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延缓衰老您也能做到
20163900000038

第38章 莫让老年病侵吞寿命(9)

气管炎菌苗常用菌苗为三联菌苗,每周皮下注射1次,每次0.1ml开始,每次递增0.1ml直至0.5~1.0ml,疗程1~2年。长效气管炎菌苗可以每月注射1次。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或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斯奇康注射为卡介苗的有效成分,每次0.5mg,每周3次,3个月为1疗程。临床证明其有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肺泡内巨噬细胞的噬菌能力,并有抗过敏作用。

乌体林斯为草分支杆菌提取物,每次lml,每周1次,3个月为1疗程。微卡注射为母牛分支杆菌提取物,每次22.5ug,每半月1次,3个月为1疗程。临床证明其调节免疫功能,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可采取扶正固本中药治疗,按肺、脾、肾三脏的虚象辨证施治。目前,有一些医院工作开展冬病夏治的外敷疗法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什么是溃疡病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指发生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估计有10%的人一生患过此病,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最重要的表现。它的特征性表现:

慢性反复发作性

消化性溃疡在愈合之后每易复发,平均病程长达5~8年。

周期性发作气侯骤变的秋冬和早春是高发季节。

节律性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进食一舒服一疼痛一再进食一再舒服。

胃溃疡:进食一疼痛一舒服一再进食一再疼痛。

疼痛的性质

除与个体疼痛敏感程度有关外,主要根据溃疡的大小、深浅、部位,是否有并发症,炎症是否波及腹膜等因素而定,常有不适感,‘腹胀,钝痛、灼痛、刺痛以至剧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右季肋部,胃溃疡疼痛位于腹中线左侧。

影响因素

可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侯变化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手按压等方法减轻。

其它

可有失眠、体重减轻、脉缓、多汗、自主神经不平衡的症状,中上腹部有压痛,部位多与溃疡位置吻合。

当出现并发症时,如大量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时,可出现其特征表现。

为什么会得溃疡病胃、十二指肠黏膜除了经常接触高浓度胃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微生物、胆盐、乙醇、药物和其它有害物质侵袭。在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能够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完整性。消化性溃疡由下列病因所致: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为90%~100%,抗HP治疗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

据观察,在无酸的情况下罕有溃疡的发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能促进溃疡愈合,胃酸存在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药物

即非甾体抗炎药、抗癌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因其破坏胃黏膜屏障,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导致溃疡的发生。

遗传因素

溃疡病具有遗传倾向,胃溃疡家族中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3倍。血型也与溃疡的发生有关,据统计,“O”型血较其它血型患溃疡病率高1.4倍。

应激和心理因素

当机体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时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改变,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愤怒和抑郁、水灾、火灾、空袭及其他心理因素可导致应激性溃疡。

其他危险因素:吸烟、偏食、进食过快、过烫、过冷、暴饮暴食、饮酒、咖啡、浓茶、辛辣物以及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溃疡的发生。

老年人溃疡病的特点近10多年来,消化性溃疡中老年人的比例呈增高趋势,具体临床表现为:

静发病情况和性别不同

老年人以胃溃疡多见,男女比例相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青壮年,男性居多。随着年龄增加,胃溃疡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也是胃癌的多发年龄。

胃溃疡较大直径可超过2.5cm。常表现为无节律的中上腹痛、呕血或黑便,消瘦多见,很少有节律性痛和夜间痛。

因血管硬化及伴随多种疾病易并发大出血,常常难以控制。

急性起病

初发者多,老年性消化性溃疡除慢性溃疡反复发作外,多数溃疡病人系因疾病、药物、饮食、精神因素诱发急性溃疡,半数以上在60岁以后初发溃疡。

无症状溃疡较多

即使有上腹痛也缺乏典型性、规律性,常常是短暂的上腹部隐痛不适,可自行缓解。

并发症发生率高

一为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和黑便。10%~15%病人可无上腹痛史,以出血为溃疡的首发症状。少量出血可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出血量多表现为呕血;当失血量超过1000m1,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因脏器储备功能退化、低下,或伴发其他慢性疾病,表现尤为严重;二为胃穿孔,它的发生率在老年人较青年人高2~3倍,死亡率可达到13.7%。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壁呈板样僵直,有气腹症,部分出现休克症状。老年人因为肌肉松弛,反应性差穿孔后很少出现剧烈腹痛,加之老年人大多不愿接受检查,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

溃疡病会癌变吗据统计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为2%~3%。但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引起癌变。在胃溃疡癌变的病例中,其中有部分可能开始就是溃疡型胃癌,而非溃疡癌变。当老年胃溃疡出现下列情况,应警惕胃癌的可能:严格内科治疗4~6周,症状无好转。

无并发症而疼痛的节律性改变,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贫血者。

胃镜或X线检查不能排除恶变者。

如何防治消化性溃疡适当休息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重大精神创伤,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症状重时卧床休息。

合理饮食主张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起到中和胃酸,有规律的定时进食,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急性活动期,每天4~5餐,症状控制后为3餐。改变不良习惯,如不吃油煎、油炸、盐淹食品,戒烟酒,不喝咖啡、浓茶、辛辣食物。

服用降低胃酸药物如碳酸氢钠、如西米替丁。

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

联合抗生素治疗临床上可,使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大大降低。常用的有三联疗法:泵抑制剂或铋剂加二种抗菌素。

溃疡后复发率高,自然病程长。因此药物维持治疗是很重要的。老年人可维持用药1~2年,亦可终身维持。一般用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具有外分泌功能,每天分泌稀薄乳白色的前列腺液0.5~2.0ral。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腺还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可以使睾酮快速代谢成有更强活力的雄性激素,并输送到血液中。

老年人为什么会得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国外统计学资料显示,206例40岁以上男性尸检中有80.1%存在前列腺增生,67例80岁以上尸检中则占90.5%,发病率依年龄增长而递增。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数逐年增加,已成为中国老年医学的突出问题。

老年期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平衡失调,前列腺细胞凋亡减少,常出现前列腺增生。一般是前列腺增生症病因复杂,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随着增龄腺体的自然衰老。包括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平衡关系,基质、上皮间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某些学者提出的干细胞学说、胚胎再唤醒学说等。外因是包括雄激素在内的各种体内因素影响。

前列腺增生有什么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不一定有临床表现,也可以有临床症状,甚至呈进行性加重。因此,良性前列增生可以划分为组织学前列腺增生和临床前列腺增生,后者即前列腺增生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表现是为早期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以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出现尿潴留。前列腺增生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加重,但也不是所有的病人均呈进行性加重,有些可以长期无变化,甚至于出现症状减轻现象。

前列腺增生症要手术吗

有严重的梗阻症状而且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时,如果需要,可考虑手术治疗。

尿潴留,残余尿在60ml以上,至少有一次拔出导尿管后仍排尿不出。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反复血尿。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双肾积水,肾功能损害。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反复尿路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防癌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时间、多因素、多步骤、多种基因突变、逐渐演化的过程。癌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病理表现不同、预后各不相同的多种疾病的组合。

癌症威胁健康和寿命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突变,导致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人们常说的“癌症”实际上就是恶性肿瘤的总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物质生活的富裕并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居民常见死亡原因中,癌症在发达国家居已第一位,占总死亡数的22.3%;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占总死亡数的9.5%。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在106/10万左右,若按13亿人口计算,每年约14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最重要的癌症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等8种癌症。癌症已对人类的健康和寿命构成了极大威胁。

常见癌症早发现肺癌常发生于受至4反复损伤和慢性感染的支气管黏膜。

肝癌常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

胃癌常发生于胃病基础上。

乳腺癌常发生于乳腺增生基础上。宫颈癌常发生于子宫糜烂、增生的基础上。

一旦肿瘤形成并逐渐长大后,迟早会出现临床症状,被医生或患者识别,最终做出诊断。下面介绍一些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