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开始穿抹胸,它“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因而又叫“抹肚”,它是用纽扣或带子系结的。平常人家一般用棉制品制作,俗称土布,贵族人家则是用丝质品制作,并在上面绣花。元代的内衣叫合欢襟,它是由后向前系束。穿的时候要由后及前,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是用绳带等系束。面料多用织锦,图案四方连续。
明代穿主腰,它的外形和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有系带,所有的襟带系紧后,会有明显的收腰效果。清代的“抹胸”又称“肚兜”,一般为菱形。上方有带,套在颈间,腰部也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状,过肚脐,达小腹,多用棉、丝绸做成。系束用的带子是各种各样,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则多用银链或铜链,普通人家女子则用红色丝绢。红色是“肚兜”的常见颜色。“肚兜”上都绣有各类精美的图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束身小马甲,它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有扣。小马甲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最后发展成了现在的胸罩,面料都是棉和丝。
在西方,内衣出现得也比较早,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胸衣。到了16世纪,出现了铁制和木制的紧身胸衣。16世纪末,人们还用钢丝、藤条等来制作紧身衣,为的就是展现美好的身材。到了帝政时期,紧身胸衣已经得到了简化,1870年到1890年,内衣制造得越来越精美了,充分运用了蕾丝、丝绸以及薄纱的美,当时的人们对内衣的塑身效果已经不是很重视了,因为他们发现金属与皮肤接触对身体是无益的。1907年,内衣也放松了对腰部的束缚。随着弹性织物的到来,内衣变得越来越舒适了。
立领九扣四明袋:
革命前辈孙中山巧妙改装中山装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明设计的,并使之流行于世,所以叫做中山装。伟大领袖毛泽东就对“中山装”十分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此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简便、舒适、挺括的特点,1929年在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在宣誓就职时要着中山装。
1644年到1911年的清朝时期,男子还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保持到了20世纪初。虽然中国已经步入了近代,但传统服装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光绪二十六年之后,传统服式才开始接受外国服式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改变,不过它的基本式样还保持着原有的状态。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有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象征着清王朝的彻底崩溃,一个新的时代到来。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剧变,同时也促使服装迅速地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山装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
据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觉得西装样式过于烦琐,穿着起来很不方便,而中国的服装也不够实用,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光绪二十八年,孙中山来到越南河内开始筹组兴中会,有一次他来到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内,黄隆生得知他就是孙中山时,非常高兴,并愿意加入兴中会。黄隆生按照孙中山的意思,设计出了既节省外汇,又能体现中国国情既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此服装参考了西欧和日本的服装式样,并结合了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以及学生装的特点。不过也有资料称,中山装是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据说1919年,孙中山先生居住在上海,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套旧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了“便服”,样子还是有点像军制服。但它既不是“唐装”,也不是“西装”,于是店员便给它起名为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当他以此种服装为常服时,便引起了社会服装的变革,衣服迅速在中国流传开了。
中山装是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有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中山装在西装基础上又糅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轮廓均衡对称,穿在身上显得稳重大方。它在1912年就被基本定下了型,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
中山装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成为了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即使是在今天的T型台上也依然能见到由它演变而来的时尚服饰。
皇帝的“手铐”:
银镯的发明竟是刘墉给乾隆的惩罚
手镯是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饰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封闭形圆环,多为玉石材料的环,另一种为有端口或有数个链片,多是金属材料的。它的制作材料一般是金、银、玉或宝石等。而银镯的发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乾隆年间,皇帝大兴土木,修建阴宅,就是现在的沈阳东陵。在一天的早朝上,有位大臣禀告乾隆,修建阴宅的金丝楠木不够用了。乾隆想起明朝的永乐皇帝曾经用金丝楠木修建了长陵,于是想到了移花接木的办法,他以维修长陵的借口命人偷偷将长陵的金丝楠木运到了自己的东陵。这件事引来了满朝大臣的纷纷议论,刘墉知道此事后,决定要平息众人的议论,他想出一计,便在朝堂上对乾隆说:“臣有一事不明,想请皇上赐教。”
乾隆疑惑地问:“什么事?”刘墉答道:“大清律例中,掘坟盗墓是什么罪?”乾隆哈哈笑道:“亏你还是宰相,居然连这都不知道。当然是死罪了。”刘墉又说:“既然如此,百姓犯此是死罪,那皇帝掘墓该怎么判呢?”乾隆在文武大臣面前,不敢破坏大清的律法,只好吞吞吐吐地说:“应当发配。”刘墉大声地说:“皇上您偷运长陵的金丝楠木,是不是犯了此罪?该怎么办呢?”乾隆又气又恼,但也是骑虎难下,只好去外地走了一趟,就当是发配了。
刘墉又笑着对乾隆说:“皇上,现在天气过于炎热,臣为保您龙体安康,特意给皇上您打了一副银镯,带上可以抗暑消湿。”乾隆心知此次外出,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发配,刘墉给的这副银镯明明就是手铐,不过,只能吃个哑巴亏,乖乖地戴上了。后来,这个故事传到了民间,人们认为银镯有规范和约束的意义,而且戴上也很美观,便开始佩戴它了,很多地区,在举行婚礼时,都会给漂亮的娘子戴上一对银镯。后来,银镯又成了一种信物。
如今,把手镯作为信物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它仍然被爱美的女孩子们青睐,现在的姑娘戴手镯,可能已经不知道古代女性腕上的银镯常常背负着沉重的盟誓了。手镯和耳环、项链、戒指一样,是人们服装的配套装饰,被作为艺术品来修饰自己。手镯作为个人风格的一种装扮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制鞋匠为何悬挂孙膑像:
皮鞋的发明始祖竟是孙膑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皮鞋业就很发达了,世界上的第一双皮鞋就诞生于中国。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将军,他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就耍阴谋害他。将孙膑施以刖刑(去膝盖骨),使他残废,并将他软禁起来。后来,孙膑装疯卖傻骗过了庞涓,终于等到了齐国使臣的帮助,离开了监狱到了齐国。齐威王考他兵法,孙膑对答如流,于是就委任他为军师。孙膑双脚不能行走,又不能支撑起来,指挥操练10万精兵十分困难。于是就设计了有胫甲(鞋帮)和鞋底两部分的图样,并刻制木楦,让鞋匠用较硬的皮革制成了一双“高甬子履”,其实就是高腰皮靴,它分成帮和底两个部件,是现代皮鞋的雏形,也是世界上皮鞋的始祖。
孙膑依靠较硬的靴帮和鞋的支撑力便可以行动了。于是在公元前353年,他乘车指挥10万大军,大破魏军,战胜了庞涓,历史上称为齐、魏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之战。孙膑发明出了第一双帮底缝合的皮鞋,是制鞋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纪念他,一些制鞋名师便将孙膑的画像挂在家中,寄托敬畏之情。那时候,凡是家中挂有孙膑画像,就表明是以制鞋为业的。孙膑也被后人推崇为“制鞋始祖”。之后我国的皮鞋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增添了鞋类的品种,还诱发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
不过现代皮鞋却是从国外传来的。我国原来用皮革做的鞋叫皮靴,其中走路穿的叫单底快靴,很像蚌壳式布棉鞋,骑马穿的皮靴叫马靴,雨天穿的鞋底上装有铁钉的叫钉鞋。我国做皮鞋的历史有3000多年了,只是和当今的皮鞋样式还有些差异。现代的皮鞋的制作技术,传到我国只有100多年的时间。
1876年,上海开始自制皮鞋。当时浦东有个手艺非常好的鞋匠叫沈炳根。一开始他专做雨天穿的皮钉鞋,国外皮鞋进入上海以后,沈炳根便开始兼做修理和擦皮鞋的业务。他在修理整饰皮鞋过程中,还对皮鞋的式样和结构,进行仔细的研究,后来,便自己制作皮鞋。中国第一双现代皮鞋,从不分左右脚的“直脚”鞋子,演变成为分左右脚的鞋子,这是我国制鞋技术的一次大的突破。从此,我国现代皮鞋业逐步得到了发展。沈炳根于1876年开设了我国第一家现代皮鞋工场,位置在上海的永安街。很多人进入此厂,并学会了制作皮鞋的工艺,从此,制造皮鞋的技艺便传播开了,上海也逐渐形成了皮鞋行业。如今,上海许多老工人,一提到沈炳根,仍然会肃然起敬,说他是中国现代皮鞋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