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后,警察局立即封锁了爆炸现场,并严禁诺贝尔重建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地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但是,困境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装什么货物,而是装满了各种设备,一个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毋庸置疑,他就是在爆炸中死里逃生、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无畏的勇气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却步。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实验室里,诺贝尔依然持之以恒地行动,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等都需要炸药。于是,人们又开始亲近诺贝尔了。他把实验室从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尔维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一时间,诺贝尔的炸药成了抢手货,他的财富与日俱增。
诺贝尔终于成功了,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奖,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诺贝尔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恒心是实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人将恒心和内心的梦想结合,就会产生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
无论做什么,轻易放弃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当事情愈来愈困难时,当失败如同排山倒海般地压过来时,大多数人会放弃离开,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坚持到底,不轻易言败。而最终的胜利,也往往属于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别让狭隘禁锢你的心灵
成功指南
多与人接触,使自己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积累经验,这样会从中明白许多对与错的道理。
有的人遇到一点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有的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有的人人际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有关专家曾针对这一现象,对不同性格的人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到了有趣的发现:性格开朗的人,其基础代谢率较高,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较快,内分泌系统平衡协调,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脉搏等相对稳定;而心胸狭隘、忧郁的人,其结论正好相反。
这些生理现象实质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胸狭隘、心情忧郁的人,好静不好动,饮食少而无规律,经常失眠,神经衰弱,爱发脾气、生闷气等。如果上述性格与生活习惯交互作用,会互相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导致内分泌紊乱,组织器官因养分不足而过早衰老。性格开朗的人则喜爱运动,心胸开阔,乐观向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稳定,他们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使机体充满活力。
可见,不同性格的人,其生活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健康和衰老。狭隘的产生同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子女狭隘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另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易形成子女任性、骄傲、利己主义等品质,他们受点委屈便耿耿于怀,对“异己”分子不肯容纳与接受。尤其是一些年轻人,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容易紧张、焦虑。
狭隘的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而且知识面也往往非常狭窄。因此,开阔的视野很重要。老师和家长可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参观一些伟人、名人纪念馆,听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等。这能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很多人生道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兴趣范围,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狭隘的人,其心胸、气量、见识等都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不宽广、不宏大。多与人接触,使自己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积累经验,这样会从中明白许多对与错的道理。善于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定是一个狭隘的人。
怎样才能克服气量小的狭隘毛病呢?
1.拓宽心胸
陶铸同志曾经写过两句诗:“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想改掉自己心胸狭隘的毛病,首先要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破私立公,遇到有关个人得失、荣辱之事时,经常想到国家、集体和他人,经常想到自己的目标和事业,这样就会感到犯不着计较这些闲言碎语,也就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了。
2.充实知识
人的气量与人的知识修养有密切的关系。有句古诗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提高,眼界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丢得开,就会“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物”。当然,满腹经纶、气量狭隘的人也有的是,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有害于修养,而只能说明我们应当言行一致。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经常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于开阔自己的胸怀,裨益当不在小。
3.缩小“自我”
你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在生活中不要期望过高。如果你坚持抱着一成不变的期望,不愿做任何改变来平衡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那么你就会很快被激怒,让事情变得更糟。根据莫菲定律:“只要事情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这正好抓住了降低期望、明智看待事情的想法。它也说明了该如何调整期望,才不会留下满屋子的失望和挫折感。
降低你的期望不但可以减少你的生气次数和生气的强烈程度,还可以减少生气的时间。随时调整你的期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你才会在自负的乌云之中看到阳光。这样做也就使心胸开阔了许多。因此,正确地善待自我,有利于我们走出狭隘。
4.自然陶冶法
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在庭院、花卉、草坪旁休息,在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散步,在风景秀丽的幽静的公园里游玩,往往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利于忘却烦恼、消除疲劳。
自然风光对人的心理有积极作用,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唐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大自然确能使人缓解心理紧张,陶冶人的情操。
悲观的人要懂得自拔
成功指南
愉快的社交活动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是任何一项奖赏都不能比拟的。当人们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后,自重感增加,也会慢慢地赶走沮丧的心情。
人们都经历过一些小的失意,有人遇到这些失意时,觉得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忧郁不安,悲观自怜,结果更加失意,以致失去了幸福和欢乐。正确的做法是寻找产生沮丧和悲观心理的原因,一旦找到并能作出答复,就可能幡然醒悟,得以解脱。
多数沮丧悲观者对未来的担忧,正为自己建立越来越狭窄、有限的世界。假如你做些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受到他人的约束,你就得考虑自己以外的事情,生活也就会出现新的意义。愉快的社交活动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是任何一项奖赏都不能比拟的。当人们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后,自重感增加,也会慢慢地赶走沮丧心情。
一个沮丧悲观的人老呆在屋子里,便会产生禁锢的感觉。然而,当他离开屋子,漫步在林荫大道,就会发现心绪突然变了,怒气和沮丧也消失了,心中充满了宁静,自然的色彩给人带来阵阵快意。另外,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沮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人精神振奋,避免消极地生活下去。
因此,转换自己的悲观心态,其实并不难。
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乐观还是悲观,都是“学”得的。因而悲观者的悲观性格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后天养成”的。悲观者可以力强而至,学成乐观。
那么,哪些办法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克服悲观性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当我们因遭遇到失败或挫折而沮丧时,不妨试试下面这几招:
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因此,一定要懂得积极心态所带来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走向胜利。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这样,你就不会放弃取得微小胜利的努力。你越乐观,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会增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有幽默感的人,能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念头。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你失望情绪的缓冲器。乐观是希望之花,能赐人以力量。
6.当你失败时,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如果10个问题你做对了5个,那么还是完全有理由庆祝一番,因为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5个问题。
7.在闲暇时间,你要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通过观察,你能培养起乐观的态度,乐观的火种会慢慢地在你内心点燃。
8.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就像人类的其他态度一样,悲观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乐观。
9.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地克服了困难,那么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