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
20294800000005

第5章

下楼后,大嗓门刘东问我有什么感想,我冷冷回应:“你为什么带我到这儿来?我是来考察市场的,她跟我说这些干什么?”刘东笑着回答:“咳,刚才贾总也说了,机遇来到你面前,要多看多想,你反正是来考察项目的,多看看总没坏处,是吧?”

我假装同意,走了两步,又批评贾总口才差劲,小琳和刘东都为她辩护,小琳的说法很有趣:“她刚来时也不太会说话,现在好多了,都是在这儿锻炼出来的。”这话看似随意,其实也有玄机,是传销团伙内惯用的说辞。如果我夸一个人厉害,他们就说:都是在这儿练出来的;如果我说一个人差劲,他们就说:他原来更差劲,现在已经好多了。

总而言之,“这儿”是个好地方,没本事的人可以学到本事,有本事的人更加厉害,好像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废铁也能炼成精钢,所以根本没必要兴办大学,几个骗子就能栽培出千万精英。

大概是怕我没听明白,刘东一路都在跟我解释,内容跟贾总说的毫无分别,肯定是一个师父教的。平心而论,他们讲起这套荒谬理论来确实流利,因为每天都在讲,傻子也能背得下来。不过除此之外,他们讲什么都很费劲。传销者号称能学到“五门学科”,其中之一就是“演讲学”,刘东现身说法:“哥,你看我现在口才还可以吧?都是在这儿练出来的,以前我跟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现在,嘿嘿,我还经常给人上课呢。”

说完这番话不久,我们去一家网吧借用厕所,我让他问路,发现他虽然练了很久,却还是原来的刘东,一跟陌生人说话就脸红。他来上饶八个月,学了一肚子空话,自称进步很大,随时可以给人讲经济形势,却唯独没学会怎么问路。这就是他们著名的“演讲学”。你一定赞同我的意见:真是了不起的学问。

午饭有八个菜,炒萝卜、炒胡萝卜、炒土豆丝、烧豆腐……居然还有肉,所有人都吃得眉开眼笑,嫂子天性活泼,逮谁跟谁开玩笑,满屋子都是笑声。饭后继续“出去转转”,刘东说带我去爬山,走着走着,又拐进了一栋居民楼,这次我有了心理准备,不慌不忙地跟他上楼,依然是简陋的民房、堆满棉被的卧室、四杯开水、一股霉味。

坐我们对面的女孩姓许,当然也是“他们公司做得非常出色的——许总!”许总说话慢条斯理的,尤其喜欢说“的呀”——“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呀”、“外国货冲进来,中国企业就会破产的呀”,听着有股亲切的家常味。

开场白都是一样的:“这个哥没见过呀,来几天了?有什么感觉?”我还是那句话:“感觉你们很像搞传销的。”这是我早就想好的策略:两军相持,先发者胜。只要我对他们表示怀疑,他们就顾不上怀疑我。他们做贼,我也做贼,只要我先喊抓贼,拔脚开溜的肯定是他们。刚开始觉得这招挺高明,后来看得多了,才知道一切都在他们计划之中,传销者的观点是这样的:不怕新人怀疑,就怕新人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千好万好,其实心里早就拿定主意了,一找到机会转身就跑。在传销者的口中,逃跑的都是蠢货,是懦夫,没胆量、没魄力、没远见,一辈子翻不了身。他们鄙视这样的人,所以他们选择留下。

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中,有个不成器的斯蒂芬,他一无所长,却认为自己能够明辨是非。他爸爸是个大老板,听到这话大为生气,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在老头儿看来,明辨是非是世上最难的事,科学家和哲学家终生思考,也未必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我不太赞同这个老头儿的意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哲学家,不需要思考那么深奥的问题。要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只需要掌握起码的常识: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包子;犯法的事不能做;不可信的事一定不要轻信。如果你一没技术、二没资本,也没有当大官的爸爸,却有人跑过来说可以让你一夜暴富,而且他不是上帝本人,那么他多半是要骗你的钱。

这堂课主要讲国内经济形势,按许总的说法,当前中国经济出了问题,叫做“产销瓶颈化”,她比比画画地给我示范:“就像一个啤酒瓶,肚大口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销不出去,积压在库房,货币不能回笼,工人是要下岗的呀!”而外部环境也堪忧虑,“中国二〇〇二年加入WTO,当时世贸组织给了八年的关税保护期,从二〇一〇年一月一日起,也就是明天,国门就将全面打开,关税将全面减免为零,到时外国货就会一拥而入,外国货就是比中国货好的呀,人家的技术就是比我们先进的呀,到时我们的企业怎么办?我们的工人怎么办?”

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停下来喝了口水:“你说国家会不会看着这种情况不管?当然不能了,对吧?所以国家才引进了连锁销售,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商人,这样才能跟外国企业竞争。以前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城里人抓住机会发了财,现在轮到我们农民了,这连锁销售呀,就是国家给我们老百姓的一次翻身的机会。”

“连锁销售好不好?”许总自问自答,“好!但不能太张扬,为什么?哥你知道吧,一九九八年禁止传销的时候,安利这些公司就很不满意,把中国告上国际法庭,最后赔了二百七十个亿。你也知道世贸组织有些规定,对吧?咱们要是违反了,让世贸组织看见,又要说我们的不是了,对吧?所以中国不能声张,只能低调。”

这些话不是一口气讲完的,我那天反应很激烈,不时跟她争辩,她说到关税,我就问她知不知道什么叫关税,然后开始吹牛:“我没做过外贸生意,不过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点了解,我现在还知道珠宝、奢侈品、高档汽车的进口关税,你要不要考考我?”她很心虚地摇头,我继续教育她:“你说的根本就不对,关税不可能为零,一百年也不可能!美国一九五五年就加入了WTO,五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关税?你听过‘反倾销’这个词吧?为什么要反倾销?中国才加入几年?怎么可能变成零关税?”

讲到洋货入侵,我又发作了,问她知不知道美国作家邦乔妮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话刚出口就后悔了,印象中这本书没在大陆出版,对她来说也许太高端了,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这本书我也没看过,只知道大概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家庭主妇,她就想知道,如果一年之内完全不用中国产品,她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后来发现,她几乎无法生活,买台日本电脑,主板是中国制造的;买块美国手表,表芯是中国制造的;有次她想给孩子买双运动鞋,跑遍了全城也买不到,阿迪达斯是中国造的,锐步是中国造的,最后只能买双意大利皮鞋,结果怎么样?比中国产品贵七倍!更不用说玩具、服装、纺织品和家庭日用品了,全是中国产品!我告诉你吧,现在是‘中国制造’风行全球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用中国货,不是我们要抵制人家,而是人家要抵制我们!我不知道你刚才那番话是从哪里听来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全错了!”

去上饶之前,我和小庞聊了很多,他建议我不要听到什么都赞同,最好能表现出一点挣扎和抗拒,因为这才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不过他没想到我会挣扎得这么厉害,在桌子下连连踢我,我心想要么不开口,既然开了口,那就说个透彻,顺便也让小琳听听。

许总脸蛋红红的,定了定神,继续讲国家对连锁销售的十二字方针:鼓励发展、低调宣传、宏观调控。讲“鼓励发展”时用的是反证法,许总有三个论据:“第一,这么大的团队,肯定不是凭私人力量组织起来的,定是出自政府之手。而且这些团队经常战略转移,只要上面一个电话,几百人的队伍,一夜之间就能搬到另一个城市,如果不是政府支持,哪会有这么高的效率?第二,传销团伙内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动,而银行都是国家的,如果不是政府暗中支持,资金流动怎么会这么容易?第三,”许总两眼逼视着我,“哥你知道吧?我们在这里给事业伙伴打电话全是免费的,如果不是政府支持,这怎么可能做到?”

这些观点不值一驳,一个领队加一个导游就可以领着几百人全世界乱转,说几点钟集合就几点钟集合,很少听说出什么乱子;银行也不全是国家的,况且发达国家也有人洗黑钱;至于免费电话就更加可笑:所有的通信服务商都设有这样的集团业务,交钱就能办,不仅成员之间通话免费,还可以群发短信呢。

我低着头不吭声,许总接着讲“低调宣传”,用的是排除法:“既然连锁销售是国家给咱老百姓的机会,那哥你说,能不能让那些高素质的人知道?当然不能了,对吧?所以我们才要低调,另外你想想:如果全国人民都知道上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月入万元,甚至是六位数,你说他们想不想来?如果都来了怎么办?会不会把上饶踏平?那时农民也不种田了,医生也不治病了,警察也不维持秩序了,那不天下大乱了吗?”

最后讲所谓的“宏观调控”,用的是“狐假虎威”法:“哥,你来上饶之前,是不是经常听到打击传销的新闻?打了这么多年都没打绝,你不觉得奇怪吗?所以呀,这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呀。但国家有时也要做做样子给外国人看,所以你才会经常看到那些负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