卖,在祥符一带史家已经成了大型的布匹商行,原本是以卖杂货为主,现在就是卖铁器和布匹。

这是资本雄厚的商家的便利之处,轻易就可以转型,并且依靠旧日的销售渠道和人脉来铺货,也能大量进货。

到京师买货的商人很多,和记对大东主商家肯定有价格上的照顾,有时候货物不足,也是大商家优先取货。

这是在商言商,也不会有人有意见。

史从斌当初倡议购买保险时,只是想着不被和记排挤就算烧高香,一年多时间过后,他才感觉到其中妙处。

与和记合作之后,钞关税金一文钱没花过,也不必再去打点沿途的豪绅胥吏,更不必理会那些地痞无赖,和记直接就将这些事给料理了,很多商人早前通过和记只是想买和记的货,后来尝着甜头之后,几乎所有会到外地办货的商人都选择了和记。

和记的帐局还有保险业,加上骡马行的车队几乎涵盖了整个北方,不知不觉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流通都开始与和记息息相关。

冬日的小雨不大,但几乎是入骨般的寒气逼人,史从斌从一辆客用四轮大车上跳下来,赶紧活动了一下手脚。

随行的仆役撑开伞,将蒙蒙细雨给挡住。

在史家主仆身后有七八个人鱼贯而下,都是北上的商人,和史从斌一车过来,当然皆是河南的大商家。

以史家的身家自己买辆车也够了,不过史从斌喜欢和众人一辆大车,坐着也不挤不颠,自己驾车还很多麻烦,一路上都要打点。

和记的这种大车,有的只坐十来人,有的能坐二三十人,有的只坐七八人。按人数的不同来收取费用,人越少费用越高,车辆内的装修档次也不同。

象史从斌坐的这车,车内有取暖用的铜炉,还有小食,酒水,人们谈谈说说,闲聊解闷,还能看窗外的风景……这种档次的车都用玻璃了,这是和记那边传教士搞出来的,和记没有把玻璃当主打卖点,可能将来也是一种热销货,但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的东西,和记兴趣并不大,暂时也没有大批量生产的打算。

多半的车还是用琉璃窗,看起来朦朦胧胧的不甚爽利,高档车已经用玻璃,价值当然不菲,不过也是相当的值得。

众人都纷纷下车来,倒也没有人嫌冷,三屯营这里商业盘口不大,但胜在驻军多,将领多,人们都把南边的土特产弄过来,也不是很担心销路。

和所有大明的镇城一样,这是一座相当军事化的城市,主要的衙门都和军事有关。

“街面上很冷清啊。”一个归德来的商人皱眉说道:“果然和所想的没啥不同。”

“咱们也算陷在这里了。”另一个商人抱怨道:“朝廷抽什么疯?人家张东主都回新平堡隐居了,等于把自己当人质押给朝廷,这还不依不饶的?和记从来就是诚信经营,给咱们北地商人帮了多大的忙,现在大家都靠着和记发财,百姓也都用着和记的货物,要是真断了,这天下不等东虏打进来就乱了!”

“算了,慎言,慎言。”

商人们还是很谨慎,没敢说太多大不讳的话。

但事实上不满的人大有所在,一群人正在不远处和记车马行的门口叫嚷着,他们都是附近出来办货的小商人,走亲戚的百姓,还有两个是出来游学的秀才。

史从斌等人下车的地方原本就该是车马行,只是他们要直接去和记商行,所以在较远的地方下车。

“我们也没有办法。”和记车马行的人站在雨中,伞也不近,抱拳作揖道:“各位恕罪,什么时候能走,我们也真的说不准。”

“我们只是小买卖人,身上带的银钱也不多,就在这边耗着,什么时候是个了局?”

“我等出门游学,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从三屯营到永平好几百里路,总不能叫我等走路回去。”

“你们和记也要讲信誉不是,将我们接来就摞挑子,管接不管送,管杀不管埋?”

众人都是七嘴八舌的质问,语气中当然有相当的不满。

和记车行的人听众人说完,这才又拱手说道:“非是我等要为难诸君,是蓟镇总兵官黑总镇下令,和记车马行不得擅自出入。我们倒是想送各位,可是城门封闭,只准进不准出,我们的车马都是一般处理,各位要走,我们现在就套车,看看能不能出城门?”

这么一说,众人的愤怒情绪更是被点燃了。

商人和百姓只敢嘀咕几句,几个生员却是怒火中烧,当下就有个生员道:“我们拿拜帖去见总镇大人,找他要个说法。”

“朝廷这般处置,也实在叫人寒心!”

“屈待功臣,开初我也相信那张大人心有不轨,可是现在人都回了新平堡。朝廷还要谋夺人家的产业,断人家的生计,这也太过份了些。”

“若是这样,还有谁敢为朝廷做事,谁敢当功臣?”

“这般不平事,我等绝不能闭口不语。”

几个生员反正走不成,他们也不怕武将,言词相当犀利。

几个生员果然往总兵衙门那里去了,蓟镇治所几易其地,在此时就在三屯营,另外还有顺天巡抚,保定巡抚和辽东巡抚,现在三屯营这里只有蓟州兵备和蓟镇总兵,总督王之臣退职走人,朝廷任阎鸣泰为新任总督,这个总督也是过气人物,估计在任不久就得再换人。

有强势的巡抚,就会配弱势的总督,这也是朝廷惯例。

“这几人不会吃亏吧?”史从斌虽然经商也是书香世家出身,看几个生员去总兵衙门讨说法,也是不禁有些担心。

“最多撵出来。”

“城里又没有学道,革不了功名,生员就怕学道,别的官员见者不拜,又不能打他们板子,更不能抓,怕个鸟。”

“要是在开封,怕已经有几百举子生员出来闹事了,也就是蓟镇这里,老黑头敢这么胡闹。”

“也是啊,朝廷又未下明旨,内阁得旨分谕各镇并州府,只是说要严防奸细,整治物流,并未明言要断绝和记车马经行,更不能封闭商行。多半是朝廷试探,老黑头是硕果仅存的镇将,看来是真心想演一出好戏给朝廷看。”

“这老混蛋,小心演砸了。”

众多商人一路坐车上来,银钱都是提前给了和记的帐局,当然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将货物出脱后赶紧再往京师各处办货。

不料和记的人告诉他们不必着急,京师那里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蓟镇到天津一带,封锁相当严密,和记的车马几乎都停了,就算商人们买了货,一时半会的也不能离京,不如再等等时局变化,不急着走。

倒是有人考虑把银子提出来,雇当地的车马往京师,再从京师找车马南下。

可是转念一想,这几年来北地到处都是和记的车马,原本遍及北方的骡马行,车店,大车行,甚至因之而生的很多相关的产业都关停或转行了。

由于想雇车马都变成了不可能的事,大家就只能安心在这里等着,看看事情会不会出现什么变化。

“我们正在想办法……”车马行的和记掌柜很年轻,三十不到,留着短须,整个人的气质都是相当的干练,他成功拱火,把几个闹事的生员推向总兵黑云龙那边,自己则继续安抚剩下来的老实人。看着众人,掌柜再次拱手道:“和记不会置之不理,当然要解决眼下这麻烦。我们是做买卖的,对大明忠心耿耿,朝廷不能这么随意行事,规矩是朝廷自己定的,朝廷总不能自己不守规矩,随意对付咱们这些守法的商人。至于大伙儿,停留期间,我和记包住宿和饭食,没有办法叫大伙住单人独院,也不能每餐大鱼大肉,好歹能混个肚饱,各位看怎么样呢?”

“也只能如此了。”

“唉,还是和记仁义。”

“不知道张大人什么时候能再出来管事?你们和记这么被人欺负,还是少了主心骨。”

掌柜一一拱手,谢过大家的关心,在车行门口闹事的人终于都散了开去,一群车马行的伙计把他们分开安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