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20252900000003

第3章 陇西县情简介

汉代,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陇西郡属凉州刺史部辖领,郡治狄道。但分道,辖地设襄武、首阳二县(今陇西县城北关和首阳镇)。

在漫漫的丝绸古道上,从十一朝古都陕西西安出发,沿着陇海铁路线西行,经宝鸡,穿秦岭,过天水,行程约四百公里,便到达甘肃中部的重镇——陇西。甘肃省简称“陇”,陇字的左半部分“阝”《辞海》上解释同“邑”,是居住人的地方,“阝”和“龙”组合起来,便是龙居住的地方。古陇西郡是甘肃省最早的省会城市,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了不少帝王将相和伟人。《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九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一)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东接武山县,西邻渭源县、安定区,南连漳县,北靠通渭县,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辖9个镇,8个乡,总人口约50万人,居住着汉、回等12个民族。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全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54.2小时,降雨量436.6毫米,无霜期155天,适宜药材、洋芋、食用菌、大葱、大麻、胡麻、油菜、小麦、扁豆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8.6%。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是丝绸南路的军事和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文化遗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灭义渠戎始设陇西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陇西郡为其中之一。东汉末年,陇西郡治由狄道移治今陇西县,后设渭州、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陇西郡、南安郡、金城郡、巩州、通远军节镇、巩昌府,至民国初年撤巩昌府,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也曾驻节陇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代变迁,陇西曾是郡、州、府治所在地,为西陲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古代的甘肃称“陇西”或“陇右”,甘肃又简称“陇”。现代的甘肃人总是喜欢把这片生活的热土称为“陇右大地”,很多人都因在“陇上”走过而牵念眷恋着这片土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隋炀帝西巡、唐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经、文成公主汉藏联姻等均涉足陇西。遗留下了大量遗址遗迹,如战国秦长城、李家龙宫、五李亭、李贺墓及李贺南园、威远楼、保昌楼、文峰塔等等。陇西这块土地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华夏文明史册,又是天下李氏的“郡望”,同时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信息、仓储、加工和交易中心,甘肃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陇西经济有五大优势:一是药材。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首阳镇为中心的红黄芪、以马河镇为中心的柴胡、以福星镇为中心的党参和板蓝根、以菜子镇为中心的黄芩、以渭河沿川和南山二阴区为中心的种苗繁育等五个中药材规模种植繁育基地,红黄芪、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素以质优量大走俏国内外市场,形成地方拳头产品。陇西已成为西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超过10%,柴胡、大黄等中药材品种集散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一半左右。特别是党参价格成为能够左右全国价格的“晴雨表”。全国唯一的中药材专业种苗市场首阳“西部中药材种苗市场”已建成运营。素有“天然仓库”之称,仓储优势逐步显现,期货市场逐渐成熟。

二是铝工业。中铝公司西北铝加工分公司是全国三大综合性铝加工厂之一,其电解铝液电磁铸轧生产毛化板箔材技术和超高强、高精度铝合金管、棒材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年产量达7万吨。目前又开工建设总投资15.36亿元的5万吨铝箔项目,预计2009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同时,该公司正在积极争取总投资22.89亿元的20万吨板带项目,已初步确定在陇西布建。东兴铝业公司陇西分公司是国有中型一档企业,在整个西北地区的铝冶炼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年产量达3.6万吨,目前也正在进行技改扩能建设,三至五年内产量可达25万吨。

三是电力。县域内有1座330千伏变电站,是西北电网枢纽变电站,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农用变电站7座,电力总装机容量401000千伏安,现年用电量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架有35千伏输电线路7条、99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347.7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613公里,乡、村、户通电率达到100%。

四是交通。316国道和209省干道在县境内通过,走行长度139公里,贯通4个乡镇;有县乡公路17条,通车里程322.6公里,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连霍国道主干道天定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区位优势将更趋明显。陇海铁路纵贯东西,境内设3个火车站,走行长度75公里,并辟有9条铁路专用线。公路、铁路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定西、天水、陇南、兰州等地市的交通枢纽,特别是316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在文峰镇交汇,使文峰镇成为陇上重要的“旱码头”。

五是集信息流于一体的西北最大的进出口木材专业交易市场。

陇西的土特产品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腊羊肉、荞粉、腌驴肉、烧鸡粉被列为全省“名特小吃”。17个名优农产品在国家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大白菜、青椒、甘蓝、大葱、马铃薯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党参、黄芪、腊肉通过原产地标识认证,并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

和“腊肉之乡”。

(二)

要进一步了解陇西,就得从甘肃的由来谈起:甘肃,古称“陇西”、“陇右”、“巩昌府”。战国时始置“陇西郡”,郡治在狄道,就是现在的临洮县东南。东汉时陇西郡从狄道移治现在的陇西县城。今陇西据《陇西府志》载此时称成纪,西汉时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在南河西岸设立了成纪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移治今甘肃的秦安县西北三十里的敬亲川,北宋又迁治甘肃天水市,当时叫上邽。所以有陇西成纪和天水成纪之分。唐朝置“陇右道”,管辖现在的陇山以西,青海湖以东,新疆东部及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地区,唐玄宗李隆基将治所从陇西迁移到青海的乐都县。在陇西治所78年,这时的“陇右道”大体是现在甘肃省的规模。元朝时在陇西县设“巩昌府”。巩昌府东至凤翔府陇州界五百二十里,东南至四川青江所界一千三百里,南至四川龙安府平武县界一千二百二十里,西南至番界五百里,西至临洮府渭源县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兰州金城界四百里,东北至靖远卫黄河界七百里,北至平凉府固原州西安州所界七百四十里,延袤一千七百里,至京师三千八百里。

陇山,是指自六盘山南到渭河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全长约120公里,主峰六盘山海拔2945米。陇山突起耸立于关中平原西部,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其很长堤段呈现为平缓的侧坡,所以又有“陇阪”、“陇坻”之称。

登上陇山,东顾秦川如带,西望陇阪九回,是古代著名的关塞。陇右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总体上表现为山地型高原地貌,大部分地面在第二级阶地上,陇山又将其分为三部分:陇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的黄土高原地区,称陇西黄土高原,简称“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陇山之南,大体为东西走向的西秦岭山地和山间盆地,包括现在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州的部分地区,俗称“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甘肃”作为一个名称词,出现于北宋西夏时期,西魏时改张掖郡为甘州,隋时改酒泉郡为肃州。这也是“甘肃”一名的由来:以甘州、肃州首字命名。

但当时的甘肃还不是政区建置,辖区也仅仅局限于甘、肃二州。在甘肃境内还有西寿军司驻守柔狼山北(今靖远县北);卓罗和南军司驻守卓罗城(今永登县南);西平军司驻守瓜州;黑水镇燕军司驻守兀剌海城(今金塔县东北)。

甘肃省的正式设置开始于元代,但建置和行政区划的完成其实是在清代。

明太祖于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在全国设置了13个布政使司,甘肃黄河以东地属陕西布政使司所管辖。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陕西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县城)。1667年改为巩昌布政使司,1668年移治所于兰州,正式改名为甘肃布政使司,从此,甘肃成为一个独立的省区,兰州成为甘肃省会,延之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