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不闲居集
20153900000086

第86章 《郭公达山水画选集》读后感

盛夏之夜,风高月明。我坐在不闲居南窗下,一边品尝着友人送我的“黄山毛峰”,一边欣赏着郭公达先生签名赠我的一本由安徽美术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郭公达山水画选集》,愉悦的心境溢于言表,乐哉,美哉!

《郭公达山水画选集》,可谓近年来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画集档次和品位为高的一部八开本豪华画册,选用作品幅幅臻美,用纸考究,印制精良,装帧朴素不失华贵,端庄而又大方,书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凡拥有者都会爱不释手。

我轻轻地翻着,细细地读着画集中的每一幅作品,使我陶醉。静静地看完最后一页,掩卷想来,无疑它让我卧游祖国锦绣河山,使我感受一次艺术的熏陶,更让我得到一次崇高的美学享受。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如清代恽寿平所言:“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

郭公达先生的作品恰恰是做到“人能言之”而“山不能言”之妙处,他用他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表现他自己曾涉足畅游过的高山深涧,江河湖滨所感悟到的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心灵境界,再由作品感召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以及享受生活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郭公达先生1931年出生于安徽省誉称为国画之乡的萧县,从这里曾走出如萧龙士、刘开渠等诸多艺术大师。辽阔富饶的淮北大平原上生产的五谷杂粮养育着他;遥远的黄河古道所积淀的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着他;勤劳而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所具备的高尚品德使他受惠于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了郭公达的豁达、坦诚、聪颖、勤奋,更赋于他朴实无华的艺术创作激情。

郭公达,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9月任教于安徽艺术学校(现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1987年被评为教授(一级美术师),成为一名享誉江淮大地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

郭公达先生教学之余,潜心创作,他的山水画秀丽洒脱,雄浑苍劲而又气韵生动,采取严肃的态度,既严肃又浪漫,既尊重审美对象主体的客观现实,又凭借审美情趣和美学思想任意想象,使其艺术作品创作时高于现实,融汉魏六朝之画的“迹简而意澹”,初盛唐之画“雄浑壮丽”,晚唐之画“清丽而渐薄”等,纳入笔端,形成自己富于时代感的特有风格,致使在安徽中国画山水创作领域里形成了郭氏山水画,他的画无须签名,他的弟子们的画作也无须去打探他是否投师于郭氏门下。十多年前的五月,我就曾撰文刊于报端为他祝贺,祝贺他的成功和成就,1986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公达山水画集》,1990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公达画集》,1992年北京中国画报社出版了《郭公达画集》,并编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此外,他曾在合肥、南京、上海、厦门、深圳、北京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联展。

郭公达手捧鲜花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在洒满阳光的铺着红地毯的道路上,他没有陶醉,更没有懈怠,极力排除画中“存我”现象,挑战自我,超越现状,冲出自己营造的“桎梏”,为创造一种新的郭派山水画不断进取。眼下这本刚有166幅作品的大型画册就是努力拼搏的成果。也是艺术家兼艺术教育家的郭公达先生实践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东晋顾恺之“迁想妙得”等古代圣贤理论的结果。真可谓神专思深,终得佳作也。

拜读《郭公达山水画选集》,我惊喜地发现他偏重于中国画作品的探讨与创作,四尺宣整幅作品也较为少见,我想,这正是他为创作崭新的郭派山水趋向于文人画迈出的一步,年迈古稀,有此壮举,难能可贵。不是说他过去没有画过类似的中国画小品,而是偶而为之。每当公益活动时,你看他挥毫泼墨绘制大画时的情景,你会被他的胆略和气魄所震撼,再看他的中国画小品,正如上海书画院长吕蒙先生对其的评价。吕蒙先生说郭公达“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他的作品立意清新、笔墨深厚、烟云流泉飘然欲出,所作小品尤为精致,尺幅之间腾挪跌宕、疏密得体、简约有神。”的确如此,他小画精绘,以精炼、简结的意象传达他承继黄宾虹的笔墨精神,看上去漫不经心,潇洒奔放、水墨淋漓,其实他追求一种深邃绵邈,浓重苍润、融诗入画、纳情人纸、浑然一体,不雕不琢,“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石涛语)。诚然,美术评论家黄鼎中先生说:“郭画能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后学不才,以上妄评郭公达先生的画,绝非过誉之词。诸君不信,《郭公达山水画选集》即是最好的佐证。

郭公达先生之所以能在繁忙的艺术教学之余取得如此成就,这里我不得不向人们介绍一下与他相儒以沫的夫人李碧霞女士。

李碧霞女士,193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50年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徐州市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她与郭公达先生是同学,相识相爱走到一起。结婚后,郭公达先生调到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习,一走五年,家的负担全落在李碧霞女士的肩上,李碧霞无怨无悔,放弃酷爱的艺术专业,一边操劳家务和抚养孩子,一边敬业于自己的工作。直至今天,我和郭公达先生谈及此事,郭公达先生真诚地说,老伴为了他事业的进取所作的奉献与牺牲,仅说声谢谢是远远不够的。1960年,李碧霞女士为人之母,不忘事业,为了有所进步,毅然考人江苏省国画院升造,对山水、人物、花卉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毕业后仍回到原单位,直到1977年才调到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教。迄今,她已创作出大量作品,经常到国内外展出和发表。特别是她创作的《白孔雀》与《秋思》,曾入选全国第三届、第四届中国花鸟画展。1994年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碧霞花鸟画选》,所选30余幅画作,不论写意或工笔,堪称佳作,正如尚文先生所赞,其作品细而不腻、粗而不野、洋洋洒洒、任乎自然。有深厚传统功力,更有鲜明时代感。这毫不过誉。我非常敬重这对艺坛伉俪。他俩携手并进共创爱的辉煌,我衷心祝福他俩健康长寿!

2000年8月8日于合肥不闲居

(原载于《美术之友>;>;2001年第6期,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