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20410000000065

第65章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四十而不惑”,对什么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何为天命?他所知的“天命”,又是哪一种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否如同佛教所讲的“圣人”那样的从心所欲?

在座的多数人都已经超过三十了,我们是否也“立”了?如果立了,立的是什么?我们的思想都是此一时,彼一时。即便是一个大开悟的圣人,他的思想有时也会起伏。在座的是否有人读过《圣经》?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也仰天问上帝:“天父啊,这杯苦水为什么要我来喝?”(不是原话,而是这个意思)但是圣人的第二念马上就转为:“我不去喝,谁去喝呢?”而凡夫在问完第一句之后,接着就会抵抗,会破口大骂!耶稣喝了,他就成就了。如果他不喝,跑掉了,把这个担子扔给别人,他就消失了,不会“活”到现在!

大家每天都要把头脑调动起来,否则就会胡思乱想。尤其是要给它找一件永远做不完、没完没了的事。你不给它事做,它自己就会跑出去找事做。这就是大家杂念多的原因。“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既然如此,何不把散乱心给收敛起来,制心一处?

(有人谈到“十年磨一剑”)

果真能“用心磨一剑”,实际上要不了十年。有时我想:为什么古人对“七”和“九”提到特别多?这两个数字几乎是个关口,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是在这个关口(时机)突破的!

这次出去碰到我的一个徒弟,他说他的习气毛病要师父帮他改,他自己改不了。我说我还要做好人呢!因为我不是圣人,是凡夫。如果我是圣人,一个耳光打过去,他的习气毛病就改了。他这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了——会恨我一辈子!一个和我同时出家的师兄弟收了三十多个徒弟,我问他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他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压制”出来的!他说这个“压制”是广义的,具体的做法有三种:一是给他压力,让他拼命地干,把他逼出来,磨练出来;二是靠人与人互相摩擦、竞争,行的就锻炼出来了,不行的就被淘汰了;三是不拿他当回事,冷落他,让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奋发图强。

人一生下来,是块什么材料已经决定了。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有一半已经决定了,剩下的一半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谆谆善诱、苦口婆心,把所有的路给你堵死,另一半才有可能改变。可是谁会愿意对你这样做呢?况且你也不是这块料!

“父母生下地,自己长志气”“一斗米救个恩人,十斗米养个仇人”。虽然大家不是同一个地方——同一省、市、地区的人,可是都会讲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