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0151100000087

第87章 襄樊悲歌

七百多年前的1268年,襄阳城外,一定鼙鼓连天,戈矛映日吧?那时,夕阳下,健儿们的吼声,向晚的鼓声,金铁的交鸣声,一定沾满鲜血,夹杂着怒吼,盖过了汉江的水吧?

诸葛亮的襄阳,孟浩然的襄阳,张继的襄阳,皮日休的襄阳,这儿,本来应当翰墨飘扬,文采优雅,可是,现在却成为了一处战场,一处决定一个王朝兴衰的节点,成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最后的一星希望。

战士们的喉咙喊哑了。

将军的剑缺损了。

城上的鼓声,也在暮云中变得喑哑了。

一切,都在历史的云烟中,一步步远去,最终变成竖行文字中的一道风景,成为渔樵酒后的故事,成为说书人的一段闲话。

一切,随着汉江的水飘走。只有历史,记下了这段往事。

这,就是那场坚持六年之久的襄樊保卫战。

1

大蒙古的骑兵,凭借他们的战刀,他们的彪悍,他们的热血,他们战马的铁蹄,所过之处,战胜攻取,横扫欧亚,称雄世界,那是地地道道的“上帝之鞭”。

上帝之鞭横扫之处,城如泥丸,河如飘带,人如蚂蚁。印度河、伏尔加河,被大蒙古勇士的铁蹄,轻轻踏过,如同浴池;撒马尔干、中都,在草原健儿的怒吼下,成为豆渣工程,纷纷倒塌;俄罗斯联军、大金百战健儿,在草原雄鹰的铁爪下,成为肉泥。

大蒙古壮士,是上帝之子,是神雕的化身,是不败的神话。

可是,在襄樊,在这个文化锦绣之地,在这处翰墨飘香的地方,他们终于停滞了他们的步伐,瞪大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的战鼓,声音不再响亮;他们的盔甲,不再抖擞出无敌的光辉;他们的战马,再也不能撒开蹄子,如入无人之境。

襄樊人,用他们的剑,他们的矛,还有他们的热血,向大蒙古骑士喊出了几十年他们所没听见的声音:此路不通!

这是一次不成比例的对抗。

这是一次文明对野蛮的堵截。

这是一次绝望的抗击。

尽管,那个朝廷,已经腐败得发霉;尽管那个权臣,跋扈得令人发指;尽管那些官吏,已经把昏庸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尽管,这个占据江南一角山水的士大夫们,从上到下,已经被美酒美色泡软了骨头。可是,襄樊之地,却用他们的行动,证明着他们的不屈。

不是为了别的,为了尊严。

不是为了别的,为了国家。

一切,都可以包容,唯独包容不了国破家亡,包容不了家园被蹂躏,山河被宰割,亲人被残杀,土地被瓜分,房屋被焚烧。

襄樊的健儿,用六年,拖住蒙古军的马蹄。六年,两千一百九十个日日夜夜,战士们枕戈待旦,农夫们亦耕亦战;女人们战时支前,闲时织布。

一切,都为了尊严。

2

选择襄樊做突破口,在雄才大略的忽必烈而言,选对了,因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因为襄樊“跨连荆豫,控扼南北”,打下襄阳,就等于“撤其捍蔽”,让南宋整个暴露在大蒙古的打击之下。

可是,事实证明,忽必烈又选错了,在当时腐败的南宋江防上,随处可以下刀,随处可以攻打,可他不该选中襄樊,不该以等闲眼光,去看待襄樊这个地方。

历史证明,这次选择,并非明智之举。

以蒙古铁骑之兵锋,凭蒙古物质之雄厚,借草原健儿百战的马刀,选择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撕开一条口子,然后长剑南指,万马奔腾,一路南下,肯定不会花费六年时间。

六年,蒙古军在任何一个城下,也没曾如此死缠乱打。

蒙古军兴,在成吉思汗,在拔都,在旭烈兀的统帅下,都是电闪雷鸣,泰山压顶,不动则已,动则如箭离弦,如电撕云,倏忽之间,结局已出。

可是,在襄樊,第一次,他们停住马蹄,整整停止了六年。

六年,多少健儿倒下,多少勇士老去,多少将军闭目长眠。

两支军队,就这样对垒,一在城上,一在城下,六年里,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对峙着,毫不松懈,从不退让,打成胶着状态。

历史,也在这儿胶着。

那个山温水软的南宋小朝廷,此时,仍在歌舞升平;暖风,仍熏醉着达官贵人的骨头;《后庭花》的歌声,仍荡漾在西子湖边;那个爱斗蟋蟀的宰相,还在他的半山堂里,陪着美女,斗着蛐蛐。

襄樊保卫战,使得这些人,能够苟延残踹,享受着死亡前的刹那快乐。

3

显然,对于这座古城,忽必烈发了狠,一定要打下来,一定要从它开刀,然后,直捣江陵,顺风顺水,兵指临安。

因此,他派出自己最得意的大将——阿术。

阿术,是一把钢刀,一柄百炼剑,是战争锻炼出的奇才,他秉承了他爷爷速不台的勇猛多谋,他传承了他父亲兀良合台的骁勇善战,少年从军,仗剑军营,骑马挺矛,纵横沙场,“转战千里,大小数十战未尝败北”。连《元史》也称他:“沉几有智略,临阵勇决,气盖万人。”

现在,他来到襄樊,来到这个水流纵横的地方,他依然是一把剑,显然,忽必烈希望他宝剑出匣,断金截玉,临汉水,战淮河,入长江,舟橹如林,顺流东指,直捣临安。

他来了,来到了这座古城前。

在他的眼中,宋军,根本不再话下,根本不是他麾下百战勇士们的对手,因此,他对忽必烈道:“臣久在行间,备见宋军弱于往昔。”他想,只要自己令旗一举,长剑一挥,号角一响,宋朝半壁,瞬时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可是,到了襄阳,一切,都改变了他的看法。

他第一次深深感到,大元骑兵,在这儿是如何的无奈。他们盘马弯弓,仰头射雕;他们呼喝高喊,挥舞战刀,追亡逐北,这些,都已成为往昔的辉煌,成为过去的荣耀。

十万蒙古健儿,顿兵坚城之下,唯有拊膺长叹,无可奈何。

尽管,他们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在这儿打败了宋军近十五万援救部队;尽管,他们把襄樊围得水泄不通;尽管,他们的统帅阿术算无遗策。可是,襄樊,成了他们一道绊马索,一道打不开的铁关。

他们的主帅阿术,带着十万健儿,在这儿坐下来,坐了整整六年。

去襄阳时,阿术四十一岁,进入襄阳城时,阿术四十七岁。那一刻,他一定热泪盈眶,他一定感慨岁月无情。看着这座铁城,他的心中一定甜酸苦辣,五味俱全。

但是,有一样感情他一定存在,这就是佩服。他在心里,一定佩服这座城,佩服这座城的百姓,还有这座城的那个守城的将军。

他对那座城,还有那座城里的人说:“尔等据守孤城,于今六年,宜力尔主,固其宜也。”话里,有赞赏,有敬佩,还有一种感慨和惊叹。

能得到敌人统帅——尤其是能征惯战总督一线的前军总司令阿术的如此赞叹,可算是一种辉煌,一种荣耀。

4

面对蒙古铁骑的进攻,面对城下如水的铁甲,面对源源不断的蒙古援军,面对毫无希望的朝廷,站在襄阳城头的那位将军,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

是的,在那个历史节点上,他必将担当起铁血责任。

可是,在那样一种情势下,他又必将以悲剧谢幕。

一方,是如日东升的新兴王朝,一代雄主忽必烈,和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相比,毫不逊色;和他的爷爷成吉思汗相比,也不相上下。他的手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每一个人拉出来,都将在历史上流光溢彩,辉煌灿烂。

可是,自己所保卫的那个小朝廷,此时,已经走入最腐败最黑暗最荒唐的地步,权臣昏庸,弱主怯懦,将骄兵惰,官贪吏昏。总之,那种昏庸腐败,那种萎靡不振,那种贪生怕死,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站在襄阳城头上,带着一城毫不畏死的士兵,还有百姓,他一定充满了绝望。

一个小小的城,怎能抗拒十万百战精兵;一个腐败透顶的王朝,怎能对抗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大元。可是,他仍然举起了令旗,带着麾下健儿,开始了长达六年的保卫战。

六年,哪一天不是刀光剑影,哪一天不是战鼓如雷,哪一天不是看着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自己面前倒下,哪一天不是磨刀砺剑目不交睫。

他,就是襄阳守将吕文焕。

历史,总是以成败论英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因此,吕文焕理所当然地挨骂,理所当然地受到千夫所指。因为,他投降了,六年之后,他献出了襄阳。

他投降时,是1273年。

他想尽了办法,也用尽了心血,想保住这座城,想保住自己的历史声名,想在身后,得到历史学家的一致赞誉。可是,他知道,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奢望。

那样的朝廷,醉生梦死,不可能给他们解围;那样的军队,一触即溃,不可能击败阿术的常胜军;那样的官员,坐而论道,不可能想出切合实际的做法。

在一切希望破灭的情况下,他低下了头。

他知道,最后的抵抗,实行焦土政策,很容易。因为,大不了是个死。六年中,哪一天他不是在死亡中度过的;哪一战中他不是在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哪一次攻城,他不是在刀光剑影下钻出来的?

可是,他又知道,自己不能死。

他的手下,还有那些筋疲力尽的子弟兵;襄阳城中,还有那些随他浴血奋战的百姓,还有那些饿的羸弱无力的老人和小孩。他死了,他们怎么办?他们,将会在元军的军刀下,头颅滚滚,鲜血遍地;他们将会在敌人的屠城下,玉石俱焚,化为肉泥。

他们跟着他,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流了太多血,他不能再拖累他们啦。

他答应了元军的要求,接受投降,同时,和元军签订条约,投降可以,交城可以,但是,必须得保证襄阳军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得有丝毫侵犯。

两军主帅,终于抱拳相见,第一次,在战死无数健儿的城里,蒙古军放下屠刀,没有屠城,兑现了他们的诺言:“若能纳款,悉赦勿治。”

襄阳,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幸运地残存下来,没有像其他城市一样,被蒙古大军毁掉。

襄阳百姓,在一片散尽的烽烟中,得以全身而活。

而一个人,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吕文焕。他以他的失节,换来了一城百姓的生命,也换来了后世的白眼,甚至是骂声。

他在历史深处,没有争辩,只留下一句话——“尚何言哉”。是的,自己还说什么呢?一切,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5

襄樊保卫战,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因为,战争还没开始,结局,已经十分明了。

襄樊保卫战,又是一场高潮迭起的战争,其间情节,其中过程,绝不弱于任何一部战争大片:襄阳突围、阿术观兵、围困襄阳、二张闯围等等,让人见了,神经紧绷;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襄樊保卫战,更是一场流血漂橹的战争,其中张世杰援襄、夏贵出击、张贵入城,动辄十余万人,在战鼓声中厮杀,在呐喊声中冲锋,在鼙鼓声里对阵。

襄樊保卫战,没有改变南宋灭亡的命运,可是,却改变着历史的轨迹。

首先,它延缓了南宋灭亡的脚步,至少,给了南宋一定的喘息时间,进行防御准备。

其次,它彻底改变了蒙古人的野蛮和屠杀政策。过去,蒙古人攻城之后,就是屠杀,就是毁城,就是抢劫,所过之处,繁华不再,屋舍为墟,人烟断绝,鸡犬无声。襄樊保卫战战,让他们认识到,刀和剑,铁血和马蹄,是难以征服这片土地的,是难以治理百姓的。

于是,忽必烈改为仁德治国,仁德治民。

以后,这,被作为大元一项国策。

再次,忽必烈看到了文化教育的向心力,以及它的隐形力量,和它在士人中支撑起的精神力量。于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大力使用南朝士人入朝做官:一改军人政治的野蛮、杀戮,和铁血。

襄樊保卫战,是一座丰碑,在历史深处伫立,供后人膜拜。

襄阳保卫战是一道风景,伫立历史深处,供后人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