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一个投机者的智慧
20154200000011

第11章

问题十一:您是否认为,在几个不同的国家之间搞内部控制真的有效呢?

答:很难一言以蔽之,因为人们只知道公开化了的一面。其次,这也是个概念问题,什么样的消息叫“内部消息”?什么样的不叫?

界限不明。前段时间,德国有一个关于佛朗克.石戴恩库勒的内部丑闻。当人们揭发了他那笔金融买卖时,可惜德国还没有立法,内部交易是不会受到惩罚的。现在已经有了这条法律,但是否已生效我还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掌握官方未公布的内部统计。工业企业促进会金属部的主席弗朗克·石戴恩库勒掌握的信息的确比所谓的内部消息还要多,他钻着了空子。这是一个商业秘密。

我待人是有远近的。我觉得,若是一个无所谓的、一般的股票投资人偶然或通过他人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甚至盗用了某个商业机密,则是另一回事。弗朗克·石戴恩库勒作为职工代表,是戴姆勒一奔驰监事会成员,他获悉了这个消息,同时马上制定调整措施,规定持梅赛德斯(MERCEDES)股票的股东可以以一比一的比率与戴姆勒的有价证券兑换,从而他们每一股梅赛德斯股票可获利近80马克。

这位工业企业促进会金属部的主席弗朗克。石戴恩库勒先生,作为职工代表,代表企业主向在那几个新参加工作的已罢工一周的员工们允诺,每年年薪将多几百马克,可是他自己却因此在交易所偷偷贪了7万马克。就我个人观点,用“不道德”都不足以形容这一行径之恶劣。这就是犯罪。这个行为若发生在法国、英国,尤其是美国,不仅仅是下台的事,是要坐牢的,等待弗朗克·石戴恩库勒先生的会是牢狱生涯。这也是一个内部新闻,人们必须区分所谓的各式各样的“内部信息”。

如果某人也像石戴恩库勒那样,利用工作之便,私自炮制一些短期见效的新闻,愚弄他人,自己囊中得利的话,这就是欺骗。同样,还有一个内部错误,一位黄金矿业协会的部长,掌握着一笔金额巨大的的基金,利用公款,买了几笔股票,后来新闻界披露了此事。

但是偶然从那些要人那里得来些信息,我认为应区别对待,这不属于不道德行为。我得到的信息,听起来绝对是万无一失的。但当我凭借这些信息操纵股票交易时,我总是会被狠狠地教训一下——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