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巨天中说易经
20154900000014

第14章 易经之筹谋(1)

1.方圆之规

“天圆”也就是指天道、宇宙、太阳系、地球的总运行规律是圆形的,事实证明宇宙从最初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以球形起源向四周扩展、发展,包括结束、再起源、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运行规律。当时并没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这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圣贤用眼睛洞察和大脑感悟出来的。大概是从日月的运行规律而得出圆形规律的,看到日月是日复一日地交替运行,似乎永远在圆形轨道中运行,而感到天是圆形的吧。

“地方”指的是地道、地球自然界的存在规律及其当中的发展规律。事实证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再在宇宙总体运行规律的制约影响下,人在地球上的各个地点都是平面的,即方的。

八卦中的乾卦为天、为圆;坤卦为地、为方。

“O”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o”的周长与商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宗”。“O”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

“天圆地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小说中写到:当刘备去造访诸葛亮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在唱歌,其中有两句歌词是“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天圆地方的说法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易经系传别讲》中谈到“天圆地方”时,有这样一段话: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根据中国古代所谓“天圆地方”来的。不过这一句话大家不要搞错了,几十年前我们自己研究中国文化。认为不科学,过去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地球怎么是方的?地分明是圆的嘛!其实不是那个意思。譬如孔子的学生曾子,从他书里的记载就晓得地是圆的,没有讲地是方的。为什么讲“天圆地方”呢?因为天体是个圆球,地面要用平方来计算,因此这个六十四卦就摆出了天圆地方这个图。这个图大家要注意,对我们研究《易经》象数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这已经阐述得很明白,天体是个圆球,地面要用平方来计算。我们没必要说古人“地方”的观念愚昧。抱定这种理解恰说明我们不明就里人云亦云,曾子不但讲过地是圆的,不是方的,而且他之后的人还认为地一直在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右旋”的观念,早已由来已久。

《易经》中提到:天圆地方,天清地浊。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就像一个圆盖,大地就像一个围棋的棋盘。那么这里边隐含了一种思想,一种天圆地方或天圆地平的思想。

易经,尤其是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天圆地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天圆地方的思想,在建筑和风水布局上有所体现。北京的天坛是圆形建筑,与方形地坛相照应。譬如,建筑的开间,天之数生于一,极于三,退于七,穷于九,而又复生于一。在建筑营造法中,所谓天之数,是指圆形建筑物。如果一座建筑物不是方形的,它的房间数小则为独门独户,多则三间最佳,七间是退宅,是保守的住宅,也就是说,事业已成功,退休怡养天年的人士,才可居住七间房的住宅,一般人不宜用七间房的住宅。至于九间则是穷宅,一般的私人住宅是不适合采用此数的。

住宅成为天之数的基本形式,不宜再采用方形的阳台。如果有花园草坪,务必修剪成圆形、椭圆形或者是半圆形的形式。

地之数生于二,极于四,退于六,穷于八,而后生于二。地之数是指方形的建筑,最适合的间隔数是二和四,当今的二室二厅和四室二厅是最适合的比例,方形建筑最多是六间,不宜超出八间以上。如果不是功成名就的人士,不宜居住六间隔间的方形住宅,也不宜采用圆形的阳台,水池、拱门、花坪、车房等,以采用方形为宜。这里所说是方形,并非指等边形的正方形,而是只要成四个角的方形就可以了。所谓复生于二,是指方形的建筑,最适合于毗邻建筑,尤其是适合并建,就是二栋房子并建,有共同使用的一面墙。

家庭室内部局也存在天地方圆问题。譬如,在对家具的布局上,就存在方以圆用、圆以方用的说法。如果你所在的住宅的建筑物是方形的话,家具用品等明显的物品,以采用圆形为佳,沙发适宜采用圆角形式,餐桌宜用圆的,布置家具宜成近似圆形,不要取棱角毕露的布置方式。如果是方形的住宅,就应采用棱角形的布局,线条要分明,少用圆形的摆设。

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秦以后的钱币制法,譬如生活节俗中的中秋团圆。

我们先说历史上的钱币制法。古法制钱,取之易象,这是有据可考的。铜钱,自秦朝统一货币后,在中国社会流通使用了两千多年,它的造型,是按易学思想设计的。晋代《钱神论》指出:圆铜钱取象于乾坤。乾坤二卦,是易学中的两个主卦,是象征天和地的。象征天的乾卦有圆、有健的精神与形状;象征地的坤卦有方、有大的质征。而天圆地方,是我们祖先对天地的感悟与描述。小小的铜钱,就将这种精神凝聚和体现了。铜钱之象,取法天地,效法乾坤,简约而质朴,生动而凝练。

在这两千多年中,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世道变迁,它始终以这样一种外圆内方的独立形式存在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以这种方式存在这么久远的。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存在,它的如此久远,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固有的一种内外在精神。

铜钱之象何止拟天地、喻精神,同样也昭示、蕴含人文。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先生的座右铭就是“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其义深远,表明了立铭者行世、处世的态度:外而圆融,内而方正,乱世之中,方正不改。

中华民族向来十分重视团圆,每当一轮明月升起,都会令人心潮澎湃、对月感怀。节俗中的团圆意蕴,与易理和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有联系吗?

有,而且联系密切。《易经》上说:“圆而神。”圆者,不仅被看作是“天道”,而且被认为是“运而不穷”的神力。《大戴礼·曾子天圆》说:“天道之圆。”团圆之“圆”,本身意味着封闭,在思维方式上曾造成我们一味地追求完好无缺,势必形成相对保守的态势。对一般民众来说,“圆”不啻是一种万物如意的同义语,久而久之,人们对它的理解形成了心灵上的谐振,也进发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文化认同感。

宋代大诗人苏轼为怀念弟弟曾于中秋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时至今日,北方仍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古往今来,人们常用“花好月圆”来描写幸福团圆的生活,传统的戏剧,也是一波三折,结束时矛盾圆满解决,谓之“大团圆”。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正是中秋,有人献上甜饼,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连声称赞:“月圆,饼圆,中秋良宵也。”从此,江苏一带的人们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每逢中秋晚上,全家人都会团圆在一起品尝月饼。如亲人在异地,就同时望着月亮表达思念之情。

2.中庸之矩

以易经之理阐述中庸之矩,让人不能不想到《易经》第六十一卦中的孚卦。

中孚卦卦辞: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象日:“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中孚卦用现在的解释为孚者,有诚心之义。具体有两重意思:一是中孚的兑之巽态意,巽态意即前进的控制态,控制前进,保持适中。二是中孚适中的事物生长环境,即适中的孵化条件,无过与不及,中庸之道。中者,中间、适中、中用也。

“中有玉者外必辉,中有诚者外必孚,孚之为言,此咸必彼,彼信于此之谓也。是故中孚所发,上下则顺,下信则悦。”这是北宋诗人杨万里针对中孚卦说到的一段话,由此可见,中孚的真意就是以中庸之道来表示诚信。

中孚卦中庸原则下的诚信境界:

境界一:

施及诚信到愚钝无知的小猪小鱼身上,从而感化了它们,获得吉祥。

利于像涉越大河大川那样“乾”大事,因此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境界二:

鹤在山的北面呜叫,它的那些同类们一声声地应和着它;我有醇香的酒浆,愿与你一同畅饮。

鹤的那些同类们一声声地应和着它,说明它们表露出了内心的意愿。

境界三:

面临强劲的敌人,常常面临着这样的情形:或敲起战鼓发动进攻,或兵疲将乏而致败退,或因为惧怕敌人的反击而哭泣,或由于敌人不加侵害而高兴地歌唱。

境界四:

月亮将圆而未盈,好马失掉了匹配,不会有什么祸害。

“好马失掉了匹配”,是指六四爻诚信专一,断绝与同类之间的交往。而专心侍奉君主。

境界五:

具有诚信之德并以其牵系天下人心,天下的人也以诚信相和应,所以没有祸患。

“具有诚信之德并以其牵系天下人心”,在《象辞》中是指居位中正适当,说明心中诚信这种教化作用可以施及整个邦国。

境界六:《中孚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巽(风)上,为泽上有风,风吹动着泽水之表象,表明极为诚信;君子应当效法“中孚”之象,广施信德,慎重地议论刑法讼狱,宽缓死刑。

“人以诚信而立天下”、“人无信而不立”…可见诚信对于我们的成功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真正的诚信是有原则的。

中孚卦阐释出诚信,为立身处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诚信,可以缩短人与人、人与事物的距离;诚信,能够沟通意志,利于促进和谐与团结;但诚信也非毫无原则,其原则、章法,就是中庸。

以纯正为先决条件,凡事开始谨慎,事前慎重明辨,有疑惑就不应信任,既信任就不可怀疑,否则必然犹豫不定,不知所措。这是中孚卦的中庸之道的表现。

中庸之道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学问,易经是我们利用中庸之道建立和谐生活和昌达事业之际,取之不尽且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智慧之源。

曾参是孔子的一个弟子。有一次,曾参的妻子有事要去市场,被她的孩子知道了,也要跟妈妈一起去。曾参的妻子又不愿带儿子去,便骗她的儿子说:“你乖乖地在家吧!等我回来后将家里的那头猪杀给你吃。”孩于听了这话,便乖乖地留在家里。

过了一会儿,她从市场回来了,一推开门,便见她丈夫和儿子正在捕捉那头还没有养肥的猪,这可急坏了她,她把孩子推到一边,对她丈夫说:“我刚才的话不过是暂时骗孩子的,你怎么当真起来了?”

曾参却认真地说:“跟孩子开玩笑要看情况,不能大人高兴便随口说,孩子以为大人的话都是真的,因此他才听父母的话;看了父母的举动,先是模仿,再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现在你欺骗了他,实际上是教孩子下次学会欺骗你,你想,这种教育是好的吗?”

他的妻子听后哑口无言,终于让曾参把小猪杀了。

曾参的这种言出必行的精神历来为人称道。在现代,也有不少巨商富贾正是凭此才发家致富的。

以虚心为诚信的根本,自以为诚信,过度自信,反而孤高刚愎,脱离群众,必然造成失败。

“金碑银碑,不如人的口碑”,所以,人们行事应该信义为先。“中孚卦”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包玉刚从1961年起向日本订造船只,并长期同船厂保持生意关系,即使在航运业萧条或造船业处于淡季时,哪怕自己吃些亏也仍向日本订船。包玉刚的船队有90%的船只都是在日本建造的。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后的高速增长期,实力还不像现在这样强大。所以,日本船商对他一直存感激之心,视他为船厂“最高贵的主顾”。后来情况好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向日本订造船只,船厂在不再接受订单的情况下,却只对包玉刚的订单优先承接。包玉刚与船厂的这种“患难之交”的特殊客户关系,使他在航运业获益颇多。包玉刚在经营中以诚实、重信誉取信于客户,这是他成就事业所不可轻忽的因素。包玉刚能在国际航运业激烈的竞争中安渡难关,与他取信于合作者的支持也大有关系。

3.何谓预测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录,后世继承和发展了阴阳八卦的系统信息整体分析方法,形成中国特色的体系,统称为易经预测学。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具体的易经预测只需要少量的已知信息,就能推测未知的人生轨迹,故丽不少人觉得易经是门神秘莫测的学问。

易经预测具备一定的模拟操作内容,其不同的预测模型又具有不定操作程式,从而满足不同情形及不同条件下的解算,并能得到验证的准确结果。

针对具体人、事求解的结果,往往在人的多元世界形成多样化的投影,使人混沌的系统在人或事情面前多又不存在单一的表象。易经预测往往根据不同类型的预测模型,诸如八卦(六爻)、八字、风水和姓名,利用有机或随机的表象特征,进行系统预测。通过假设程度不等的经验规则,得到的结果角度不同,可靠性方面则有显著差异。

在易经预测的过程中,已知条件的采纳是一次成功预测的关键,但由于时空的不同和采集的不足,往往影响结果的准确。

预测中时有神断、灵验,也时有错断、不验,甚至武断和胡断也屡见不鲜,能否剥掉易经“玄”而厚重的外衣,显示科学的内核,形成一门规范化、规则化的知识系统,已经成为易经预测健康普及和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