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饮食中,坚持戒酒,素食和饮茶。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对破戒饮酒者处以重罚,这从客观上对防止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积极作用。佛教的素食对于降低血压、调节情绪、预防心血管疾病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饮茶则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客观上也有利于人体健康。
佛教饮食吸收中医饮食疗法,使之与人类生命健康相互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中国医学保健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从而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使民族饮食风味得以提高,也成为现代饮食保健的源头。
一、饮食与疾病
佛教认为,人类饮食与疾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很多疾病就是由于饮食太复杂和太多而引起的,而适度的饮食则可治病疗疾。中医认为,饮食不洁,没有节制而过多进食,或饥饿劳累都可引起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饮食可在人体内分解为多种营养成分,机体就利用这些食物的营养促进生长,进行修补,并维持各系统功能,所以只有进食得当才能保持健康,若饮食不当就会造成机体障碍而使人生病。因此,佛经《大智度论》说:“食为行道,不为益身。”不是没有道理,它把饮食看做是修道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而对食物粗细并不讲究,只要能维持生命和修道即可。
佛教还把古代中医的食物治病方法吸收于自己的佛教文化中,利用饮食进行治病。《摩诃止观辅行》第32卷载:“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并认为调节“五味”就可以治病。这“五味”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唐朝百丈大智禅师还提出“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从现代医学观点来说,人体生病时,减少饮食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同时少吃也可使胃肠充分休息,减轻机体消化功能的过度负荷,使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摩诃止观辅行》也说:“吃得少,心智才能清明。”
佛教饮食观对人类饮食产生许多重要的影响,如吃素、饮茶、戒酒等。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佛教界曾一度流行“禅宗长寿饮食”,其目的也是通过饮食措施来达到人体内心平衡;它甚至认为饮食再加上对佛教的笃信,就可以包医百病。当然,这种理论因为信奉者越来越走向极端而被逐渐冷落,但它却说明了佛教饮食的深远影响。
二、佛教饮食之道
(一)食不过饱。佛教认为,贪求口福,会起烦恼心,而少吃则比较自在,能使人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增一阿含经》日:“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壅塞,坐卧不安。”中国古代中医学也讲究“食不过饱”,认为太饱则伤气、伤肠胃。
(二)不可太饥。饮食太饱于身体不利,而太饥也有损健康。(《增一阿含经》又日:“若限分少食,则食赢心悬,意虑无固。”中医认为,太饥饿伤脾,人吃得过少就会骨骼干结而血液停滞。现代医学则认为,吃得太少会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
(三)饮食按时。佛教徒讲究饮食有时,尤其是严格执行“持午”,出家和尚讲究过午不食。清代曹廷栋《老老恒言》说:“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避死气也。”
三、瑜伽和饮食
瑜伽是佛教修炼方法之一(将在《修禅练功篇》予以介绍),而瑜伽者的饮食要求,不仅对其自身修炼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具有指导作用。
人活着就要饮食,人的身体健康和协调发展潜在能力,无不与人的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瑜伽经典告诉人们,饮食是人类从精神的低层次向精神的高层次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东西。
瑜伽认为“普拉纳”是宇宙间无所不在的能量,所有事物都蕴含着这种潜在的能量。人类饮食就是为了从食物和空气中摄取能量,通过动脉和神经组织,将能量分配到身体的各处,从而产生“普拉纳”。它还把食物分为三类型:智慧型、活泼型、无知型。:智慧型的食物带来健康和幸福,延年益寿;活泼型的食物使人兴奋;无知型的食物会导致疾病,弱化能力。因此,练瑜伽的人应通过体验来发现对自己适合的食物。只有智慧型的素食,才能维持瑜伽实践者的精神。
瑜伽经典还要求练功者不要饱食,食后胃内应是:固体食物占四分之二,液体食物占四分之一,余下四分之一的空隙,让空气自由流通。
食物种类繁多,各地气候和风土人情也不一样,其食品属性也不相同,因此,我们不必将古代瑜伽食品照搬于现在,这是大可不必的,一般只需注意以下原则即可:尽可能吃本地生产的自然食品,如当地的各种绿色水果蔬菜。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合理地少吃动物性食物。坚持练瑜伽者,对动物性食物会逐渐厌恶,此时不必勉强自己。
以大豆油、花生油、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为主。
食物要避免精细加工。
每天饮水或果汁多次,但每次要少喝,不要慌忙大口大口地饮。
饮食过冷或过热都会给胃以强烈刺激,应注意避免过冷过热的饮食。
保持进食前后心情愉快,能排除食物中的毒素,使食物全部成为智慧型食物。
坚持练瑜伽者,饮食量自然减少,既不要为此自寻烦恼,也不要人为禁食。
四、素食疗法
中国佛教实行严格的素食习惯。本来在印度原始佛教戒律里并无“不食肉”的规定,《四分律》还有佛言:“听食种种鱼”、“听食种种肉”的记载,佛教传人中国之初,也没有普遍禁止食肉。但大乘佛教则认为食肉就是杀生,从南朝刘宋以后开始流行的《梵冈经》规定:“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南朝梁武帝笃信大乘佛教,于是大力提倡僧尼禁止食肉,天监十年(511年)梁武帝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形式告诫天下沙门,若有违反则严惩不贷。这样,素食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佛教风俗习惯的主要特征之一。
佛教素食风俗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吃素俗称“吃斋”,除出家僧尼必须坚持终身素食外,在家居士则分别在三长斋月、四斋日、六斋日、十斋日持斋。三长斋月是指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当中的初一至十五持斋;四斋日指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廿三这四天持斋;六斋日指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这六天持斋;十斋日指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这十天持斋。佛教素食大多以豆制品和蔬菜为主,并把它们制成多种美馔佳肴,别有风味,它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饮食文化,提高了民族饮食风味,同时适当的素食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时至今日,人们对素食仍不乏喜欢者,有的老人还坚持少吃或不吃荤食。
现代医学认为,以荤食为主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因为经常吃荤食的人,荤食在体内要经过6~8小时才能完全消化,身体还必须分泌大量的胆汁从而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而大量的胆汁和肠内细菌容易起化学反应而产生致癌物质。有实验表明,经常荤食者患结肠癌的机会比素食者高4倍;吸烟的荤食者比吸烟的素食者患肺癌的机会大得多。荤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这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因此,当今“素食之风”仍然盛行,虽然它是人们对健康追求的产物,但其渊源却在佛教。在美国甚至还勃然兴起素食主义,80年代开始,素食风潮席卷美国,素食主义的队伍日益壮大,现已达800多万人,他们创办《素食时代》杂志,倡导“全美素食节”并在150多个城市推广。
(一)正确的素食观
其实,正确的素食观应当是素食与荤食兼顾,因为作为平常人来说,现代生活非常紧张劳累,光靠素食有时难免造成营养不良。美国医生协会警告,激进的素食者只能吸收到低质量的蛋白质和极少量的维生素B,他们往往营养不良;儿童、少年、危险程度更大,他们易患坏血病,血钙过少,白蛋白过少和肾脏病等;女性还容易引起闭经。因此,美国素食者中有许多是“半素食”者。事实上,荤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有22碳多烯酸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它与人体神经系统及大脑组织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倘若长期不食荤食,机体处于低胆固醇血症状况下,反而可发生突发性高血脂症,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需要摄取大量营养物质,更不应单纯素食,而应荤素合理搭配,以保证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
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佛教的素食习惯,不要一味地机械模仿,否则就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二)不饮酒
“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之一。佛教认为,酒可刺激性欲,使人邪淫,人一一饮酒便会产生很大的罪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不饮酒”戒,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元代《饮膳正要》日:“酒味苦甘平,大热有毒。饮酒过量,伤身之源。”原来,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进入胃肠后吸收很快,尤其是在空腹第一小时能吸收60%,两个小时便被全部吸收。酒精进入血液中后,均匀地渗入各内脏器官,最后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十分缓慢的代谢,才可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当大量饮酒时,肝脏处理不及时便容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如手指颤抖,哭笑无常,酒后无德等行为;有的会语无伦次,步态蹒跚,严重者昏睡不醒,皮肤冷湿,呼吸缓慢,脉搏加速,甚至因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据报道,美国芝加哥一家酒店里,一名酒徒一连喝了17瓶当地出产的马提尼酒,当场死亡;另有一名威斯康星州人泰里·巴恩,想打破世界饮酒纪录,在50多人围观下,4小时内喝了46杯威士忌和白兰地酒,还未破纪录就醉死了。
诚如佛教所认为的那样,饮酒真能使人产生很大的罪过吗?当今世界上,酗酒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法国每年有4万^因酗酒而死亡。澳大利亚的工伤事故,三分之一‘以上是饮酒所致。饮酒使美国工业每年损失200亿美元。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除非采取适当措施,否则,酗酒可能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当然,从医学角度来看,酒也并非完全有害。《本草纲目》说:“酒少饮则和血引气,痛饮则伤神耗血。”适量饮酒能通畅血脉,活血行血,祛风散寒,健脾胃,助药力。中医还用酒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等。也正因为如此,佛教医学并不戒酒,相反还运用酒治病健身。少林武术还有“醉拳”,武术者边饮酒,边施拳,形成似醉非醉、似武非武、变幻莫测的独特武功。少林和尚还以石兰花、人参、淫羊藿、三七、阳起石、故纸、海马、醉蛇、白芍、桃仁、杷果、金樱子、菟丝子、杜仲、青皮、沉香等制成药酒,以调活气血,振神舒筋,增力壮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与酒“绝缘”,我们也没有必要像佛教僧侣一样戒酒,适当饮酒对人际交往和身体健康都有益处,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宜饮低度酒,忌饮烈性酒。
忌“空腹饮酒”和“吸烟饮酒”。
酒后应注意休息,忌运动。
饮酒切勿过量,也不要强劝他人饮酒。
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胃溃疡和其他各种疾病的急性期,均不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