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0151100000011

第11章 心灵的城防

他说,那些年,他最发愁的,是招聘。

他所在的这所学校,是一所普中,当时,质量不好,生源也不行。相应地,福利也就不值得一提。于是,一点死工资,一群唉声叹气的人,个个耷拉着脑袋,上罢课,下来泡一杯茶,把一个个日子无情无趣地打发掉。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种静被打破了,如一枚石子扔进深潭中,泛起波纹。

开始,是一个人开溜。接着,两个、三个——

开溜的原因很简单,由于重点中学招聘。

这所重点中学,也就是本市中学。由于是重点学校,相应地,教学资源、生源都比普中好得多,水涨船高,福利也就随之要好得多。据知道内幕的人吐露,刚福利一项,就超过了年工资总额。尤其后来,升为省重点中学,收费增加一倍,教师的福利,更比过去可观得多。

这让普中的教师眼睛发红,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向里钻。

他也不能免俗,加入了应聘的队伍中,而且信心十足:在本县,他想,自己大小也是个文化名人,又是县政协委员。谁一见,还不竖起拇指,恭维一句。

他去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没有被招聘上。

那年,他所在的学校参加应聘的五人,被招走了四人,单单留下他。他很沮丧,也很惭愧。有一段时间,他仿佛做了贼似的,不敢见人。甚至,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的能力,带高中课程,简直是耽搁了学生。

这种负罪感,最终被一位应聘上了的朋友给开释了。

朋友笑着在电话里说:“书呆子,你怎么会有那种奇怪的想法呢?”

他很落寞,说,招聘的结果就说明了一切。

朋友大笑,告诉他,一切都是假的,包括文化、才能,只有财才是真的。朋友把“财”字咬得很重,“你去问问,哪个调动的人没有花钱?”

一句话,搬走了他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让他感到风清云白、鸟语花香。

可是,接下来的招聘,对他来说,更变得苦恼不堪。每次招聘的时间,妻子都会强迫他去,并让他带上钱。无奈,两次,他带着钱去,可两次,他都落聘了。

因为,他带着钱去,又带着钱回来了。他对我们说:“我也知道送钱就行,也愿意送钱,可是把钱拿去,却无论如何难以掏出来。”

然后,他解释似地说:“一个人,总要有一个心灵的底线。如果教师都不能坚守做人清白这个心灵底线,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他坚决拒绝了妻子再一次让他去应聘的要求,安下心来,认真地带着自己的班,教着自己的书;闲下来,就写写文章,或者游山玩水,把小日子过得很诗意,也很滋润,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烦恼。给我们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每当我们被外界因素所引诱,难以安心学习时,他就会以自己的招聘经历为例,教育我们:“有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浮躁的心态。”说时,气定神闲,坚如磐石。

那一学年的高考,我们班考得的成绩特别地好,本科录取率竟达到80%,打破了本校高考历史记录。

离开他已经有几年了,可一直,我都学习着他设身处事的原则:保持心灵的底线,同时,在难以改变大环境的时候,学着改变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