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20150700000019

第19章 修禅练功疗法(3)

三、立行坐卧皆禅法

“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

唐朝有一位明州禅师,有人去参访他,说道:“禅师,请开示佛法。”赵州禅回答:“吃饭去!”一会儿,又有人来请示佛法,赵州禅师说:“洗碗去!”等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进来向禅师说:“请禅师指示我无上妙道。”禅师说:“扫地去!”

吃饭,洗碗,扫地,本来是日常生活琐事,似乎与佛法无关,其实,佛教往往就在这日常生活中存在,“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佛教禅宗就倡导佛法即在世界,不须离世别觅,亦不须离心外觅,此所谓:“行住坐卧,运水担柴,无往非道。”

那么,我们来看看立行坐卧怎样修禅。

(一)立禅法

立禅法,站立时两足稍并或微微分开,自然端身正立,双手合十,或作“定印”置于脐下,头颈、背脊、双目、唇齿舌之式与坐禅相仿。立禅法在佛典中并无过多规定,一般见于净土念佛禅。

《性命圭旨-亨集》对立禅法有如下记载:

心无所往,湛然见性。

体用如如,廓然无圣。

随时随处,逍遥于庄子无何有之乡。

不识不知,游戏于如来大寂灭之海。

若天朗气清之时,当用立禅纳气法而接命,其法日:脚跟着地鼻辽天,两手相悬在穴边(注:拱手相悬于膻中穴前),一气引从天上降,吞时汩汩到丹田。

或住或立,冥目冥心,检(制止)情摄念,息业养神,已往事,勿追思;未来事,勿迎想;现在事,勿留念。欲得保身道诀,莫若闲静介洁;要求出世禅功,无如照收凝融。昔广成子告黄帝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其意大同,允为深切。

(二)行禅法

行禅法,原本为古印度人的一种散步健身法,佛教则用来解除因坐禅、立禅所引起的疲乏、瞌睡、散乱等。据《十诵律》记载:“比丘应直径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可画地作相(即在地上画一直线)随相直行。”因此,行禅又称为“径行”。行禅时要双目平视前方,不可低头,不可摇晃,不可快步急行。原规定直来直去而行走,现多在殿堂内作旋绕式行禅。

《性命圭旨·亨集》对行禅法有如下记载: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有者个在,又恁么去。

行亦能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论人步履之间,不可趋奔太急,急则动息伤胎。必须安详缓慢而行,乃得气和心定,或往或来,时行时止,眼视于下,心藏于渊。

即王重阳所谓:

两脚任从行处去,

一灵常与气相随。

有时四大醺醺醉,

借问青天我是谁?

白乐天云:

心不择时适,足不择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宝志公云:“若能放下空无物,便是如来藏里行。”

《维摩经》云:“举足下足,皆从道场来。”

《法藏集》云:“昼心夜心,常游法苑去。”

(三)坐禅法

坐禅的坐姿称:“跏趺坐”。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压于腿或足上。坐禅时,要用厚软的坐垫(厚2~4寸),若不用坐垫,会导致气血阻滞。坐禅有以下几种坐式:

1.吉祥坐:先以右足背压左大腿上,再以左足背压右大腿上,左上右下,两手掌心朝天,以一掌置另一掌中,两掌相合,两大拇指相触,置于脐下足上,为“定印”,两手与两足位置一致。吉祥坐能调理气血运行,平和内心意念。

2.降魔坐:与“吉祥坐”交足之势相反,先以左足背压右大腿,再以右足背压左大腿,足和手的位置均为右上左下。降魔坐能降伏杂念,调和气血。降魔坐和吉祥坐为“全跏趺坐”。

3.半跏趺坐:仅以一足背压另一大腿弯处,左右两足何上何下不拘。

当手足都摆好后,左右摇动身躯8次,脊柱自然挺直,不曲不僵;鼻与脐对,不可偏斜;头颈不可低垂或高昂。然后口吐浊气3次,吐气时想象体内病邪之气被排出体外,之后闭口以舌抵上腭,上下唇齿微触,微微闭目或两目半开半合。至此即可调息调心开始修禅。

《性命圭旨·亨集》也对坐禅法有记载,并认为坐禅可不拘坐式,只要在念头上下工夫,虽如常坐,却与常人异:

坐久忘所知,忽觉月在地。

冷冷天风来,蓦然到肝肺。

俯视一泓水,澄湛无物蔽。

中有纤鳞游,默默自相契。

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

此是修真要诀,学者可以书绅。

坐不必趺跏,当如常坐。夫坐虽与常人同,而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异矣。所谓孔门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处是也。盖耳目之窍,吾身之门也。方寸之地(注:指心),吾身之堂也。立命之窍(注:指命门,下丹田),吾身之室也。故众人心处于方寸之地,犹人之处于堂也,则声色得以从门而摇其中。至人心藏于立命之窍,犹人之处于室也,则声色无所从入而窥其际。故善事心者,潜室以颐晦而耳目为虚矣;御堂以听政,而耳目为用矣。若坐时不持孔门心法,便是坐驰,便是放心(注:心境放驰,思虑万千)。《坛经》日:“心念不起名为坐,自性不动名为禅。”坐禅妙义,端不外此。

(四)卧禅法

卧禅法,与佛教规定的僧侣睡觉时的姿势相同,它采取右胁卧,侧身而卧,身体右侧着褥,头枕在右手心上,两腿微屈,以左压右。卧禅摆好后,方可入定修禅。《摩得勒伽论》载:“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对卧禅的要求是保持右胁卧姿,调心入定。

《性命圭旨·亨集》对卧禅法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觉寤时切不可妄相,则心便虚明。

纷扰中亦只如处常,则事自顺逐。

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清崖百丈泉。

元神夜夜宿丹田,云满黄庭月满天。

两个鸳鸯浮绿水,水心一朵紫金莲。

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

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

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开心宗之性,示不动之体。

悟梦觉之真,入闻思之寂。

古人有言:“修道易,炼魔难。”诚哉!是言也。然色魔食魔,易于制伏,独有睡魔难炼。是以禅家有长坐不卧之法。盖人之真元,常在夜间走失。苟睡眠不谨,则精自下漏,气从上泄,元神无依,亦弃躯而出。三宝各自弛散,人身安得而久存哉!……

然初机之士,炼心未纯,昏多觉少,才一合眼,元神离腔,睡魔入合,以致魂梦纷飞,无所不至。不惟神出气移,恐有漏炉进鼎之患。若欲敌此睡魔,须用五龙盘体之法。

诀日:东首而寝,侧身而卧;如龙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头,一手直摩脐腹;一只脚伸,一只脚缩;未睡心,先睡目;致虚极,守静笃;神气自然归根,呼气自然含育;不调息而自调息,不伏气而气自伏。

此乃卧禅的旨,与那导引之法不同。功夫到时,自然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亦能远离颠倒梦想。即漆园公所谓“古之真人其觉也无忧,其寝也无梦”是也。然虽睡熟,常要惺惺;及至醒来,慢慢辗转。此时心地湛然,良知自在,如佛境界,正如白乐天所云:“前后际断处,一念未生时。”此际若放大静一场,效验真有不可形容者。

四、佛教止观疗法

佛教气功虽然源于印度,但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佛家修禅与中国养生相融合,使之更具有浓厚的养生保健功用。

(一)智凯止观疗法

智凯大师是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凯的弟弟陈针,曾任中军参将之职,40岁那年,陈针遇到了八仙之一张果老,张果老对陈针说:“哎呀,参将的命相不好哟,你的寿命快结束了’再活一个多月必死无疑。”

陈针非常害怕,立即请教已经得道的高僧智凯,智凯便教给他佛教“天台止观”,并嘱咐他:“依法修行,即可免灾。”陈针按智凯所授之法修炼,果真免灾回生。

第二年,陈针又遇见张果老,令张果老惊讶不已,连声叹服:“天台止观,奇哉!”

止观,又称“定慧”、“寂照”。“止”为停止,止息妄念,把心念停止下来;“观”

为达观,殄灭烦恼,是在心静的基础上闭目返视自心,而后明察心境。“止”和“观”

两者,在次序上是先“止”而后“观”,先抑制烦恼而后断却烦恼。《维摩诘经注》日:“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

在修习止观法的过程中,将散乱心思渐渐收束,不知不觉坐下来,闭目返观自心,这样能调摄心身,和谐全身气血,因而能起到积极防治心身疾病的作用,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祛病疗法。

[功法]

修习止观禅法,首先应调身、调息、调心,再进一步修习止法、观法。(<;童蒙止观》日:“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因此,在静坐入定过程中出现种种杂念时,首先应随心念所起而制止之,若止法不能破除杂念,就应采取推理分析的方法反观勘破,以排除杂念的干扰。

(1)修止法。本法有系缘守境止、制心止、体真止三法。

系缘守境止——心念活动必定有个对象,或许是想一件事情,或许是某一样东西,它们就叫“缘”;把心念系在一起,则为“系缘”。当心中杂念一起,即专心注意鼻端,息出息入,入不见其从哪里来,出不见它往哪里去,久之则杂念慢慢安定下来,此乃“心系鼻端”。人的重心在小腹,把心系在这个地方,想鼻中出入的“息”像一条垂直的线,笔直通至小腹,此乃“系心脐下”。

制心止——如果心意方动,杂念初起,立即随时制止,这是从心的本体上下手。

体真止——对各种杂念进行仔细体会,不必去想它,就会很快过去,而不必刻意抑制,自然会止息。

(2)修观法。学习坐禅者,起初心里散乱,难以把持,用“止”法可收束心思。之后不知不觉又会打瞌睡而昏沉,就要用“观”法,如“空观”、“假观”、“中观”。

空观——观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地球人间,小至自我身心,皆有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皆为空洞不实和变化不定,提起意念,作此空观。

假观——认为凡世界事物都是因缘凑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勘破假象,无须追执。

中观——相对而言,“空观”属于无的一边,“假观”属于有的一边,功夫到此还不完备,要不偏执于任何观念,即使“空观”时不偏执于“空”,在“假观”时不偏执于“假”,离开空假两边,心中无依无着,乃洞然光明。

(3)止法治病。只须集中意念于患处或身体某一部位即可。常用方法如:止心于丹田(脐下1~3寸),可治胸闷气喘、心烦肋痛、心中热痛、不欲饮食或上热下冷、肩背上肢拘急疼痛、咳嗽等。止心于两脚之间,可治头痛、颈项强直、目赤肿痛、口疮、腹痛等。

(4)观法治病。观想元气如“吹、呼、嘻、呵、嘘、四”六字,可治五脏及三焦之病。如冷痛则观想火,热病则观想冷气等。用同想治瘿瘤,可假想瘿瘤如露蜂巢,群蜂居其里;再想群蜂倾巢而出,脓血溃流,瘿瘤中穿孔如空蜂巢,如此反复观想,可消除瘿瘤。

(二)达摩壁观疗法

“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彼人来。”

这副对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一菩提达摩。达摩本为南天竺(印度人)婆罗门族人,他出家后倾心学佛,得道之后便决心来中国输经传教,于南朝宋末航海来到中国广州,到达金陵,与宋武帝谈禅而见解不合,他大失所望,遂决意渡江往北魏传教。

相传,达摩渡江时,两岸百姓想见识这位远方高僧的本领,有意把舟船开离码头,达摩毫不介意,向江边一老妇借一根芦苇,放入江中,然后使出坐禅功夫,脚立芦苇之上,眼观鼻,鼻观心,心人定。芦苇随风漂至北岸,达摩上岸之后向老妇人隔水施礼,芦苇又漂过江去。

达摩过江后,在洛阳、嵩山一带游历,一面修禅,一面传教。据说,他在五乳峰半腰的一个石}同中,面对石壁,闭目参禅,终日默然不语。有一次,五乳峰起了山火,少林寺的几个僧人顶着山火到石洞去救他,只见他依然面壁,盘膝端坐,闭目默悟。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记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之,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就这样,达摩面壁九年之后,身影已印入石壁之中,后人便将石洞命名为“达摩洞”,壁石称为“面壁石”。

[功法】

壁观坐禅集中体现在“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教人合伪归真,以认识世间万事万物;“行入’则教人去掉一切爱憎情欲,按佛教教义践行修炼。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记载了达摩壁观禅法为人“合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第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因此,将达摩观引进为现代气功疗法时,可面壁参禅打坐,宽衣松带,全身放松,调整呼吸,舍弃杂念,将直觉观照与沉思冥想集中于墙壁之上,以达到心志静寂,消除妄念的目的。

壁观者应做到遇苦不怨,宠辱不惊,无所求行,宁静淡泊。“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壁观坐禅应保持练功状态1小时以上,以后逐渐增至2小时甚至更长。起坐前应慢慢放松手脚,微略活动四肢。道宣评价壁观坐禅日:“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本法能通调气血运行,调理五脏六腑,促进饮食消化。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的治疗,尤以虚弱性、功能性病症为宜,如失眠、心悸、焦虑、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本法对无病者可以起到保健养生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