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20151600000017

第17章 穴位按摩的辅助用具(12)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宁神、舒筋。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症、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腰腿痛、颈部痉挛、足外翻、关节扭伤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至阴

取穴方法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功效、适应证

上清头目、下调胎产。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偏瘫等疾病。

阴谷

取穴方法

位于腘窝内侧(脚拇指侧)的凹陷处。当膝盖稍弯曲时,位于膝盖内侧横纹的最前端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益元壮肾。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阳痿、疝气、崩漏、癫痫、狂症、膝痛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握住膝弯部位,拇指按压此处,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睾丸炎、腓肠肌痉挛等疾病。

筑宾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内脚踝向上5寸,再向后1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痉、安神。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癫痫、狂症、呕吐、疝气、腰痛、小腿疼痛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握住膝部,拇指按压、揉此处,范围较大一些。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白带异常、肾炎、恶心呕吐、膀胱炎、睾丸炎、腓肠肌痉挛等疾病。

复溜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内脚踝上2寸,跟腱的前方。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滋阴、清热、利尿。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水肿、腹胀、泄泻、盗汗、热病无汗或者汗出不止、下肢痿痹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握住膝部,拇指按压、揉此处,做由上向下运动。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睾丸炎、子宫出血、尿路感染、下肢瘫痪等疾病。

交信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益肾调经,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便秘、下肢疼痛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掌握住小腿部,手指指腹按压、揉此处。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子宫出血、痢疾、肠炎等疾病。

太溪

取穴方法

在足内侧,内脚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滋阴补肾、调理冲任。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糖尿病、泄泻、腰痛、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咳喘、咳血等疾病。能够祛除小腿多余的脂肪,美化身材。

按摩保健

用手固定住脚,拇指按压、揉此处,做由上向下运动。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疾病。

照海

取穴方法

在足内侧,内脚踝凸起处向下约1寸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滋阳补肾、利咽安神。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感冒、足部关节炎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向下按压此处。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便秘、神经衰弱、癫痫等疾病。

涌泉

取穴方法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开窍、泻热、醒神。属足少阴肾经,可治疗头痛、眩晕、昏厥、癫痫、狂症、小儿惊风、失眠、便秘、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舌干、失音、足心热等疾病。也具有改善体质的功能,可使头发由白变黑。

按摩保健

将脚掌放平,用手握住脚掌,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此处。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中暑、休克、失眠、小儿流涎等疾病。

风市

取穴方法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中指指尖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下肢痿痹、全身瘙痒、脚气、头痛、头晕、中风瘫痪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疾病。

中渎

取穴方法

在大腿外侧中线上,风市下2寸,膝盖上5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祛风活络。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脚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疾病。

阳陵泉

取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约1寸,圆骨凸出部前方凹陷处的中心。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清肝利胆、舒筋活络。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下肢痿痹、膝髌疼痛、脚气、肩痛、小儿惊风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轻握膝盖前下方,用拇指指腹按压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等疾病。

光明

取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外脚踝凸起上5寸,腓骨前缘。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通络明目。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目痛、夜盲、目视不明、乳房胀痛、乳汁少等疾病。常按压此穴能改善视力。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膝痛等疾病。

悬钟

取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外脚踝凸起上3寸,腓骨前缘。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颈项疼痛、偏头痛、咽喉肿痛、胸胁胀痛、痔疮、便秘、下肢痿痹、脚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但切记,一定要按摩对侧的穴位。也就是说,假如左腿疼痛,那就按压右侧的穴位;反之,就是左侧的穴位。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动脉硬化等疾病。

丘墟

取穴方法

在外脚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理气开郁、消肿止痛。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气、疟疾、小腿抽筋等疾病。另外,如果患者患有胆结石,按压此穴会感到剧烈疼痛。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按压时着重向脚踝处施力。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胆囊炎、坐骨神经痛、疟疾、腋下肿等疾病。

足临泣

取穴方法

在足背外侧,第四、第五跖骨结合部位的前方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利胆、聪耳明目。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偏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乳痈、乳胀、月经不调、胁肋疼痛、足跗肿痛、疟疾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心悸、齿痛、哮喘等疾病。

足窍阴

取穴方法

在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开窍泻热、聪耳利目。属足少阳胆经,可治疗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多梦、胁痛、足跗肿痛、热病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脚趾两侧,揉、捏此处。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高血压、肋间神经痛、偏头痛等疾病。

阴廉

取穴方法

张开大腿,性器的旁边可摸到硬筋,硬筋内侧的下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调经血、理下焦。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月经不调、带下、小腹胀痛等疾病。也是治疗不孕的主穴之一。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不孕等疾病。

曲泉

取穴方法

在膝内侧。屈膝,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趾侧)凹陷处。左右各一(图见上页)。

穴位功效、适应证

清热利湿、调理下焦。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小腹痛、小便不利、淋证、癃闭、尿频、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膝部疼痛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子宫脱垂、阴道炎、前列腺炎、肾炎、尿不出、尿频等疾病。

中都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内脚踝凸起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调肝理血。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疝气、崩漏、恶露不尽、腹痛、泄泻、胁痛、下肢痿痹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急性肝炎、膝关节炎、子宫出血、疝气等疾病。

蠡沟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内脚踝凸起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疏肝理气、调经活络。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睾丸肿痛、阳强挺长、外阴瘙痒、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足胫疼痛、疝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等疾病。

中封

取穴方法

脚趾向上翘起时,脚背浮现的硬筋与内脚踝凸出处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疏肝解郁、疏经活络。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足踝肿痛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一只手握住脚后跟,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肝炎、膀胱炎等疾病。

太冲

取穴方法

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平肝镇惊、泻热理血。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斜、青盲、咽喉干痛、耳鸣、耳聋、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癫痫、小儿惊风、中风等疾病。也具有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按摩保健

用手指指腹端垂直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痛经、失眠等疾病。

大敦

取穴方法

在拇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理气调血、泻热解痉。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疝气、遗尿、癃闭、闭经、崩漏、月经不调、阴挺、癫痫、阴部瘙痒等疾病。也具有缓解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功能。另外,也是中风昏迷急救的主穴之一。

按摩保健

用手指拇指指腹端垂直掐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力度较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子宫内出血、糖尿病、精神衰弱、阴茎痛等疾病。

膝眼

取穴方法

屈膝呈90°,膝盖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穴位功效、适应证

通利关节。属奇穴之一,可治疗膝肿痛、脚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力度较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膝关节痛、腿痛、脚气等疾病。

鹤顶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上部,膝盖骨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通利关节。属奇穴之一,可治疗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鹤膝风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力度较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中风、风湿性关节炎、鹤膝风等疾病。

百虫窝

取穴方法

在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上3寸,也就是血海上1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杀虫。属奇穴之一,可治疗皮肤瘙痒、风疹、湿疹、疮疡、蛔虫病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较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疮疡等疾病。

胆囊

取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也就是阳陵泉直下2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适应证

利胆通络。属奇穴之一,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等疾病。也是提示患有胆结石症的一个穴位。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力度稍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

阑尾

取穴方法

在小腿前侧上部,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穴位功效、适应证

清热化淤、通调肠腑。属奇穴之一,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3分钟左右,力度稍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等疾病。

八风

取穴方法

在足背部,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8个。

穴位功效、适应证

清热、解毒、止痛。属奇穴之一,可治疗趾痛、毒蛇咬伤、足跗肿痛、脚气、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两手手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稍大。

疾病治疗

多用于治疗关节炎、脚气、毒蛇咬伤等疾病。

气端

取穴方法

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穴位功效、适应证

通窍开络。属奇穴之一,可治疗足趾麻木、足背红肿疼痛、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