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20151800000020

第20章 制订胎教计划(4)

形美是指孕妈妈自身的风采。首先,孕妈妈应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良好的修养,爽朗大方,举止文雅,具有内在美。其次是色调淡雅、舒适得体的服装都能使自己感到精神大振,充分享受到孕育美,使腹内的生命也深受感染,获得无比愉快的审美情趣。

胎儿的感官

胎儿脑发育的两个高峰期

胎儿脑发育的特点是:开始于胚胎的第3个月,此后脑细胞的增殖呈现出两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妊娠3~6个月时。

第二个高峰发生于妊娠后期,即妊娠7~9个月时。第二个高峰脑细胞的发育好坏,对人一生的智慧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胚胎期营养不良,其大脑细胞的总数只有正常胎儿脑细胞的80%。

如果在脑发育的这两个“关键时刻”,发生任何一种与脑有关的营养素的缺乏,都将导致胎儿脑发育受阻,最终导致孩子不够聪敏。所以,孕妈妈们要抓住关键时机给宝宝补脑。

胎儿的性格

胎儿和新生儿的差别仅在于其是否经过了分娩这一过程。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讲,两者是一样的。在子宫内,有爱动的胎儿,也有不爱动的胎儿。出生后这些婴儿有不同的个性,有爱睡觉的婴儿,也有睁着眼睛四处张望的婴儿;有手足乱动的婴儿,也有爱哭的婴儿。在哭泣方式上,有大声哭泣的婴儿,也有低声长时间哭泣的婴儿。随母体内环境及母子组合不同,婴儿的性格各异。

美国儿科专家布拉泽尔顿博士发现:即使在出生当天,有的婴儿就能紧紧盯着博士的眼睛,当博士上下左右移动自己的面部时,有的婴儿继续追踪,有的婴儿看了一下就马上不再追踪了。有的婴儿很快就习惯听那些令人讨厌的噪音而迅速入睡,有的婴儿对外部刺激十分敏感,总在哭泣。有的婴儿安抚一下马上就停止哭泣,有的婴儿如果不抱起来摇晃,就一直不安静下来,各有差别,令人吃惊。出院一个月后抱回来再次检查,婴儿的性格又会发生变化。例如,有一名婴儿,在刚出生后的一周内情绪稳定且有很强的持久力,但在外婆家生活一个月后,由于外婆外公过分疼爱,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减弱。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另外,有观察注意到,在早孕期使用黄体酮保胎的婴儿中,女婴更具有女性特征,而男孩则比较懦弱,这一发现也值得重视。

胎儿的运动

2个月的胎儿就开始在羊水中进行类似游泳样的运动了。3个月起,他就会吸吮自己的手指,但是还不老练,只要是嘴能够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臂,还是脐带,甚至是脚趾,他都会张嘴去吸吮。3个月胎儿的身体,已经能做出反屈、前屈、侧屈和翻转动作,就像一个小小的“运动员”。5个月的胎儿已经具有呼吸、吞咽、排尿等能力了。从5个月起,胎儿每天喝羊水,排小便,靠自己维持生活环境中羊水的平衡。

胎儿的听觉

胎儿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又有层层设防,除了羊水、羊膜外,还有绒毛膜、子宫、母亲的腹壁等。虽然胎体居于深宫之中,但当长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听到母亲子宫内的血流声、心脏的跳动声、母亲与父亲的对话声,以及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声音,并且能对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产生不同的反应。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音乐会上,当孕妈妈沉溺于优美的音乐声中时,腹中的胎儿也在母腹内尽情地倾听,并且在做着有规律的活动;当演奏完毕,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时,胎儿立即受惊般地加速活动,心率也急剧加快。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婴儿室内播放母亲子宫的血流及心脏跳动声音的录音,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可以安静下来,情绪稳定;饮食与睡眠也会变好,而且体重增加迅速。这就是因为胎儿在母腹内听惯了这些声音,一旦再重复听到就会使得新生儿觉得安全而又亲切。

这些试验观察表明,胎儿确实具有分辨响声与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正是由于胎儿具有听觉功能,从而便可利用积极正确的音乐、对话等方式施以胎教。

胎儿的视觉

人们以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即使到后期眼睛已发育成功,但两眼也是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胎儿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层层设防,如此“深宅大院”,自然使一般光线很难透过。因此,子宫世界充满了黑暗。胎儿在这黑暗的条件下没有看东西的需要,也不可能看见什么东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胎儿的视觉在孕期第13周形成,但胎儿并没有睁眼看,直到第8个月时,才尝试睁开眼睛。胎儿对光却很敏感。在4个月时,胎儿对光就有反应。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用手电筒的光线有节奏地照射孕妈妈的腹部,发现胎儿会睁开双眼,把脸转向光亮的地方,胎儿的心率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而且,胎儿出生后不到10分钟就能发挥视觉的作用,不但能看见妈妈的脸,并且还具有认识模型和判断图形的能力。有人用强光照射30名妊娠34~40周的胎儿,结果显示,胎儿的脐动脉、脑动脉血流量增加。又应用组织学技术,对胎兔在光照不同强度的条件下视觉器官所发生改变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实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及限定时间内,胎兔视觉神经等组织发育状况良好,这为进一步开展光照胎教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人发现,新生儿的视力只能看见30~40厘米以内的东西,这恰好与他在子宫内位置的长度相等,说明新生儿还保留着宫内生活的习惯。

同时这个距离相当于婴儿吃奶时眼睛看到妈妈面庞的距离。因此,刚出生的婴儿,其稚嫩的视力基础在胎儿时期已经打好。当然,婴儿的视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大概要到出生后7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所以说胎儿的视觉功能还很不完善,但并不等于没有。

为此,应按照胎教的要求,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有较强光亮的手电照射孕妈妈的腹部,并有规律地缓慢移动,以锻炼胎儿睁眼辨别光线来源的能力;也可配合与胎儿的对话同时进行。这种用明亮光线刺激孩子视力的方法应该是胎教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不能忽略的。

胎儿的记忆力

在母亲子宫中发育的胎儿,不仅已经具有了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具有10分钟短期记忆力和24小时长期记忆力!荷兰的科学家,对胎儿的记忆力进行研究后,得出了这个让人吃惊的结论。这一个新发现和人们以前的认识完全相反。

专家在实验中,采用了重复振动和声学相结合的适应技术,对25个妊娠期在37~40周的胎儿进行了刺激试验,并用超频率音响扫描仪对他们的反应进行了观测。研究人员指出,一般认为,当胎儿的肢体在刺激发生后的一秒钟内运动的话,说明他具有积极的反应能力;如果在连续进行了4次刺激后,胎儿不再有反应,则说明他对刺激已经适应了。但他们实验的结果却发现,哪怕在进行了初次刺激以后,过10分钟或24小时再进行第二次刺激,胎儿同样表现出对刺激的适应能力,这就说明在这段时间内,胎儿能够记住这一刺激。于是科学家们推断出胎儿具有10分钟短期记忆力和24小时长期记忆力。

触觉、冷觉、疼痛、味觉、嗅觉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从胎儿时期开始的,胎儿大约3个月左右就有了感觉。起初,当胎儿碰到宫中的一些软组织,如子宫壁、脐带或胎盘时,会像胆小的兔子一样立即避开。但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特别是到了孕中后期,胎儿变得“胆大”起来,不但不避开,反而会有一定反应,如有时母亲抚摩腹壁时,胎儿会用脚踢作为回报。

腹中的胎儿3个月的胎儿已经有压觉和触觉,受到刺激时他会有反应。4个月的胎儿有了冷觉。5个月的胎儿知道温热的感觉。7个月的胎儿对疼痛的感觉已十分敏感。

胎儿的触觉发育较早。隔着母体触摸胎儿的身体,胎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胎教中通过抚摩训练,可使胎儿的灵活性得以锻炼。

胎儿在4个半月时,就能辨出甜和苦的味道,孕期快结束时,胎儿的味蕾已经发育得很好,而且喜甘甜味。羊水中的味道一直是不太变化的,而且带有胎儿喜欢的甜味。胎儿的小鼻子,要到7个月时才有嗅觉。

胎儿的理解能力

关于连接妈妈与胎儿的复杂的神经激素的“通路”问题,人们现已获得大量的有关知识。

妈妈与胎儿在生理上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和自主神经机构,而是分别有其独自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功能。所以,这些神经激素的通路,是妈妈与胎儿交流情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手段,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行为和思维的指令机构,那当然是人的大脑。但其下达指令的过程却是在大脑的表层——大脑皮质内进行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脑中所感觉所思考的事情,在与大脑皮质直接相连的下丘脑本身的作用下,在下丘脑内转化为情感,继而转化为躯体的感觉。

目前,关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在何种情况下最容易接受妈妈应激反应时分泌出的剩余神经激素的问题,尚不清楚,而且由这些神经激素引起的变化也未查明。但是,从最近的研究结果中获知,胎儿的下丘脑以及受此控制的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最易受到影响。

胎儿能喝水

许多人以为胎儿所需要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是由妈妈通过胎盘和脐带供应的,自己既不用费劲儿吃东西,也不必劳神呼吸,当然也更用不着喝水。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胎儿每天除了“舞拳踢腿”锻炼肌肉骨骼、练习呼吸动作,同时也在积极地锻炼喝水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人类喝水的本领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锻炼并形成了。

据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介绍,胎龄满3个月时,胎儿就能够饮水。当然,他所喝的水是就地取材,饮用羊水。他所饮入的羊水蛋白质通过肾脏分解,排泄到羊水中;而饮入的羊水中混杂的脱落上皮组织等物质,则形成胎粪。有人会惊讶地问:羊水不是很脏吗?孩子喝了会不会生病?其实,人们根本用不着担心羊水的污染,羊水大约每隔3小时就要更换一次,既无细菌也没有灰尘。

至于胎儿每天喝水的量,目前还不能做出精确的估计,有人说1天可能达500毫升。

那么,胎儿为什么要喝水呢?追根溯源,恐怕是一种生存本能:为了训练自己的生活本领,对口腔吸吮能力进行锻炼,为出生后使用口唇吃奶做好准备。同时喝水以后,一方面水分可经胃肠道吸收,锻炼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胃肠道的吸收,水分可进入血液循环,废物变成小便和胎粪,推动肠道的蠕动。所以,新生儿生下不久就能吸吮母乳,并在胃肠道内顺利吸收,这种功能早在胎儿期间就已“久经锻炼”了。

胎儿会做梦

科学真是十分神奇。以前人们想也想不到的事情,现在经过科学实验,最终得到证实。比如胎儿会不会和成人一样做梦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番探索。1968年,比利时一位女医生给100位孕妈妈进行了试验,在她们的头部通上12个电极,连在一个电子设备上。这种设备能检查出大脑的8种主要活动,其中包括做梦。

下腹部接上电子设备,记录胎儿的运动情况。结果观察到,妈妈开始做梦的同时,已经有8个月的胎儿身体停止活动,眼珠迅速转动,这说明胎儿也在做梦。胎儿做梦说明他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并不是完全休息的,也有一部分在继续活动,这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交替活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一些科学家认为,胎儿的做梦也再次说明,孕妈妈在怀孕过程中能把她所想、所闻、所梦见到的一些事情,变成思维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不知不觉地传给胎儿,对胎儿进行影响和教育,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这种教育和影响对于胎儿的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反过来也告诉我们,孕妈妈的言行要自重自爱,多加检点,乐观开朗,不要有消极情绪,更不要去观看那些暴力、枪战、恐怖、色情、悲剧等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以免在大脑皮层中留下那些恐怖、紧张、血腥的画面,给胎儿带来不利影响。

胎儿做梦的能力是大脑皮层逐步发育完善的必然结果,脑子的兴奋和抑制始终在交替活动中,只是我们还无法了解胎儿做梦的内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