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2036700000029

第29章 土地的华彩乐章(5)

对社员定期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仅2009年就举办了技术培训36场次,每场次有40至100户参加),优先提供技术服务;社员可以优先享受国家的项目扶持政策;购买农药时可以得到10%的优惠。

由于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到2010年,合作社已经建成了4000亩无公害基地、400亩绿色产品基地,1200亩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论证”,2350亩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锦宁”牌韭黄成了名牌产品。在市场上,覆盖了成都地区的70%,重庆地区的10%,已经远销到北京、上海、西安、新疆、山东、香港等地,并计划出口韩国和日本。

最有特色、最成功的合作社还有新津县袁山社区(村)的獭兔养殖合作社。

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合组织+基地+农户”的方式。袁山社区(村)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村干部们强调,这绝对是真正的产业,和过去传统的、单家独户、小打小闹的养殖业大不相同。獭兔不是一般的家兔,它的皮毛不但细软而且不易脱落,在质量上仅次于貂绒,是制作高档服装的珍贵原料。2003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袁山社区引进了成都市一家制衣公司,并以这家公司为龙头,联合养殖户成立了袁山獭兔专业养殖协会。2007年,袁山社区又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后便以40亩集体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新津县信用联社贷款150万元,修建了大批兔舍和1.8万个獭兔养殖笼位,并以兔舍入股,与养殖协会联合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注册了“新津袁山牌獭兔”商标。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创业,养殖基地已经由最初的600只种兔发展到常年存栏6万只,年出栏商品獭兔12万只以上,综合产值已经突破2000万元了。

为了延伸产业链取得更大的收益,合作社不只进行养殖,还将獭兔皮进行了精深加工,成为漂亮的皮毛,目前产品已经出口。合作社还计划建立肉食加工厂,将兔肉也进行深加工。合作社又与四川省草原科学院合作,进一步推进獭兔新品种的选育和精深加工,力争将袁山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獭兔养殖和深加工基地。在獭兔养殖基地里有大量农民担任了“车间主任”。

按照“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投资、农户投劳,企业负责提供种兔并进行技术指导、防疫和销售,袁山社区的村民可以不花一分钱、不担一点风险,经过培训后便直接承包养兔车间,按当地的说法便是担任“车间主任”,代养獭兔。除包吃包住外,车间主任们每年可以得到保底1万元、最高3万元左右的收入。据獭兔养殖基地负责人王晓兰介绍,獭兔每30至45天便出生一窝,4个半月即出栏,她说:“2009年,勤劳的陈根全、杨素英两夫妇精心饲养獭兔,一年便收入了12万元。”

目前,袁山社区参加獭兔养殖合作社的已经有120多人,他们都获得了稳定的、让人羡慕的收入。一些在外面打工的村民,在他们的影响下也陆续返回了,朱琳便是其中的一员。

朱琳是袁山村本地人。早年,由于生活所迫,她不得不撇下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长期在外面打工,只有春节和农忙时才匆匆回来,团聚或操劳几天又不得不离去。对父母的担忧和对女儿的思念常常让朱琳肝肠寸断,特别在女儿生病时更是牵肠挂肚……就在家门口打工,能天天看到、陪伴父母亲和女儿,这是朱琳一直梦寐以求的。

2007年朱琳回家探亲时听到了一个让她十分振奋的信息——同村的叶玉坤承包獭兔车间发财了,4个月便出栏280只,挣了7600元;还有的人一个月便挣了3000元!仔细了解情况后,朱琳毅然辞掉工作回了家。

回家后,朱琳也担任了养兔车间的主任,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她的兔子长得又快又好,每年都有3万来元的稳定收入。更重要的是,她有时间陪伴照顾老人、教育女儿了,这是让她最快乐的事。如今老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好,女儿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因此朱琳常常笑着说:“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这是川西坝子一个普通农妇的感受,也是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后的伟大成果。

据袁山村村长叶玉忠介绍,袁山社区还有一个极先进的理念——“要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除了规模经营,还必须循环利用,集约发展。”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生产,袁山獭兔养殖基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猪场、兔舍的粪便都流入沼气池集中发酵,产生的沼气输入发电房,供养殖基地用电,仅此一项,每年便可以节约电费20多万元;沼化后的沼渣、沼液,回田可作为青花椒等作物的生态肥料;而青花椒树丛中可以养鸡,水塘里可以栽种莲藕,塘周可以种植果树和花树……

◆农民聘请了职业经理人

郫县的战旗村农业股份合作社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这是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又一件引人注目的新闻。

战旗村村民集中居住后,耕地离居住地远了,于是便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契机。结合实际,战旗村便采用了村集体以集体资金入股、农户按自愿原则以承包土地入股的方式,组建起了农业股份合作社。采取这个办法后,短短两年便集中了土地2000余亩,让农户从狭小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并且获得了稳定的“三金”收入。“三金”包括:每年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保底租金(每亩每年900元);土地升值后得到的二次分红(高出每年每亩地900元的收入部分,50%用于持股农民二次分红,50%留给村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村集体福利);农民到村里的企业或合作社务工得到的务工收入。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成都市的农业经营模式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有趣的是,已经出现了一批类似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被称作“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开始吃香。

农业职业经理人将统一管理生产业务、签订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和奖赔合同,让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权分离,让农业生产集中到熟悉农业、懂经营、善经营的人手中。

战旗村抢得先机,2010年,40岁的杨建明便成了战旗农业股份合作社聘请的管理和技术负责人,也就是专职经理。

杨建明出生在贫穷的农家,7岁死了父亲,聪明、勤奋的他,善于吸收新鲜事物和新的农业种植技术,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逐渐成为种植蔬菜的专业大户,种植面积达到六七百亩,赚了钱,也在蔬菜种植行业中享有了一定知名度。为了战旗农业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他成了该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合作社集中了两千多亩土地,一部分租给了种植大户,一部分重新进行了规划,确定以高端蔬菜的种植、销售,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为主要业务。杨建明上任后大量引进了新的品种和新的种植技术,对合作社的土地经过复垦和整理后,采用高端技术和设施种植蔬菜。清一色、整齐的白色大棚里,茁壮成长、果实累累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看到后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在育苗中心内,杨建明采取了漂浮育苗法等新型育苗方式,成功地完成了泰国碧螺翡翠冬瓜、以色列番茄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辣椒等新品种蔬菜的育苗工作。合作社所育的种苗,不但能满足村内企业和种植大户的需要,还可提供给周边地区的3000多亩菜地种植。

杨建明还建立了400来亩地的新奇特精品种展示区,在简易大棚里种植了水果黄瓜、优质苦瓜、冬瓜、莲花白、白菜、莴笋等蔬菜,大量采用了套种、间种等方式,长势都十分喜人。

前去考察时,在蔬菜大棚旁边看见一群人正在施肥和除草,组长李学贵是一位40多岁的壮年男子,是骑着摩托车来上班的。他告诉我,他的小组共有6个人,年纪最大的60多岁,工资是40元一天。

头发全白的吴婆婆插了嘴:“我今年62岁了,身体还硬朗,菜地活不重,我宁肯自己挣点零用钱,免得向娃娃们伸手……”说话间,一个30多岁的女人,带着一脸的傻笑提着一塑料袋的黄瓜走了过来,大家问她拿这些黄瓜干啥,她回答:“拿回去喂猪……”经理杨建明叹了一口气,批评道:“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地里的东西不准拿回家,你咋又这样干?”女人仍然傻笑着回答:“这些黄瓜都要烂了,反正不能卖……”说着便把黄瓜绑在自行车上径自走了。她走后大家才告诉我,这女人“脑子有问题”,是成都人说的那种“刘全进”和“二百五”(傻瓜),但一般的农活仍然可以干,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合作社仍然接纳了她。目前,合作社已经吸收了当地100多个劳动力,男工是5元钱一小时,女工3.5元一小时,干得好的还有奖金,常年在这里打工的已有40多人了。

有人认为,搞农业容易亏损,很难赚钱,但杨建明亲眼看到一位朋友搞现代农业,几十亩地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开的车已经是20多万元一辆的,因此上任之初他便郑重许诺:“如果合作社赚不到钱,我就走人!”

作为专职经理,杨建明的收入是盈利提成和项目管理两大部分。他制订的种植计划和成本预算在确定前都要经合作社理事会研究并进行公示,最终的决定权则在全体社员代表的手中。

鉴于目前农药污染严重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杨建明告诉我,他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农业进入城市”。切入点在哪里呢?便是“阳台农业”。

他曾经仔细计算过:“一个一般的花盆,一年可以产5斤葱;辣椒可以采摘几个月,番茄也可以自己种植……双流县牧马山的一些豪宅里,已经有人不种花,而是种植蔬菜。蔬菜可以进行盆栽,施有机肥,不打农药……”他相信这种“阳台农业”在城市中一定有相当市场,因此他正计划在成都市开设一家门市部。

听了他的设想后我笑着说:“欢迎你们到成都市区开设门市部,而且我愿意成为你们的第一批顾客!”

像杨建明这样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在郫县,双流、崇州、彭州等地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仅仅崇州市便有农业职业经理人620多名。许多经理人都是昔日的农业专家,还有的是出名的营销能手,他们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都市计划在2011年至2012年的两年内,培养出500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农村合作社经营提供人才支撑。

2005年以前,1600多人的战旗村,年人均纯收入是5000多元,但到2010年已经突破了万元,不但年轻的村民在企业务工,而且许多年老体衰的人也可以在农业园里干一些拔草、采收瓜果之类的轻活,每天也有三四十元的收入,全村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组建合作社的基础上,战旗村还着力跨越“村界”,规划了一个面积上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以“合作社+业主”“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直接经营”以及“公司+农户”等各种形式,与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种植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逐步建立有机蔬菜基地和安德川菜产业功能区的原辅料种植基地。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一个集育苗、标准化种植与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战旗村已经用“订单农业”的生产方式,签下了大量订单,和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与此同时,又引进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有7家企业入驻)。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建基地的方式,战旗村希望能够形成绿色蔬菜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采访札记

“天府之国”的成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草树云山如锦绣”、“菜子花开香满田”。经过8年来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的推进,成都平原的农村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城市的超市、城市的银行(包括自动取款机)、城市的公交车都开进了农村,来到了农民的家门口,就连城市的规划师也来到了乡下。崭新的集中居住区不再是“村社”,而是“社区”;“农民”已经变成了“居民”。移动电话、小轿车、互联网乃至保护生态环境……对他们已经不再陌生;自己当家做主的村民议事会如雨后春笋;传统农业正逐步被现代农业代替。

“十一五”时期(2006至2010)是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8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5亿元,增长56.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4485元增加到2010年的8205元,增长82.9%。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2年的2.66∶1缩小为2010年的2.54∶1,是全国唯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特大中心城市。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摈弃传统的小生产格局,重新整合农业资源要素。为此,成都市努力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完善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政策的带动和鼓励下,广大农村探索并逐渐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土地银行”“业主租赁经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模式,土地逐渐向种植能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大大提高,设施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和高端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成都全市已经流转耕地23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5%,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已经有4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088个,带动农户面突破70%;11条世界现代田园示范线和14个新农村示范片内,有8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0个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10年8月,成都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唯一整体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落后的产业。但通过8年来的努力,成都的农业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中,已经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着生产、加工、流通、服务联动发展的方向转变。农业生产推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利用农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了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相推动、互相融合,在建设美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展现出一幅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