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20151600000042

第42章 足部穴位的位置及功能(7)

(3)推按肺、输尿管、甲状腺各50~100次,力度轻缓。

(4)按揉大脑、甲状旁腺、膀胱、脾各50次,力度适中。

【生活注意】

(1)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平静的心态。

(2)每日工作不宜太累,注意饮食营养。

(3)按摩后再用热水浸足,并喝适量温开水。

盆腔炎

【病因与症状】

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当细菌进入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同时发炎。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两种。

急性盆腔炎应以抗菌素等药物治疗为主,慢性盆腔炎结合足部按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用药剂量,并且副作用少。其常见的症状有:长期持续性、程度不同的下腹隐痛、坠胀或腰痛,常在月经期加重,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臭味,有时出现尿频,排尿和大便时胀痛。

【有效穴位】

太溪、三阴交、中都、地机、阴陵泉、行间、太冲、中封、足三里等穴(图5-106)。

【按摩手法】

(1)拇指捏按太溪、中封、太冲、行间各穴位100次,力度稍重。

(2)单指扣拳点按中都、地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各穴位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肝、脾、肾、肾上腺、子宫、下腹部、生殖腺1、生殖腺2、头颈淋巴结、胸部淋巴结、腹部淋巴结、盆腔淋巴结、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等反射区(图5-107)。

【按摩手法】

(1)按揉子宫、生殖腺1、生殖腺2、下腹部、膀胱、肾、肾上腺、肝、脾各反射区30~50次,力度适中。

(2)点按盆腔淋巴结、腹部淋巴结、胸部淋巴结、头颈淋巴结等反射区100次,力度稍重,以疼痛为佳。

(3)推压输尿管50~100次。

(4)刮压腹腔神经丛50~100次。

【生活注意】

(1)注意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部。

(2)饮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食品。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阳痿

【病因与症状】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出现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致不能完成性交的一种病症。多数患者是由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如疲劳、焦虑、紧张、情绪波动、非正常环境等,也有器质性病变所致,一般很少见,也不容易治疗。

阳痿患者常伴有精神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腰酸腿软,畏寒肢凉,阴囊多汗,小便黄赤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阳痿多由房事劳损、肝肾不足、命门火衰引起。足部按摩在激发补肾壮阳功能的基础上,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淤,从而能促进垂体—肾上腺—生殖腺的激素分泌,增强性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目的。

【有效穴位】

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穴(图5-108)。

【按摩手法】

(1)点按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各穴位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佳。

(2)掌根擦涌泉100次,力度稍重,以有气感为宜。

【有效反射区】

肾、肾上腺、脾、睾丸、胰、甲状腺、头部、脑垂体、腹股沟、下身淋巴结、前列腺、尿道、腰椎、骶椎等反射区(图5-109)。

【按摩手法】

(1)按揉肾、肾上腺、脾、垂体各反射区50~100次,力度稍重,以胀痛为佳。

(2)刮压前列腺、睾丸各100次。

(3)点按腹股沟、下身淋巴结各50~100次。

(4)推压头部、尿道、骶椎、腰椎、胰各反射区50次。

【生活注意】

(1)治疗期间,禁止房事。

(2)本病多数为功能性,患者应消除心理障碍。

(3)不可滥用壮阳药物。

前列腺炎

【病因与症状】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容易罹患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道口常有白色黏液溢出,下腹部、会阴部或阴囊部疼痛,急性前列腺炎可有脓尿、终末血尿及尿频、尿急、尿热、尿痛或恶痛发热等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可继发于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尿道炎。过度饮酒,房事过度,前列腺肥大,会阴部损伤等往往成为诱发因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不典型,脓尿较少,但可伴有阳痿、早泄、遗精及血精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阴不足、相火旺盛,肾亏于下、封藏失职,肾阴亏耗、阴损及阳,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有关。

足部按摩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疗效。由于当前对此类疾病尚无特效疗法,运用足部按摩疗法治疗就更有意义。

【有效穴位】

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

【按摩手法】

点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各穴位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肾、胃、脾、肺、肾上腺、膀胱、输尿管、生殖腺1、垂体等反射区(图5-111)。

【按摩手法】

(1)按揉肾、肾上腺、胃、脾、生殖腺1、膀胱各反射区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推压输尿管100次,肺部50次,力度稍重。

(3)点按垂体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生活注意】

(1)节制房事,注意卫生。

(2)忌食辛辣食物。

痤疮

【病因与症状】

痤疮,俗称“粉刺”,亦称“青春痘”,多见于青年男女面部,好发部位为眼眉外端、鼻根部、前额及耳后。典型症状为针头大小、顶端呈黑色的丘疹。常于感染后发生脓疮或脓肿,愈后亦可残留下细碎瘢痕。

中医学认为痤疮主要由于肺胃内热,血热郁滞而成。足部按摩疗法能够清热泻肺,和胃调肠,加强排泄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皮脂及其代谢产物,对痤疮有很好的疗效。

【有效穴位】

足三里、下巨虚、足窍阴、三阴交、涌泉等穴。

【按摩手法】

(1)按揉足三里、下巨虚、三阴交各穴位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掐按足窍阴50次,力度稍轻。

(3)掌根擦揉涌泉50~100次,力度稍重,以有气感为佳。

【有效反射区】

胃、肺、脾、肾、膀胱、肛门及各大肠各区、小肠、输尿管、十二指肠、肾上腺、上身淋巴结、生殖腺2等反射区(图5-112、图5-113)。

【按摩手法】

(1)双指扣拳,在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肺、输尿管、生殖腺2处各推压100次,力度轻缓,以酸胀为宜。

(2)单指扣拳,在肾、脾、膀胱、肛门、肾上腺、上身淋巴结处各点揉50~100次。

【生活注意】

(1)保持面部清洁。

(2)多吃清淡食品,少食油脂、糖类、辛辣食品。

白发

【病因与症状】

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中,常有头发早白的现象。白发的特点是头皮正常,亦无炎症,患者没有自觉症状。

白发可分为先天性白发、后天性白发两种。先天性白发可见于白化病及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先天性白发常有家族遗传病史。后天性白发可表现为局限性斑状白发,或白发夹杂于正常黑发之中,亦可以全部黑发变白。

白发主要是由于毛囊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失去活性,毛干内色素逐渐减少所致。

中医学认为,白发的主要病因是精血亏虚,情志失调,气机紊乱,肝旺血燥所致。足部按摩有一定的疗效。

【有效穴位】

涌泉、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按摩手法】

(1)掌根擦涌泉100次,力度稍重,以有气感为佳。

(2)单指扣拳,点揉足三里、阳陵泉各50~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头部、垂体、腹腔神经丛、肝、甲状腺、生殖腺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1)单指点按垂体、肝、生殖腺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按揉腹腔神经丛、头部各100次,力度稍重。

(3)刮按甲状腺50次,力度适中。

【生活注意】

(1)调整心情,精神愉快。

(2)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

中风后遗症

【病因与症状】

中风后遗症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所引起机体病变的总称,主要包括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血管管腔阻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大类。如出血部位在脑实质内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在脑表层与脑膜的间隙,则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的成分在脑血管内凝集或由脑血管以外流入的异物(栓子)阻塞管腔所致,前者称为脑血栓形成,后者叫脑栓塞。不论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都很急,病势严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除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外,其余发病都急骤。各病如度过危险期,大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面瘫、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斜、周身感觉迟钝、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对中风后遗症进行足部按摩疗效较好。

【有效穴位】

阳陵泉、足三里、太冲、三阴交、太溪、水泉、涌泉等穴。

【按摩手法】

(1)点按阳陵泉、足三里50~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2)按揉太冲、三阴交、太溪、水泉各50~100次,力度适中。

(3)掌根擦涌泉100~150次,力度稍重。

【有效反射区】

大脑、垂体、头颈淋巴结、肾上腺、甲状旁腺、心、肝、脾、肺、肾、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膀胱、外髋、内髋、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腰椎、胸椎、颈椎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1)按揉大脑、心、肝、脾、肾、肾上腺、甲状旁腺、膀胱各反射区50次,力度适中。

(2)点按垂体、头颈淋巴结各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佳。

(3)推压输尿管、肺反射区各50~100次,力度轻缓。

(4)刮压腹腔神经丛、内外髋、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腰椎、胸椎、颈椎各30~50次,力度稍重,以胀痛为宜。

【生活注意】

(1)要定期为患者翻身并揉捏受压部位,以防褥疮。

(2)帮助患者进行身体锻炼活动。

(3)注意营养合理,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

晕动症

【病因与症状】

晕动症是指坐车或坐船时,由于车船的速度不均,震动和摇晃而造成的头晕、头痛、呕吐、恶心等身体不适。其主要原因是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内耳迷路受到强烈刺激,失去平衡而引起自主神经失调所致。

有神经质或胃肠病症状的儿童容易发生晕车船。感冒、睡眠不足、胃肠虚弱、精神压抑、过量饮酒时,也容易发生本病。

车的排气、船油漆的气味以及发动机的声音,也会使身体状况失调,从而引发晕车船症状发生。

足部按摩对晕车、晕船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有效穴位】

足三里、公孙、昆仑、涌泉等穴。

【按摩手法】

(1)捏揉昆仑、公孙穴各100次,力度稍重,以酸痛为宜。

(2)单指扣拳点按足三里50~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3)擦涌泉100次,以有气感为宜。

【有效反射区】

胃、十二指肠、胰、肝、内耳迷路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1)按揉胃、肝、胰各反射区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2)推压十二指肠50次,力度适中。

(3)刮压内耳迷路100~150次,力度稍重。

【生活注意】

(1)在坐车或坐船前半小时,刺激足部反射区,尤其对胃反射区的按摩,可预防晕车船症的发生。

(2)坐车或坐船时,应选择窗边的坐椅。

(3)坐车船时,口内含生姜片可减轻症状。

醉酒

【病因与症状】

醉酒是急性乙醇中毒的俗称,是由体内饮入大量酒精或含乙醇类饮料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由兴奋转抑制的状态。

醉酒症状的轻重与饮酒量、个体的敏感性有关。一般分为3期:第一期是兴奋期,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欣快感,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第二期是共济失调期,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语无伦次,伴眼球震颤。第三期是昏睡期,患者沉睡,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浅表,口唇微紫。严重者深度昏迷,甚至呼吸麻痹死亡。

饮酒过量的人常在第二天感到头痛、烧心、疲倦等身体不适,而足部按摩对醉酒有很好的疗效。

【有效穴位】

大敦、足三里、昆仑、筑宾。

【按摩手法】

(1)以重手法掐按大敦50~100次,以疼痛为佳。

(2)单指扣拳,点按足三里、筑宾各50~100次,力度适中。

(3)捏揉昆仑50~100次,以胀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胃、肝、胆、输尿管、头部、额窦、甲状腺、十二指肠、肾、胰、膀胱、腹腔神经丛等穴(图5-120)。

【按摩手法】

(1)按揉肝、肾、胃、头部、膀胱各反射区50~100次,力度稍重,以胀痛为宜。

(2)点按胆、额窦反射区50次,力度适中。

(3)刮压甲状腺、腹腔神经丛、胰、十二指肠各反射区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4)推压输尿管50~100次,力度稍重。

【生活注意】

(1)少饮酒,醉酒对身体有很多伤害,特别是加重肝脏的负担。

(2)醉酒后多饮水或喝少量醋可以帮助解酒。

(3)如醉酒后症状很重,应到医院就诊,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