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0151100000080

第80章 官二代准则

那年,他忽遭不测,母亲死去。当时,他在外地,回家奔丧,写信给呆在京城的儿子,让也回家奔丧。他的一家老小,此时寄寓北京,缺少盘缠,寸步难移。他写信告诉儿子,让找自己朋友借。临了,在信中道,京城朋友,也有很多借他钱的,其中贫苦者,万不可去讨要,“盖我欠人之账,既不能还清出京,人欠我之账而欲其还,是不恕也。”

他让儿子明白,什么是推己及人,宽以待人。

有一年,他的儿子出外游学,他给了点钱后,在和弟弟的通信中,婆婆妈妈地念叨:“余给之钱,实为不少。”做为一个封疆大吏,出手如此寒酸,其中原因,他一语道破,“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盲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

他用这种严苛,这种约束,要求儿子节俭。

他在军中,硝烟弥漫,战事之余,夜晚提笔,念念不忘,告诉儿子:“今年齿衰老,时事日艰,所志不克成就,中夜思之,每周愧悔。泽儿若能成吾之志,将‘四书’、‘五经’及余所好之八种书一一熟读而深思之,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则余欢欣快慰,夜得甘寝,此外别无所求矣。”

他用这种方法,激励儿子,希望他放弃逸乐,珍惜时光。

他当上两江总督时,妻子高高兴兴,带着孩子们赶去,想享受一把,竟出乎意料,缺乏零花钱。而且,每天,他还给女儿们订下任务,也就是每天作业: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线刺绣之类,细功。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功。

他用这种办法,锻炼儿女,杜绝他们好逸恶劳的习惯。

他已成为中兴名臣,国家柱石,儿子外出,他写信告诉儿子:“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瞩。”他怕儿子胡来,怕儿子摆官二代的谱,怕儿子坏了自己的清白门风。

当他节制东南半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他的儿子去考试,他反复叮嘱:“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以此提醒,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平民子弟,不能搞特殊化。

这个人,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

他的儿子,就是后来在和沙俄谈判时,铁骨铮铮,据理力争,夺回中国失地的曾纪泽。

曾国藩是官,还是大官;曾纪泽是典型的官二代,却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官二代。他的成功,是离不开他那个当大官的爹的谆谆教诲的,离不开那一条一条语录一封封信件的。

看来,官二代成人与否,和老爹还是有很大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