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水华章先生认识是在1994年10月28日。那天是安徽省海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在合肥华侨饭店隆重召开,我俩同时被提名并当选为理事,为了广泛促进海内外的交流合作,以振兴安徽这一伟大事业走到一起来了。水华章先生年长我五岁,属兔,1939年5月出生在新加坡,解放初期回到祖国读书。
_1956年,他从上海纺织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纺织厂工作,直到1980年移居香港。在安徽工作、生活的24个寒暑中,他以满腔热血为报效祖国勤奋而又忘我地工作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先后担任过副工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和供销科科长等职。每干一行,他都能尽职尽责,因而,他几乎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被推选为合肥市第六届政协常委。后来,他又被推选为安徽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于是,每逢省政协全会期间,我俩都能见到面。水华章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朴素而又实在,他的言语不多,面部的表情平静而又沉稳,令我很难想象他着急发躁时是何等的模样。
水华章先生是个重感情的人,说合肥是他的第二故乡,时时牵挂着表面看水华章先生沉稳而又平静,但他的心底却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爱火。他虽然出生在海外,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自从回到生养他父母的土地上时,他便深深地爱上她。他始终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应该把在祖国母亲体内吮吸的乳汁变成回报养育之恩的力量,投身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一次见面时,他深情地对我说,祖国在过去的日子里曾遭受过自然和人为的种种磨难,我们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如今改革开放,政策又有利于富国富民,我们理所当然要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正由于有这种思想的指导,就在他移居香港后的第三年,事业上刚刚有所发展时,他就急火火地回到合肥,组织纺织品的出口事宜,仅第一年就为合肥创外汇100余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叫人咋舌的创汇额。自那以后,经他之手促成纺织品出口创汇的数额逐年增加,最多年份竟高达500余万美元。1989年,他又与阜阳纺织厂合资,创办成立了“华阳针织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纺织品全部外销。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祖国大陆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水华章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时机,除自己积极参与和支持祖国建设外,还四处奔波,多方动员和组织他在海外的亲朋好友到祖国看看,来安徽走走,进行投资考察,确认投资目标。他说服和动员哥哥水铭章、水国章回大陆投资,帮助合肥建设。心诚则灵,水氏兄弟终于在1993年与合肥市签订了一项投资1.5亿新加坡元的项目,即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旁兴建一座占地约600余亩的“新加坡花园城”,次年的新加坡独立纪念日(8月9日)破土动工。工程由哥哥水国章筹划、弟弟水华章督办。我问水华章先生为何对合肥的建设情有独钟时,水先生动情地说:“我一生中有24年时间是在合肥度过的,在这块土地上,我学会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我真心诚意地把合肥看作我的第二故乡,把这里的人们当成我的父老乡亲。如今投资建设合肥,权当尽一点心意啊!”
说起“合肥新加坡花园城”的建造,水华章先生称赞是他哥哥水国章的功绩。
水国章是水华章的二哥,大哥水铭章是新加坡一位著名商人。他们兄弟仨早年分居三处,水华章在国内求学并参加工作,水铭章在新加坡发展建筑业,水国章则在香港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水国章十几岁就开设工厂,生产门键之类的五金产品,后来又转向建筑业,并有所发展。1969年,水国章在大哥的协助下移民新加坡,继续自己的事业,开设了星洲钢窗厂,生产钢铁窗框,供建筑工程使用。同时,水国章和印尼一些商家联手投资设立新皇冠金属厂有限公司,生产铜管、铜型材、音响器材用的伸缩天线等。由于他们的努力拼搏,在商战中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可喜的回报,生意兴隆发达起来。经比较对照,水国章发现新加坡的建筑业在技术与设备方面很多不及香港,他凭着过去在香港多年的建筑承包经验,在70年代初从香港购进建筑用升降机及大型混凝土机。因设备的改进,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有所提高,使得以水铭章为首的建筑公司走在同行业的前头。到了80年代,水国章又与香港股东合资,在新加坡发展娱乐事业,前景可喜。当我和他谈及他的成功经验时,水国章憨笑着说:首先是信誉,做到服务周到,准时交货,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比别人的好。他还说,除此之外,要得力于合作伙伴和公司员工们。他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原则是选择那些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对他信得过的人。对于生意场上的伙伴,他本着不贪小便宜、不怕吃亏的原则,有时还宁愿自己吃点亏来维持合作的友好关系。他对属下所有公司的职工宅心仁厚,所以职员们大都是连续干了一二十年而不愿离开。公司每年拿出盈利的20%分给行政人员,另外公司还推行让员工参股的政策。听完他的介绍,我深深感到水国章先生在商战中能有这种良好的经营思想,是一定能取得辉煌成果的。
水氏兄弟通过艰苦创业、不懈努力,终于在海外商场创出一番令人瞩目的业绩并拥有可观的资产。如今,他们为了报效祖国,选择回国投资。仅水国章先生就在国内有两项重大投资,一项是在宁波与慈溪市一带投资了4500万美元,设立新皇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另一项是投资1500万美元与天津大亨集团合作成立冰淇淋厂。现在,水氏兄弟又选择了合肥。近日,我同水氏兄弟见面时,水华章先生告诉我:“安徽,特别是合肥,我了解这块地方,投资环境不错,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思想都很解放,工作作风又很踏实,而且政策也很优惠。所以,我们投资兴建这座新加坡花园城很放心。为促成这一项目,我多次往返新加坡、香港、合肥三地洽商、会谈,终于本着相互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使这一项目的工程得以顺利动工。”他接着说:“合肥是我第二故乡,我一定要努力把这件事办好,让海内外的朋友们都看到,合肥的投资环境是好的,促使更多的朋友前来投资。”水国章先生也感慨地说:“将新加坡的建筑发展经验传到国内,这可以说是对我个人最大的挑战和愿望。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能让我在有生之年,以我一生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轰轰烈烈地完成一件事,以报效祖国。”
这番话说得是多么诚恳而又充满热情,确使我为之感动。
我看着他兄弟俩那仁慈、忠厚而又坦诚、朴实的面孔和他俩那身普通的穿着,我打内心里祝福:祝新加坡花园城早日在合肥西郊落成,祝水氏兄弟的事业格外兴旺发达!
当水国章先生把“合肥新加坡花园城”规划设计图给我看时,我似乎感受到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已贴近我们的生活区域,它将为合肥市增添一处新的景点,使人们不出国门也可以领略到到异国风光。水先生告诉我,这座花园城占地总面积1000亩,它将发扬新加坡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优点。城内设有商业办公大厦、高级公寓、湖畔别墅、购物中心、酒店、网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游泳池、俱乐部等,全部建筑面积将是80万平方米。
说起建造“合肥新加坡花园城”时,水华章先生告诉我,在这个项目启动中,他的哥哥水国章先生起了重要作用,投资是以他为主,水铭章、水华章参与一些股份,此外水国章在香港、台湾、美国及印尼的商业伙伴也参加了这个项目的投资。不仅这样,水国章先生为了确保这个项目能顺利进行和充分体现出新加坡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在设计图纸时几乎每天都同负责设计的建筑师讨论到深夜,住宅如何与商场配合,使住户购物方便;俱乐部、游泳池等设施安排在什么位置适当;又如何建造公园和高尔夫球练习场地,怎么样使这些设施同原有地段上的山山水水相配合;特别是住宅的内部设施、构造怎样做到既美观又实用,等等。水华章称赞他哥哥水国章先生的功绩时,那真是语真、情长、意切,更使我感动。我想,当一座华美的新加坡花园城崛起时,水氏兄弟都功不可没,他们的名字将同这座“合肥新加坡花园城”一起镌刻在合肥版图上,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原载1997年《江淮文史》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