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20201700000279

第279章 (2)

问几意近行缘何界法。答欲界系十八中。六唯缘欲界系。谓缘香味喜忧舍近行。九通缘欲色界系。谓缘色声触喜忧舍近行。三通缘三界系及不系。谓缘法喜忧舍近行。初二静虑各十二中。四唯缘欲界系。谓缘香味喜舍近行。六通缘欲色界系。谓缘色声触喜舍近行。二通缘三界系及不系。谓缘法喜舍近行。第三第四静虑各有六中。二唯缘欲界系。谓缘香味舍近行。三通缘欲色界系。谓缘色声触舍近行。一通缘三界系及不系。谓缘法舍近行。空无边处近分。若许有四意近行者。三唯缘色界系。谓缘色声触舍意近行。一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谓缘法舍意近行。若许唯有一意近行。谓法舍意近行者彼一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四无色根本。及上三近分。所有各一法舍意近行。皆通缘无色界系及不系。问此诸意近行。谁成就几。答生欲界。若未得色界善心。彼成就欲界一切。初二静虑各八。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若得色界善心。未离欲界染。彼成就欲界一切。初静虑十。第二静虑八。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若已离欲界染。未得第二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初静虑各十二。第二静虑八。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若得第二静虑善心。未离初静虑染。彼成就欲界初静虑各十二。第二静虑十。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若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若得第三静虑善心。未得第四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静虑六。第四静虑四。无色界一。若得第四静虑善心。未得空无边处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第四静虑各六。无色界一。若得空无边处善心。诸说彼地近分有四意近行者。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第四静虑各六。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诸说彼地近分唯有一意近行者。彼成就四无色各一。余如前说。若生初静虑。若未得第二静虑善心。彼成就初静虑十二。第二静虑八。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成就欲界一。谓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有说。彼成就三。谓色声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缘所起身表。即有缘色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起语表。即有缘声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有说。彼成就六。谓六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若得第二静虑善心。未离初静虑染。彼成就第二静虑十。余如前说。若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静虑善心。彼成就第二静虑十二。余如前说。若得第三静虑善心。未得第四静虑善心。彼成就第三静虑六。余如前说。若得第四静虑善心。未得空无边处善心。彼成就第四静虑六。余如前说。若得空无边处善心。有说。彼成就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有说。彼成就四。无色各一。余如前说。生第二静虑。若未得第三静虑善心。彼成就第二静虑十二。第三第四静虑各四。无色界一。欲界如前说。成就初静虑一。谓法舍意近行。以总缘故。有说。成就三。谓色声法舍意近行。若缘所起身表。即有缘色舍意近行。若缘所起语表。即有缘声舍意近行。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有说。彼成就四。谓色声触法舍意近行。以生第二静虑。起初静虑三识身时。容有彼眷属。别缘色声触。初静虑地无覆无记意识现在前故。或通果心总别缘故。若得第三静虑善心。未得第四静虑善心。彼成就第三静虑六。余如前说。若得第四静虑善心。未得空无边处善心。彼成就第四静虑六。余如前说。若得空无边处善心。有说。彼成就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有说。彼成就四。无色各一。余如前说。生第三静虑。若未得第四静虑善心。彼成就第三静虑六。第四静虑四。无色界一。欲界初静虑如前说。成就第二静虑一。谓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有说。彼成就三。谓色触法舍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若得第四静虑善心等如前说。生第四静虑。成就多少应准前说。生无色界不成就下。成就自上亦应准前广说。

问此诸意近行云何得。答离欲界染前八无间解脱道时。各得初静虑近分六。第九无间道时。得初静虑及彼眷属十二。得欲界一。谓法舍近行。有说。得三。谓色声法舍近行。有说。得六。谓六舍近行。离初静虑染。前八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第二静虑近分六。第九无间道时得第三静虑及彼近分十二。欲界如前说。得初静虑一。谓法舍近行。有说。得三。谓色声法舍近行。有说。得四。谓色声触法舍近行。离第二静虑染。前八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第三静虑近分六。第九无间道时。得第三静虑及彼近分六。欲界初静虑如前说。得第二静虑一。谓法舍近行。有说。得三。谓色触法舍近行。离第三静虑染。前八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第四静虑近分六。第九无间道时得第四静虑及彼近分六。欲界初二静虑如前说。得第三静虑一。有说。得三。如第二静虑说。离第四静虑染。一切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空无边处四。有说。得一。离空无边处染。乃至离无所有处染。一切无间解脱道时皆唯得一。证阿罗汉果时得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第四静虑各六。空无边处四。有说一。上三无色各一。已说离染得。受生得者。谓从上地没生下地时。得自地一切。及下地随所应如说得舍。及断亦应准前广说。

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离依有差别故。世尊说为三十六师句。此中顺染受名耽嗜依。顺善受名出离依。问何故不说无覆无记。答彼亦说在此二中故。谓无覆无记。受有顺染品。有顺善品。顺染品者耽嗜依摄。顺善品者出离依摄。问何故说此名师句耶。答此差别句能表大师。是师幖帜故名师句。由此诸句。唯佛大师能知能说无滞碍故。如契经言。若时众会恭敬信受如来不喜。若不敬受如来不忧。正念正知住清净舍。有说。此是外道师句。彼于此中有迷执故。有说。此应名为师迹。是诸邪师所游履故。有说。此应名为怨路。爱名为怨。依此而转。或诸烦恼皆名为怨。彼依此转故名怨路。有说此应名为刀道。游涉此者有伤害故。如说梵志第三意刀。若挥举时发恶招苦。

问此三十六何界地有几。答欲界具一切。色界中初二静虑各有二十。第三第四静虑各有十。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近分。若许有别缘则有五。若说唯总缘则但有二。如是说者。应说有五。四无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唯有二。问此三十六。何界地几缘何界地。答欲界三十六中。十二唯缘欲界系。十八通缘欲色界系。六通缘三界系及不系。初二静虑各二十中。四唯缘欲界系。六唯缘色界系。六通缘欲色界系。二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二通缘三界系及不系。第三第四静虑各十中。二唯缘欲界系。三唯缘色界系。三通缘欲色界系。一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一通缘三界系及不系。空无边处近分。若说有五者。三唯缘色界系。一通缘无色界系及不系。一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若说有二者。一通缘无色界系及不系。一通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四无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有二中二俱通缘无色界系及不系。

问此三十六。谁成就几。答生欲界若断善根。彼成就欲界十八。初二静虑各八。后二静虑各四。四无色各一。若不断善根。未得色界善心。彼成就欲界三十六。上地如前说。若得初静虑善心。未离欲界染。彼成就欲界三十六。初静虑十四。上地如前说。若已离欲界染。未得第二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十二。初静虑二十。上地如前说。若得第二静虑善心。未离初静虑染。彼成就欲界十二。初静虑二十。第二静虑十四。上地如前说。若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初静虑各十二。第二静虑二十。上地如前说。若得第三静虑善心。未离第二静虑染。彼成就欲界初静虑各十二。第二静虑二十。第三静虑十。上地如前说。若已离第二静虑染。未得第四静虑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静虑十。上地如前说。若得第四静虑善心。未离第三静虑染。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后二静虑各十四。无色各一。若已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空无边处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静虑各十二。第三静虑六。第四静虑十四。无色各一。若得空无边处善心。未离第四静虑染。彼成就空无边处五。有说二。上三无色各一。下地如前说。若已离第四静虑染。未得识无边处善心。彼成就第四静虑六。空无边处五。有说二。上三无色各一。下地如前说。若得识无边处善心。未离空无边处染。彼成就识无边处二。上二无色各一。下地如前说。若已离空无边处染。未得无所有处善心。彼成就空无边处四。有说一。识无边处二。上二无色各一。下地如前说。若得无所有处善心。未离识无边处染。彼成就无所有处二。有顶一。下地如前说。若已离识无边处染。未得有顶善心。彼成就识无边处一。无所有处二。有顶一。下地如前说。若得有顶善心。未离无所有处染。彼成就有顶二。下地如前说。若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有顶染。彼成就无所有处一。有顶二。下地如前说。若已离有顶染。彼成就有顶一。下地如前说。生初静虑。若未得第二静虑善心。彼成就初静虑二十。第二静虑八。后二静虑各四。四无色各一。成就欲界一。谓法出离依舍。有说成就三。谓色声法出离依舍。有说成就六。谓六出离依舍。若得第二静虑善心。未离初静虑染。彼成就第二静虑十四。余如前说。若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静虑善心。彼成就初静虑十二。第二静虑二十。余如前说。如是乃至离有顶染。广说如前。如生初静虑如是生第二静虑等准前广说。如理应知。得舍断三亦准前说。如契经说。以六出离依喜。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六耽嗜依喜。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以六出离依忧。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六耽嗜依忧。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以六出离依舍。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六耽嗜依舍。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当知此说暂断名断。复言以六出离依喜。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六出离忧。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当知此说离欲界染。复言以六出离依舍。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六出离依喜。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当知此说离第二静虑染。复言以一种性所依舍。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种种性所依舍。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当知此说离第四静虑染。复言以非彼性类。为仗为依为建立故。于一种性所依舍。能弃能舍及能变吐。如是便断。当知此说离非想非非想处染。非彼性类者。谓无漏道要由此道。能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