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20149800000071

第71章 你凭什么让读者喜欢——走进小小说作家非鱼

书剑

在小小说界,非鱼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我所能触及到的视线里,不断地有人说,非鱼的小小说有意味、独出心裁、精巧别致。《百花园》主编、小小说的开创者杨晓敏先生对她也是推崇备至、赞赏有加。我想,这个非鱼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这么多人喜欢她的作品?凭什么让读者喜欢她?记住了她?带着疑惑,我走进了女作家非鱼。

在杨晓敏先生每月推出的“一个人的排行榜”中,对她的创作之路有了大致了解。2006年春天,非鱼参加龙湖笔会之后,开始走上专事小小说写作的旅程。2006年底,非鱼发表了《荒》,不仅幸运地有了自己创作的“颠峰之作”,而且在圈内外备受青睐,年度内获奖、选载和热点研讨接踵而至。她选材范围之广,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女作者之手。会编故事,看起来还那么真真切切,像那么回事,把人“骗”得一愣一愣的,还就打心里喜欢她。对文字的感觉,真是冰雪聪明,颇有灵气。这是我最初的印象。在她给我发来的多篇小小说中,就像老朋友一样,我们面对面,她恬淡地讲述着她笔下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我静静地聆听着,并试对她文字中的特点在情节、语言和选材等方面加以论述。、情节跳跃化。《忧伤远逝》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因为相貌丑而深感自卑的故事,她聪明能干,好学上进,自尊心极强,忧伤缘于容颜,因此到了恋爱季节也远离喜欢她的男孩子,拼命工作而拒绝爱情,直到后来,父亲告诉她,她也很美,应该谈一场恋爱,结局或喜或伤,父亲的话点燃了她对爱情的信心,她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这才知道,原来很多男同事喜欢她。这让我想起了,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她正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因为她的语言而显得格外生动,加之跌宕起伏的情节描述,从小到大,从丑到美,从自卑到自信,一步一步氛围的营造,进而使主题走向深入,避免了一般爱情的庸俗化,使作品富有新意,远逝的是自卑,是丑,迎来的是自信,是美,是爱。

《王小倩的腰》讲述了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不畏强权、捍卫个体尊严的女性形象。对色男巧妙的惩罚,“我”被王小倩扇了一巴掌,局长夫人到单位来闹,迫使局一矢的丑恶面目公之于众,由此,小倩用智慧捍卫了女性尊严。“我”,“我”的女友,局长夫人,局长,小倩,众同事,随着人物纷沓出场,情节不断变换,人物形象逐渐丰满,面对办公室的性骚扰,既是对这类男人有力的鞭笞,又给时下一些女性竖起很好的自我保护的旗帜,主题在无形中得以延伸与拓展。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会遇到很多,通过王小倩的个人事件,反映女性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对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她善于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目不暇接,大故事里有小故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人物多而无零乱之感,一波三折,笔锋陡转,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制造出其不意的审美效果。如何在短小的篇幅里呈现多样化姿态并叙述从容?巧妙的情节安排也很重要。《窑事》里有这样一句话:“女人睡在窑里,七爷睡在窑外。”这个欧·亨利式的结尾,不禁让人心里微微一震,达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语言干净简洁,大故事是自三的婚姻,小故事是子女的成长过程,一个大家庭的点点滴滴,两代人的婚姻机缘,八口人的琐琐碎碎,这在一篇小小说里,几乎有点不太可能,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承载这么多的人物形象?人多故事就多了,故事多情节自然起伏了,但是如何使有限的篇幅里棱角分明,细枝末节清清楚楚?让读者一看便知分晓?就看作者如何着墨。主次分明,明暗结合,主讲七:爷的大半生,暗讲孩子们的生活,制造层峦叠嶂的起伏感,情节的跳跃性在其他小说中也多有表现,犹如一颗棋子,大有牵一发而动全局之势。

语言艺术化。小小说以其小而著称,它很特殊,比起长、中、短篇,不能撒大段的景物描写,也不能大段地抒情。用精短的文字凝炼小说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美感,也是小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非鱼的小小说就给人带来这样的美感,有音乐和美术效果。我最爱的是《半个瓜皮爬上来》,一看标题就令人匪夷所思,半个瓜皮怎么爬上来的?遥远和杨小鸽结婚后,执著的遥远特别喜欢雕刻,而且只刻西瓜皮,为此两口子不断地争执,直到遥远拿到雕刻奖,小鸽才知道事情真相,原来,这个瓜皮和遥远心里的什么姑娘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西瓜吃也只能啃西瓜皮,从那后,他就对瓜皮有了特殊的感情,并喜欢用瓜皮雕刻。通过遥远小时候的贫寒,讲述了一个青年志存高远,用艺术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故事。“遥远又换上了嬉皮笑脸的表情:半个瓜皮爬上来,伊啦啦,送给我的姑娘小鸽子,伊啦啦……”你听到音乐了吗?《窑事》中的片段:“羊在沟里继续浮着游着,七爷晒着太阳就犯起了迷糊。”

“坡上野石榴花开得火红火红,七爷从身边顺手掐一朵,放在窑门口。”你看到场景了吗?“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沉入温暖。”此处动静相宜,融情人景,如诗如画,充分调动了语言技巧,使小小说的整体具有艺术感染力。语言是一个作家的看家本领(侯德云),语言所描之物,要有静可赏风月,动则挟惊雷之感。或充满阳刚之气,文风硬朗,铿锵有力,或柔情似水,婉约华美,文风清丽。非鱼属于后者,她的语言更像是一首首美妙的轻音乐,舒缓,冷静,余音绕梁,令人沉醉,这样的语言真是让人喜欢。

选材多样化。在表现主题方面,她避免选材雷同化,既要主题深刻,又能抓住人物的灵魂思想,小小说有限的篇幅中,如何突破和超越自我?

对刚入门的小小说作者是个难事,但对于非鱼,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她在短短时间内一鸣惊人。《中国小小说典藏品》一书收藏了她的《王小倩的腰》和《荒》两篇经典佳作,之后,她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杨晓敏先生在5月份“一个人的排行榜”中这样评介她:“在不长的时间里,之所以能成为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是因为作者和那些具有良好文学潜质的同行一样,出手就能占据较高的起点。”选材方面有反映社会现象的《逃》,有情感婚姻故事《窑事》和哲理性较强的《开片的瓷器》,有科幻想象的《规则》《荒》——作者把政治、社会、人生、环境等重要元素糅合在一起,反诘着令人振耳发馈的古老命题。有生存困惑《安静》《逃》以及官场现形记《楼前有块地》,涉及领域的宽泛让她的小小说在整体质量方面呈现多元化态势,保持了鲜活的创作力和较高的水平。

纵观非鱼的整体创作,其小说灵巧精练,意味深长;语言简洁优美,轻松活泼;沉稳叙述中不乏幽默,情景交融;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一个小小的故事,蕴含深刻的哲理;尤其是选材的多样化,让读者充满期待。

看后笔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慨叹:非鱼,你就是精彩!难怪读者喜欢,我也深有同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会这样想:非鱼,下次你又会写出怎样的作品“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