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
20396600000003

第3章 内楗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蛈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已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