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20410100000057

第57章 一切法门离不开觉照

问:请问如何能把气纾解一下?要不要加意念?

师:你已经心浮气燥,身体里面已经乌烟瘴气了,再这样搞,你就要住医院了!姿势调正确,气自然顺畅;气顺畅,心自然沉下去;心沉下去,气自然沉下去。姿势没调正确,呼吸没理顺,意念没放平,气自然在身体里面翻江倒海,导致乌烟瘴气!

不懂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别说不能上路,就是上路也会出问题。不管修什么法,调姿势、调呼吸都是通用的。为什么有些人坐禅到一定时候会生病?一是身体原有的隐疾通过坐禅显发出来;二是禅病。禅病无药可治,必须通过坐禅才能调理过来。就如同注入水的皮管子,弯曲打折,里面的水就不畅通。只有把皮管子理顺了,水才会畅通无阻。

盘腿打坐时,身体的重量不是落在臀部,而是落在两个膝盖上,尾巴骨要悬空。如果坐了一个多小时,你的身体还没有暖融融的感觉,说明你身心没放松,这一个多小时白坐了。

我们的身体有自我调整,自然适应环境的功能。如果天气骤然变冷,通过打坐,身体会产生一股暖流在周身运转,浑身上下会有一种暖融融的感觉。当遇到高温天气,禅坐得好,身体会感到清凉。

没有见地,一修行就会出问题。修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有师承传授。自己所谓的“修”无非是练腿子。书读得再多,理上再通达,在修法上也必须有师承亲传。至于佛经上记载的独觉佛,虽然今生他没有师父教授,没有系统地学习,但过去世他有明师亲传,曾系统地学过,这一世才可能成为独觉佛。如果独觉佛这一世能遇到明师,系统地修法,他不仅能得道,还能更好地普度众生。独觉佛对自己是如何开悟的并不清晰明了,是如何爬到山顶也不清楚,只是莫名其妙地入了道,即便开悟了,也没有方法传授给众生。他的方法只适合他个人修,很难让大众受用。

从始至终我们修的都是基本功,即便成就了,回过头来还是在修基本功。修行好的人全身肤色清透,面色光亮润泽,眼睛漆黑清澈,炯炯有神,从眼睛最能看出一个人身心净化的程度。有问题的人,浊气未下沉,清气未上升,面色就显得污浊。

不知道你们每天晚上打坐采用什么方法?是怎么用功的?按过去丛林的规矩,你到哪个丛林,就按哪个丛林的方法修行,其他所有的方法都必须放下。如果这个和尚的修行方法你不能接受,你就不能在这里共住。凡来这里共住的,修的都是同一个法门。过去的丛林都是按宗门确立寺风,各寺在冠名时就确立了本寺的修行宗旨,比如“东华律寺”“东华禅寺”“东华净寺”。修天台教观的,寺名就冠以“某某教观”。如果大和尚修唯识宗,整个寺庙就修学唯识……各寺所立的修学纲领就是大众共修的课程。在佛门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思想相应的师父和修行法门。尤其是刚出家的沙弥,师父修什么法,你就修什么法。当你把师父的法修完,如果觉得不能“解渴”,可以出去参学其他法。但在此之前,你的身体、心态必须已经达标,才有资格出去参学,接受下一个和尚的法。

很多人都是死坐,空坐,任凭头脑妄念纷飞,也不找一个对治的方法。还有的人坐在那里任凭自己昏沉,也不提起正念对治昏沉。昏沉和散乱是修行中的两大障碍。此二障之所以难除,一是没有方法,二是方法不得力。如果方法得力,昏沉散乱即可对治。一旦昏沉散乱止息,境界就现前,功夫就成片成势,就不会再被外在的环境所干扰所转。有些人有一点功夫,但没有成片成势,一碰到让他心烦的人与事,功夫当下无影无踪。如果能不被境转,常处定中,念头就像千条江河奔腾入海,永不间断,即是功夫现前,成片成势。这种境界不是身体的反应,更不是心理的反应,即便在嬉笑怒骂中,那功夫的气势也如同洪水奔流,势不可当,席卷一切,同化一切,清理一切。成片成势的功夫是什么?大家猜一猜。

答:身心统一,在觉照中。

师:非常正确!

201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