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赵匡胤开始了平定天下的大计,将周遭小国尽收麾下,而在派出征讨的大将动身之前,多半已经在开封城为这些即将被抓回来的国君造好了住宅,标准是精装修,拎包入住。
回顾有宋以前耶律德光抓走后晋出帝石重贵及其家人,北宋末年完颜宗翰抓去徽钦二帝赵佶、赵桓及全部皇室成员,这两批人被抓到北方去了之后,生理和心理都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对比辽金二国的俘虏与赵匡胤的俘虏,他们所生存的环境,真可谓一个生活在2011的现实,而另一个,是生活在2011年的新闻联播里。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人性的赵匡胤下了一道诏书:禁止火葬。
这是一个被很多研究者忽视的事件,事实上,意义非常重大。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让死者“入土为安”的观念,火葬行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哪怕在打仗的时候,火烧敌人的尸体,都是一件最刻毒的事情。《左传》记载,公元前470年,卫国的大夫褚师定子等驱逐了国君卫出公,第二年一些诸侯国的联军打进卫国,卫出公将已经病死的褚师定子坟墓刨开,把棺材拖出来烧掉。虽然出了一口恶气,可是国君之位也丢掉了,国内的贵族都不愿意立其为君,卫出公被迫流亡越国,最后客死他乡。
但是后来传统的土葬出了问题。
首先是印度人习惯火葬,而且火葬后喜欢将骨灰撒入恒河什么的,认为是最好的安息之法,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火葬风俗随之传入,到宋初已经较为普遍。
民间另外一个实行火葬的原因则要现实得多,那就是穷。很多穷人无钱无地,一旦有人去世,则举家痛哭,一哭亲人的离去,一哭自己即将变得更穷——故民间有俗语描述当时穷人的生存状况:“生不起,请个产婆五千几;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入土为安一万几”,生活状况再惨一点就跟今天的老百姓差不多了。虽“死无葬身之地”是个恶毒的诅咒,可是穷人只好转而接受火葬作为安慰。
在这种背景之下,赵匡胤恢复传统之礼,颁布诏令,禁止火葬:“王者设棺椁之品,建封树之制,所以厚人伦而一风化也。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有人会问:没钱没地怎么办?
赵匡胤答曰:我给。
为了解决部分人由于无地而被迫火葬的问题,政府出台法令,从市郊划出贫瘠土地专门做安葬之用。到徽宗时期,甚至出现专供土葬的“漏泽园”,单从名称上讲,已经和如今的烈士陵园有相似之处了。
而徒步信手翻出的2011年的一条信息是,如今多地规定墓地使用期限20年,买墓地时需付墓位费,安葬费,20年的墓地管理费,20年后如无人续费,则做无主处理。对此,不评一言。
而在所有关于赵匡胤“人性”的故事中,最富争议性的,最疑点重重的,应属“金匮之盟”。
建隆二年六月初二(公元961年7月17日),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了。
这也成为部分学者否定上文“释兵权”故事存在的一个理由。
因为太后去世距离七月初九只有36天,开国皇帝的母亲去世了,自然少不了繁冗的礼节加上至少一个月的国丧期,而这期间朝廷不作乐,不宴饮,那么赵匡胤自然没有机会演唱《秋天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自然就不存在了。
对这个疑点,《宋会要辑稿》中若干记载可以解释:“(建隆)二年正月二十日宴群臣于广政殿……七月十九日,十月十二日,十二月二十四日并宴群臣于广政殿。”广政殿宴饮是场面较大的国宴,仅次于“大宴”,既然此等国宴倘频频举行,且最接近六月初二的一次是在七月十九,那么,此前10天,像“杯酒释兵权”时的那种带有君臣叙旧性质的私宴,自然也是可能的。
跑题了,赶紧回来,建隆二年六月初二,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了……
这位杜太后,是一个奇特的女人。
夭折的不算,她所生的大儿子是宋朝第一个皇帝,二儿子是宋朝第二个皇帝,且两个儿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屋子里有赤光,婴儿身体有异香,这等奇妙的场景,有几个妇人见过。
等到儿子造反成功,多数人都是大惊失色,杜太后哈哈大笑:“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然而当太祖即位,尊其为皇太后,赵匡胤率群臣拜太后于堂上时,大家都很高兴,反倒只有太后不高兴,跟人解释原因:“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此等与常人喜乐迥异的行事,又有几个妇人能为。
稍作补充,徒步听到太后夸“吾儿素有大志”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杜太后听到楚昭辅带回自己儿子陈桥兵变,率兵回京都的信息,马上吩咐女儿:笔墨伺候!然后写了几句像诗的东西:
毫无疑问
我生的儿子
是全天下
最有出息的
此诗后来被赵匡胤读到,赵匡胤满脸黑线:娘啊,咱能别丢人吗,这是什么玩意,太恶心了。杜太后说,我也觉得有点恶心,但我这是标准的梨花体,赵丽华都说好,你将就着看看吧。多年以后,赵丽华将诗中歌颂的对象换成大饼,写了一首著名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从此以后,徒步不吃馅饼。
史载,有如此见识的杜太后,去世之前,曾召太祖、赵普、赵光义三人到身边,吩咐了若干遗命,将内容写入誓书,藏于金匮,命人严密保管,史称“金匮之盟”。
书上说,病重的杜太后问赵匡胤:“儿子,跟娘说说,你是怎么得来天下的。”
太祖“呜咽不能对”,光顾哭了。
然后太后催,别哭了,快说,不然我就死了,再也听不到了。
赵匡胤只好回答:我能当上皇帝,都是你和咱死去的爹积下来的德啊。
太后纠正:不要来些假话套话,跟个党员似的。你要知道,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早逝,儿子年幼。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大宋江山,将来千万不能让小孩子继承皇位。如果你去世时儿子还小,就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光义。
太祖点头称是。
杜太后于是随即命赵普拿来纸笔,在病床前写好誓书,封存。
后人对此多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事后赵光义拿出来糊弄人民大众所扯的谎,用以证明自己执政的合法性,还以赵匡胤去世之时,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为据来证明此事之离谱。
本人的看法是,这故事毫无疑问是瞎掰,具体理由日后还会讲到。但徒步却不以为这是为了糊弄百姓,因为宋代的老百姓并不比今天的老百姓更傻,更好糊弄。既然到2011年都有老百姓相信吃盐能防核辐射然后把自己给活活吃死了,而翻遍整个宋代史,根本没听说有一个人是吃盐吃死的,那说明宋代的老百姓没有今天的老百姓蠢。既然如此,这么简单的谎能骗得过宋朝人吗?
而从事后赵匡胤立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几乎确认了其储君的身份,而不立两个儿子为太子来看,也降低了赵光义拿这个蹩脚的谎言骗骗老百姓的可能。
所以,徒步以为,另有其因。
不过无论如何,我相信母亲病榻前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就算未曾以书面形式留下金匮之盟的誓约,也必定在言语上有过类似柔软的表达。再回过头去,看看三百多年前旭日初升时玄武门前的那场喋血厮杀,对比王夫之所称“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是否可以说,此时胸怀宽大的宋太祖,是真正披着绝无贬义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乾德元年(963年)五月,赵匡胤命人增修京城宫殿,落成之日,太祖端坐大殿,令人将各门依次打开,只见宫殿各门各廊都是纵横分明,端正通豁,毫无曲径通幽之腻,太祖满怀感慨地对左右说:“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诚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