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20149800000068

第68章 寓言的深度取向和人间的烟火气息——非鱼小小说创作简论

高军

河南女作家非鱼闯入文坛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却以广阔的视野、多变的笔触、硬朗的文风持续地写出了一些既有女性色彩又能突破女性羁绊的具有经典意味的小小说作品,颇受读者好评。

她的小小说创作题材比较丰富,在多个向度上进行了精心开拓,特别是在下面两个鲜明的艺术走向上,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在寓言化走向上立足于追求深刻、追求细腻非鱼在小小说创作中,善于借助寓言化的方式,以荒诞、变形、扭曲展开想象,虚构生活,追求作品的深度模式和普遍寓意。代表作《荒》中的民厌恶、躲避城市生活来到荒岛后,不久就感到寂寞了,然后找来女人结婚生子,找来老师教育孩子,儿媳、亲家、律师、检察官、士兵等随即都来了,各种矛盾、诸多需要紧跟着产生,新的职业不断诞生,环境被严重破坏,对峙日趋尖锐。民在政变被镇压下去后,变得焦虑不安,患了抑郁症,只好到另一座荒岛去调养治疗。“小舟渐行渐远的时候,民回头看了看曾经的荒岛,现在,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啊!”小说中的荒岛是一个隐喻,它指归着对世界的逃离与反叛,对现代城市文明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拷问和反动。小说立足这一寓意展开人物人生轨迹的叙事,通过戏剧化的强烈落差,使读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追求和逃离的轮回的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从而引伸出带有生命意义的终极思索。以寓言式的故事、凝固着的意象以及简洁的概括和白描手法,超越了历史和现实表象,小说变得深邃,意蕴丰富,达到了一定的哲理深度,包含着对人生、历史、政治和人类文明的形而上的思考,主题富有多义性。

公然的虚构竟能蕴藏深切的现实性,如此的抽象竟然能激发出我们最深处的情感,作者的才华令人刮目相看。这种类型的小说反应的生活场景往往被限定在理念的框架内,最难的是克服强烈明晰的表意焦虑。创作中不能将丰富的生活仪式化,应避免人物高度符号化,避免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化肢解和干枯的说教。如若丰富的现实被简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被屏蔽,人物主体精神萎缩,动作僵硬,符号化、空心化严重,人物缺少主体性,缺少思想意志情感,那就是失败的、不成功的。非鱼避免了人物被抽空,尽量保持生活的丰富性,这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关键。再如《桃梦》写的是“我”给几枚桃核寻找土地予以安置的故事,但始终紧紧贴着人物展开。在城市找不到土地,在生态园林区找不到土地,到农村老百姓不给机会和空间,终于找到闲地又早被征用,最后只好种进花盆,盼望中的那一丝鹅黄嫩绿最终也没有出现。小说创作,想象情节不是难事,但是虚构细节的现场感却需要付出辛勤的心血。非鱼在这里给出的是一个具有深度模式的象征世界,小说不仅没有回避当下的丰富丰盈难以穷尽的生活,而且写得非常感性,带着丰富细腻的细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避免了概念化、符号化。小说从生活细部出发,紧贴着生活和人物写作,读来令人怦然心动。在这类小说创作中,非鱼的过人之处恰恰在于能带着特别的洞察力和思维的穿透力,让文本后边站着深邃的传统和宽广的现实,以此获得相对细腻的生活质感,和读者构成一种繁复的对话关系。要直指读者内心,丰富鲜活必定是这类作品的主要尺度。

二、在生活化走向上立足于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对现实认真省察,生活气氛加强,虚构成分减弱,切入更为本质的内核,对生活肌理细腻呈现,塑造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也是非鱼所擅长的。《痕迹》中,李胜利向自己对桌办公的裘红求爱,结果因她早有对象而被拒绝,后来两人各自成婚。但裘红一直还在他心里,所以当看到她胳膊上鲜红的划痕后,李胜利关心地追问,并推测是被她老公打的。在下班后假托科长请她吃饭,翻来覆去让她倾吐委屈,裘红越说没事他越不相信。并且此后对她的关心越来越多,以致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最终裘红真被老公打了。在他俩的交往中,李胜利出于对深恋着的女性的一厢情愿的想象,暴露出来的爱的暴力使裘红欲退不能,欲进也不能,所以李胜利的近乎变态的执著最终也注定是不会被理解的。小说细节密实,生活的毛细血管充分布满整个小说的肌理,人物个性复杂,特色鲜明。其实,作品有没有思想性、感染力,能不能赢得读者的喜爱,主要看它具不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对作品的个性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非鱼深知这一点,所以在这方面有着清醒的艺术自觉。《王小倩的腰》写王小倩那很美的腰被“我”忍不住摸了一下,结果不仅被她打了一耳光,还接着被科长、主任叫去谈话批评。

后来,连局长都因想摸她的腰遭到她的报复。她明显地表露着对男性入侵的不满和反抗,不自觉地就成了生活中的强者,以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女性的人格尊严,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二丫》将文学的情思更多地投射到对现实生活的叙写与对平凡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关注上,二丫被强大的生活所左右,正常的人生追求与生存欲望被无常的命运所扼杀,在来到城里当保姆不久,又受到男主人的侮辱和欺骗,她的仇恨在点着火焰的时候达到极点,最终还是善良的本性扑灭了那仇恨之火,抱出了主人的孩子。她的抗争最终以自我退却告终,这既昭示着打败了自己,更昭示着战胜了自己,小说中站立起来了一个善良的女性形象。这里,通过细密的文本叙述和生活肌理呈现,将一个女人的故事的叙写由个体经验升华为人物命运的探索。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成为所处时代人们的使命的忠实代言人和生命本真的表达者,作者把目光投向底层,投向弱势群体的这种关爱与良知,是让人感动的。《喝茶的女人》写沉溺于过去不能自拔的女人,最终走出了心灵的雨季。

作者写作中尽力接近女性的自我本真,并呈现女性自我世界的复杂和女性人性的本性。女人内心深处的生命之痛不仅源于客观,更源于自身。小说揭示了人的感情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种丰富性和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也同样是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体现。对此,作者的态度是既不回避,也不扼杀,而是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使女主人公接近了女性最幽深的隐痛——女性自身的意识搏斗。对于她来说,爱就是灵魂,就是生命本身。喝茶的女人靠着外在于感情的因素把感情埋在心的深处,但抑制毕竟是人为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她苦苦遏制着自己的情感,但后来还是决定把整个身心交给自己现在的丈夫。小说读来质感滋润,语言精细,鲜活亮泽,余韵回荡。非鱼用女性特有的浪漫和唯美情怀,以她独特的书写姿态、洁净的精神追求以及技巧上的变化多端把世间男女的生命本能写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