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善用其心
20410200000017

第17章 和谐是修行的开始

2008年7月3日

我们时常会犯错误,都是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凭你们的智商,凭你们的经验和能力,犯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识性的错误,你怎么解释都没有力量,最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做。

一个团体是否能够长治久安,和每一个成员是密不可分的,它取决于我们内在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

名山的灵魂是寺庙,寺庙的灵魂是和尚,和尚的灵魂是他的信仰、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人与人唯一的区别,人与佛唯一的区别,就是思想境界的区别。除了思想境界,人与人、人与佛没什么两样。

我们常常说“境界”,何为境界?什么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就是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平时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它代表了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你不要认为:“我没读什么书,没受什么教育,我就没有道德,没有修养。”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错了。我看你们在座的每个人的道德和你们的文化相比,道德在天上,知识和文化在地上。你们的确都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忘我的精神。但是,作为一个人天师表、三界导师,仅仅有这些,那还差得太远太远!

我们学佛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人都不做,想做佛,人的事都不想做,想做佛事!那好啊,我恭喜你们!我随喜赞叹!有这么好的思想,这么高的境界,我能说什么呢?我只有随喜和赞叹。可是,我们的行为和我们这种所谓的愿望却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你有这个恒心,敢于挑战,知难而上,任劳任怨,一如既往,一步一步地突破,你的道德、你的文化与修养,十年、二十年都会彻彻底底地改变。只努力两三年还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如果努力上十年、二十年,你就彻底改变了。凭我们在座每一位的智力,想做我们心中的事,足够了。你只要勇于奉献,不懈地努力,二十年,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想不就是了生死、成佛吗?二十年足够了!一个念头二十年不放弃,天下再笨的人都能实现。可是我们有几人能做到二十年一个念头不改变呢?

二十年一个念头不改变,并不是说你所做的工作不改变。比如我过去在佛学院读书,后来在山洞闭关,现在又在建寺庙,当寺庙的主管领众修行。虽然手中的工作不断地变换,但我心中的念头一直没有改变。采用的形式多样化,初衷和目的一点都没有动摇和改变。

你们能看到寺庙的现状和问题,说明你们真的在用心。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发言,一是你没有用心去看,没有用心去感受。二是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你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所以对看到听到的事物都是视而不见,听而未闻。如果你是一个完整的人,就意味着你人在这里,心也在这里。如果身心都在这里,必然和这个地方融为一体,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一呼一吸,怎么可能看不出问题的所在呢?

来到东华寺的每一个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我和你们交流的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我是用不理睬的方式,那是我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想唤醒你;有的人我跟你说话很多,也是为了唤醒你,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我对你无论是远是近,是紧是松,说来也许你不相信,我是想让你走进我的心里,我也走进你的心里。当语言显得没有力量的时候,就需要换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超语言”——无言。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他自己成功,而是让他身边的人、追随他的人都成功。换一句话来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只有他自己成功,他身边的人都不成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成功就是一头羊领着一群狮子,而不是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

分配给你一份工作,如果你不去做,那是你的态度、你的道德、你的品质的问题;你用心去做,但做不好,那是你水平的问题。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读多少书就当了和尚。当了和尚以后,读了几年书就一头钻进山洞,与世隔绝了七年。出关后突然痴心妄想,想建寺庙。现在寺庙建好了,终于把幻想变成了现实。可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管理,是缺乏人才。但我有信心,也有希望。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很发心,都有奉献精神。如果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突破不了的困难。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前途无量。也许你们不自信,也许你们没有看到:我们这一世能出家,能闻到佛法,其实我们已经不是第一世在做这件事,现这种相了,无量劫以来我们都在现这个相,做这件事。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还是在重演一出戏。如果这出戏你不用心演,不忘我地演,这一世你还是不能超越,来世你还要继续演这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