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德”者少,知“道”者更少。道为体,德为用。一个真有道者,必是有德者;一个人真有德者,必能入道。
今天有人问我是否有“男女双修”。也有的人原本不信男女双修,甚至反对男女双修,最后自己也走上了这条路。究竟在修行中有没有男女双修这一说?一个人如果真的超越了,根本不需要借助男女双修;如果没有超越,也不能男女双修,否则会堕落。一个人达到了我空、法空,便自成阴阳,不需借助外在的阴阳来修。
宇宙有阴阳,人体是缩小的宇宙,自然也有阴阳。当一个人未突破生理这一关时,生理上的欲望确实无法排遣。如果能把身心空掉,自然能降伏身心,降伏生生世世的欲望。众生多是从欲界天下来的,生理的欲望根深蒂固,很难降伏。
众所周知,汉传佛教从来没有,也从不需要用这种方法。过去开悟的高僧大德,哪一个是这样修成的?唐朝开悟者不计其数,都不是用这种方法。佛经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执迷于它呢?不过是既想做神仙,又贪恋红尘的快乐罢了。一个修行人如果降伏不了自己的身心,根本称不上是修行人,也不可能入道。所谓修行,无非是降伏自己的身心。
当然,密宗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说佛祖传过密法(即双修法)。如果佛祖需要这些,为什么他又舍弃妻子,远离那么多美女,跑到山林里去独自清修呢?然而众生总会为自己找借口,甚至找到佛祖有这方面的“经典记载”。大家都知道佛经是佛涅槃后,弟子们集结而成的。既然有这个出入,后来又有许多人重新整理,所以经典并非都出自阿难一人之口。
一个人没有超越身心,充其量只是在修道,根本没有入道,更没有得道。修行首先要达到“我空”,继而达到“法空”,再达到“空也空”。既然法都空了,还需要双修这种方法吗?别说没有双修一法,即便有,也一定是佛陀为了方便度众生,让他们不要忘记“道”,而让他们暂时享受这些红尘的快乐。一旦修行上了路,就不可能再贪恋这些生理上的乐趣了。大家都知道佛早已超越了一切,为什么还要回过头来走这个人生的过程,学一些俗人的所作所为呢?
当一个人身心没有入道的时候,一定是停留在红尘的欲望中。有的人很会诡辩,说是随缘。既然随缘,为什么不随佛所说的戒律的缘?为什么要随佛所反对的缘呢?佛在《楞严经》中说得非常清楚:“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修行若不断淫欲,如同煮沙成饭,绝无可能成道。有些非常受推崇的活佛,一个老婆不够,要两个,甚至三个、四个。老婆越多,越被认为功夫高,越受崇拜。清心寡欲的,反而被认为功夫不到家。
别说没有男女双修这种方法,即便有,也仅是一个阶段,绝非修行开悟的法门。维摩诘讲:“虽有妻室,但俱梵行。”意思是说虽然是一个俗家人,但用出家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实际上古人讲的不是“男女双修”,而是“阴阳双修”——人与天的阴阳、天与地的阴阳、地与人的阴阳,这才是正确的说法。后人误解了,把“阴阳双修”歪曲成“男女双修”,把整个性质都颠倒了。人体本身就具备阴阳,任脉下降,督脉上行,前流向后,后流向前。自身阴阳平衡后,自然能平静、入道。
修行人追求的应该是“道”,而不是“场”。若真有道,无处不是场。场多得不计其数,而无人住。有道者则少之又少,难以见到。古时候道与场不分。而现在处处是场,却无一处有道。光有场而无道,只是一座空庙。修行人的正确心态应当是:身心是道场,天地为舞台,众生是福田。当一个人内在真正获得了道,随处都可以安身。正是因为内在没有道,才会执著外在的场。
如果一个修行人眼前、当下不能入道,想找一个很好的场去独自清修,带着这样的心态,若真找到了一个无人的场,反而更有利于他打妄想。当一个人事情很多,一件接着一件应接不暇时,根本没有时间打妄想。全身心投入到事情中,本身就是在道中,哪里还需要再去找一个场来修道呢?一个真修行人只愁自己没有道,根本不愁没有场。
都说南北朝的寺庙最多,实际上现在才是最多的,比南北朝时多了许多倍。虽说政府不允许建新庙,只允许恢复旧庙,但实际上好多寺庙都是新建的。尤其是近十年来,寺庙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建起来。政府宽大为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政府官员都有善根,有好生之德,也希望修行人能提升自己,净化社会。
要想自己的功力上升,必须和大众一起熏修,不能一个人独修。现在的修行人几乎都愿意落在“空”上,而不愿意落在“有”上,人一多就躲起来,要么就不高兴或者烦了。这怎么称得上是修行人呢?如果你真的对眼前的人、事、物、理无心,这些东西怎么转得动你呢?实际上都是“物不迷人,人自迷物”。
出家人一定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必须养成谦恭的心态。因为修行到最后是为了起用。解脱还不是一个修行人真正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等级,一个阶段。佛陀当初开悟解脱后,为什么还要出来度众生呢?就是为了验证自己悟到的真理,让它在红尘中起用,增长自己的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