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20349000000029

第29章 胆有多大,路有多宽(1)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生就是一场博弈,敢冒风险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才能取得最大成功。胆量有多大,路就有多宽。只要敢闯敢拼,敢于吃苦,就能增加自己成功的筹码。

1.适当冒险+勇气=成功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雄心勃勃的决心、适当冒险的个性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在众多的读者眼里,梁凤仪只是香港一位著名的财经小说作者而已。

其实,对梁凤仪来说,写作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在她的名片上我们会发现:“作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头衔”。年过半百的她居然身兼不下20个社会职务,实在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大忙人。

梁凤仪,在生活中扮演着作家、商人、太太三种不同“角色”,写作只占去她每天很少的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还要协助丈夫管理广告、证券、房地产生意。同时,她还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如此众多的“俗务”中,很难想像她居然每年还能写两三部小说。那么,那些作品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天给你24小时,给我也24小时,那么我少玩两个小时,少睡两个钟头,写作的时间不就有啦。”原来是从“少玩”和“少睡”中挤出来的。

无论是写作还是经商,梁凤仪都称得上是“功德圆满”,家庭生活也很和睦,夫妻恩爱,儿子孝顺,快乐似乎总是围绕在她的身边。然而,集各种“宠爱”于一身的梁凤仪,同样有着人生的遗憾和情感的创伤。

梁凤仪所有小说的封面题字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何文汇——梁凤仪的前夫。

梁凤仪与何文汇初识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戏剧沙龙中,互生爱慕的两人结束恋爱阶段,步人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何文汇前往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梁凤仪随夫同往。到伦敦后,梁凤仪成为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每日在家打扫房间、买菜、做饭,过了一段恬静安适、波澜不惊的日子。

时间一长,有雄心的梁凤仪发现了这种平静的家庭生活中隐藏着危机。

当时,梁凤仪受聘于香港佳艺电视台,任编剧及戏剧制作人。制作出了一些受人欢迎的节目。同时,在工作之余,颇有一点雄心的她成立了香港第一家“菲佣介绍公司”。虽说公司没赚很多钱,但在香港却造成很大影响,尤其重要的是引起了新鸿基证券集团董事局的注意。

新鸿基的老板冯景禧是香港华资金融王国的当家人。他亲自向梁凤仪发出邀请,聘请梁凤仪到新鸿基集团任高级职员,主管公关部门及广告部门。从此,梁凤仪正式踏入了香港财经界。她从零开始,勤奋学习,很快便成为冯景禧手下最受重用的几员干将之一。

而就在梁凤仪在财经界大展宏图之际,她的婚姻生活却亮起了红灯。因为何文汇远在美国任教,对为了事业冷落家庭的梁凤仪越来越不满。梁凤仪在伤心和困惑之后,作出了痛苦的抉择,只好离婚。

“无可奈何花落去”,梁凤仪和何文汇的离婚,理智而坦然。梁凤仪说:“感情的长存与关系的结束可以在互不抵触下处理。既然没有办法,就让我们接吻来分离。”

梁凤仪和何文汇君子式地分手后,至今还保持着君子式的交往。何文汇的书法功底不薄,所以后来梁凤仪成了著名作家之后,她大多数作品的书名题字,都出自何文汇之手。

梁凤仪甚至还把这些题字裱起来,放在镜框里面,挂满了她的工作室。

这种爱情观对女性读者而言,当有一定的裨益,那是智者的风范啊!

“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除非女人不再爱男人,不再需要男人,又除非男人自愿把身边的女人抬高。”梁凤仪如是说,在她的心目中,男人是高大的。

香港联合交易所是由当时的“金银”、“九龙”、“远东”、“香港”四家华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的,成为香港惟一的股票买卖场所。缘于以前梁凤仪在金融方面的业绩,联交所便盛情邀她回港工作。从这以后,她认识了——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一个再一次改变她的生活、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的人。

这个人就是当时任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国务院港事顾问、香港立法局议员、香港永固纸业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黄宜弘先生。

在到联合交易所工作之前,梁凤仪对黄宜弘早有耳闻。

黄先生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有才学和魄力的人。他自幼在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了法学和计算机两个博士学位,堪称社会精英。

此后,梁凤仪在工作的同时,对写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她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散文,在好几家报纸开有专栏。当时《明报》连载她的散文,需要取一个栏目的名称。梁凤仪便去找《明报》当时的董事长金庸先生。金庸对梁凤仪的到来十分高兴,二话没说,略加沉吟,便在宣纸上写下了:“勤+缘”。

“勤+缘”系列散文在读者中反响极佳,又进一步膨胀了她的雄心。写着写着,梁凤仪觉得不过瘾,便打算写小说了。1989年4月,梁凤仪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横空出世,为她以后的“财经系列小说”开了个好头。此后,梁凤仪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系统地创作起小说来了。

1990年,梁凤仪写出了《醉红尘》等6部长篇小说。1991年,梁凤仪更上一层楼,一口气出版了《花帜》等一系列作品。当时的香港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梁旋风”。当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发行量特别大,出她书的出版商都赚了钱。梁凤仪雄心勃勃地想,自己的小说如此受欢迎,如此能创造经济效益,为什么不自办出版社呢?说干就干,她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香港“勤+缘”出版社成立了。

梁凤仪真是好运连连,她的“勤+缘”出版社在获得了很大的声誉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效益。仅仅在建社的一年半以后,“勤+缘”出版社便收回了“八位数字”的投资,并在两年以后,一跃而成为香港3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有雄心成大事者的勇气并不是赳赳莽夫,而是大智大勇。他们敢想、敢做、敢拼搏,成功没有理由不属于他们。

2.放大胆子试试身手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放大胆子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敢冒险,只求稳妥。这里所谈的有时胆子要大一点,就是指要克服只求稳妥的弱点,就是要敢作敢为、敢冒风险,相信自己能冲破人生难关。有时胆子要大一点不是在说要粗枝大叶、盲目蛮干,也不是说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那不是敢作敢为,那是莽撞蛮干。

人们在此要考虑的是: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行动成功的可能之后,才把胆子放大而采取的行动。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放大胆子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有这样一个人,头脑聪明、机智灵活。他一生几上几下,如果把他的成功和失败画成图形,那看起来肯定像阿尔卑斯山那样起伏不平。尽管他经常冒险,但奇怪的是他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赌鬼,例如,他从不去赌赛马,也不去拉斯维加斯赌博。

此君在飞机上同邻座的陌生人谈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给某个工程投资50万,这一工程像火箭一样升得快,但后来却像枯草那样垮下来;他曾坐着雇有司机的劳斯莱斯轿车到处兜风,但有一天他跑去向朋友借车,因为他已没钱购买从芝加哥到底特律的车票。幸运的是,他的成功多于失败。最后他住在一幢豪华的公寓里。

他这样不是放大胆子敢作敢为,是蛮干。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到冒险。他有成功的潜力,但是如果他没有被迫这样做,他当时也许根本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这样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公司并走向成功之路。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像这样。

此外,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分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他们从没有放大胆子往前冲。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却甘愿屈居下风。他们看见机遇但不去抓住它们。他们看到老朋友成功了就纳闷为什么自己不行。他们有时也有一些“赚百万元的念头”,但就是不采取行动。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宁却这样说道:“有时……把胆子放大一点敢作敢为最聪明。”

我们常常犹豫不决,使我们的信心得不到升华,因为我们本身缺乏信心。我们能完全意识到我们的弱点,而怀疑就经常从这种事实中产生。我们对一切了解太多,所以我们生性谨慎,愿意推迟重大的决定,有时甚至无动于衷。

但怎样才知道别人比你决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会对他们的恶习和弱点感到吃惊。他们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踌躇不前。

问题是,你对你的一切知道得又具体又透彻,而对他人的一切却了解甚微。

你同“那人”可能习性相同,只要你有相同的成功机遇,你完全可以同他一决高下。

你所需要的只是放开胆子敢拼敢打的闯劲。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在多伦多有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此人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他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

他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五分文。惟一可能的市场是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他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

他对此苦苦思索,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正式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

他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他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

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他约会,他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投其对名利的爱好。

他决定大着胆子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

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见见他,但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年轻的艺术家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

一会儿,她回来了。“他想见你。”她说。

当艺术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年轻人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25美元,结果成交了(那时的25美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00美元)。

为什么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计划会成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他刻苦努力,精于他所干的行业;

他想象力丰富:他不打电话先去约好,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被拒绝;他敢想敢做:他不想卖给邻居,而是去找大人物;

他有洞察力:他能投合总裁对名利的爱好,所以选择了他的正式肖像是明智的,他知道这肯定对总裁的口味;

他有进取心:做成生意后,他又请银行总裁把他介绍给他的朋友;

他敢于另辟蹊径:在采取行动前研究市场,认真估计第一笔生意后的事,他成功了。

还有,最重要的是他有胆子不害怕去做那些“做不了的事情”,所以他才有冲破人生难关的可能。

3.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

有句话说,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不敢冒险,也不敢犯错,是因为他们只相信看得见的事情。那些他们还没有见到的事,他们习惯用经验去分析,而经验告诉他们的答案往往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没错的。但你知道吗?无论你策划得多么周祥,风险总会不期而至的。

有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

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要冒被牵连的风险;他们不敢暴露感情,因为要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他们不敢爱因为要冒不被爱的风险;他们不敢希望,因为要冒失望的风险;他们不敢尝试,因为要冒失败的风险……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