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做一个精于消费的女人
20146500000006

第6章 理性消费,谨防陷入消费误区(2)

7.弪轻松松网上购物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穿着家居服坐在电脑跟前,只需用手轻击键盘,就有人把电脑、电视机、吃的、用的……统统给你送到家门口,而且优惠多多。

有人觉得网上购物不放心,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作为消费者,无法真实地接触到商品,缺乏一种真切的感受,所以,在尝试这种最高效时尚的购物方式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什么东西适合在网上买,什么东西不适合。

由于网上购物完全是在消费者不直接接触商品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对商品的质量、质地、规格、外观等等都要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很多商品的直观感受是文字描述所无法代替的。因此,一般来讲,网上购物比较适合那种很标准化、基本不存在什么质量问题的产品。

如果你要购买书籍(最好是对此书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光盘、软件,那么选择网上购物就很合适,可以在家轻松享受服务。还有一些著名品牌的商品也比较适合网上购买。而像服装等需要消费者亲自体会穿着效果的商品则不太适合在网上购买。还有很多高档消费品,一般消费者在选购时是比较慎重的,也不太适合在网上购买,因为这类商品需要多方咨询、比较,而网上购物在这一点上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

在付款方式上,可以教给你一个省钱的好方法。目前在网上购物一般是要收取一定的送货费用的,所以进行网上购物不妨和朋友或同事共同购买,一次送货,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配送费,而且大家一起买还可能获得网站提供的优惠。如果你对现在的金融体系不是很放心,建议你选择“货到付款”的付款方式。

关于二手商品的买卖,网络本来可以发挥快捷免费的现代媒体优势的,但由于部分网民的道德水准较低,网上二手商品交易中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让自己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不久前曾无意中听到这么一段对话:“我把我那台笔记本卖掉了,卖了800元。”“什么,那台笔记本不是已经没法再使了吗?”“我是在××网挂牌卖掉的,对方是个学生,实在好蒙,我拿了钱转身就跑……”

看来网上买二手货不小心不行啊!

如果要通过竞价的方式购买商品,还是先学一学下面几点小经验吧!

注册时最好不要留家里的电话,否则上门电话一定令你心烦。

在交易前先了解一下卖方的信用度,以防上当受骗。

如果看中一样东西实在爱不释手,可以直接和卖方用E-mail联系,告诉卖方你的“爱慕之心”和你愿意出的价位。

如果卖方的介绍不够详细,也可以给他发E-mail,提出问题,另一个办法是在留言簿上留言,卖方一般都会及时回复。

有的网站有“出价代理系统”,只要在竞买时选择“要代理”,并填入自己的最高心理价位,网站就会自动为你出价,免得你因为无暇顾及而错失良机。

总而言之,在网上购物应以技术含量较低、较为标准化、基本不存在什么质量问题的商品为主,如名牌化妆品、书籍、CD等,而对于大型家电、二手电脑等有一定技术含量或一时间无法完全了解的商品,还是自己辛苦一趟吧。

8.谨慎购买有奖销售商品

有奖销售,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场兑现实物奖励,即根据顾客一次购物的金额,赠送一件或几件其他小商品;另一种是定期当众摇出中奖号码,中奖者可凭自己手上的号码凭证,前往领奖,奖品也多为实物,其价值从数元到数万元不等。目前,许多商家为了刺激消费,抑或推销滞销积压商品,常采用这种方式。

为了鼓励消费,繁荣市场,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购买者,应该谨慎从事。这里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要注意此项有奖销售活动是否手续健全有效,是否有公证单位公证,是否是正式商业单位发起举行的。

要研究中奖条件和中奖比例。不要光看到奖励的东西价值高,就头脑发热。汽车是值钱,很能打动人,但要看是多少人当中出一辆,是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一般来说,中奖率不足40%的,得奖机会很少。

要确定有奖销售的商品是不是自己急需、必买的。如果不是自己或家人急需购买的,则不宜因为有中奖机会而特意购买,否则会白白占用手里的资金,购买一堆一时用不上甚至是永远用不上的多余物品,费了钱又占了地方,很不划算。

9.选准购物的最佳时机

购买物品必须遵循商品的生命周期,选择最佳时机。太早,有时商品质量尚不稳定,或质量不高,或价格较贵;太晚,则可能有更先进的产品替代而显得过时。因此,必须分清商品的生命周期,选择最佳时机进行选购。其周期大致如下:

初期。新产品刚上市,产量少,质量性能不稳定,成本高,价格较贵。许多人喜欢新潮商品,争先购买,实际上并不合算;精明的消费者则会沉住气,看情况和需求而定。

中期。即产品已开始大批量生产,质量、性能都趋于稳定提高,成本下降,价格也可能降低,消费者对产品已有所认识。但从经济上考虑,仍非最佳时机。不过,这阶段也可以购买。

后期。即产品在市场上的数量已趋于饱和,产品质量也可能进一步完善,价格相对下降,是购买的好时机。其缺点是,该商品热潮稍过,新一代更新产品将会出现。

选择好最佳购物时机必须注意节假日、周末和时令。如夏季来临,空调、电风扇会相对涨价;儿童节时,有些儿童用品也可能提价;节假日购物者多,相互竞购,对质量的挑选和价格均不利。有经验的女性消费者都能抓住以下几点:

(1)选择有利时间

一般商场都是开市上午和正午价格较高,傍晚收市时价格可能回落。

(2)比货色

不要仅以价格高低取舍,即使同一价格,质量也可能不同,应货比三家。

(3)不要先入为主

要把几家商店摊位都作一比较,再来选择质量和价格,比较有利。

(4)会谈价

有些商品价格弹性很大,特别是有些商人抓住许多青年人的消费幼稚病,把商品的价格故意上抬几倍甚至十多倍,某些人以为“贵则好”,或“贵则有派头”,不好意思杀价,结果上了大当。讨价还价要讲艺术,关键在于识货,同时也要根据货主的心理来压价。尤其是第一次出价非常重要,它可反映出购物者的识货水平,也给货主亮出了准备出价的“底牌”,因此,必须看清货品的材质、做工后再出价,以免上当。

10.掌握各种省钱的妙招

过去一见到优惠销售,女士们就会产生购买冲动。久而久之,渐渐发觉“大减价”、“大出血”、“大甩卖”、“跳楼价”之类活动纯属骗人的鬼把戏。绝大多数消费者眼下似乎都已懂得也更慎重对待花样百出的种种“优惠销售”。购物时让自己的智商高人一等,学会各种省钱的妙方,每个月花销同样多的钱,却能比别人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

(1)不去熟人那里买东西

买熟人的商品有许多尴尬之处,一是不便压价,因为熟人已称“看在你我交情上,只收成本价”了;二是商品发生质量问题时不便找熟人“讨个说法”,更不便提出退货、索赔。因此,常有这种情形出现:某顾客正在摊前挑选商品,忽然抬头发现是熟人的货摊,便赶快声明自己只是随便看看,旋即离去。

(2)光顾不讲价商店

消费者往往“精”不过商家,各种“天价”、“神仙价”、“直销价”、“赔本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竭尽讨价还价之能事,奋力杀价下来之后,吃亏的仍是消费者。当商业竞争将不讲价商店推到消费者面前的时候,立即受到明智消费者们的青睐。

此不讲价应是明码实价,而不是虚抬价格的商家对你说“我已经不赚钱了”,你就乖乖地不讲价。因此,你要区分两种情况,不同对待。

(3)错季购物

冬季买夏季用品,夏季买冬季用品,商品处在滞销淡季,价格能够便宜许多。但是错季购买应有计划性与前瞻性,如果你在冬季买了一件夏季的连衣裙,到了夏季却因不喜欢了或过时了而将其放置一边,那就得不偿失了。

(4)到大商场看,去小商店买

这种看似奇怪的购物行为时下已不为少见。何以改变过去购物特别信任大商场的观念?因为自市场开放以来,各种商店,进货渠道基本相同,商品质量也相当。价格的差异主要源自商家的场地租金不同。

处在黄金地带的大商场不仅经营场地租金昂贵,且因豪华气派的装修,各处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增大了成本费用,相同商品往往价格高于其貌不扬的小商店。而且,小商店普遍服务更周到,挑选商品更方便、购物程序也没那么烦琐。

需要注意的是,大商家相对来说信誉比小商家高些,售后服务也更好些,所以在小商店购物承担的风险要大些,但只要你有丰富的商品知识,也不要担忧买到假货。

11.狠心杀价:争取物超所值

随着现在个体商贩、私人商店的增多,很多服装和饰品都有所谓的“实价”和“浮动价”,特别是在南方各个城市,这两种价格之间有很大距离,而你如果购物,千万不要一听到“实价”就老老实实掏钱,你还可以杀价,你要有杀价意识,有时所谓的“实价”也可以杀到半价、三分之一价甚至更低。

当然,杀价也需要技巧,也是一种技术,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这方面的能人,根据各人性格的不同表现出的能力就有很大区别。杀价的第一步是不要对你看中的服装流露特别喜欢的表情。不要让售货员抓住你想买的心理。

然后你仔细地看那件衣服,挑剔它的毛病,同时可以赞美和欣赏其他类似服装,并把它和你想要的服装作比较,肯定你不想要的服装确实不错。

做到这一步时,售货员恐怕会对你真想要的那件服装的价钱会有所动摇。

然后问他两件服装的价钱,并对你真想要的那件服装流露出“买下来也可以”的表情。

接着开始讲价。你提出的价格尽量低些,不要怕提的价太低对不起卖主。如果对方不同意,慢慢增加。

增加到你认为只能到此为止的价格后,售货员如果态度强硬,还是不卖的话,你要先做出一种“不卖算了”的表情,再看看别的衣服,然后作出要离开此店的表示。

如果售货员并不挽留你买下那件衣服,说明他提出的最后价钱确实恐怕是不能再低的价了,如果你真看上了那件衣服,就把它买下来吧。

以上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杀价方法。

如果是有朋友跟你同行,两人可以起哄把价钱压低。

如果你有时间,又有耐心,可以跟售货员磨下去,也许你也能达到目的。

12.避免让人吃亏的购物方法

早从1989年起,国家就已经对轻工产品质量实行分类分级。分类分级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凡是上等级的产品才是达标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不予分类分级。所以消费者购物时应特别注意产品的等级,以免购进次品或劣质品,使自己的权益受损。

上等级的产品亦有优劣之分。A级是优等,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B级是良好,属国际一般水平;C级是一般,属国内先进水平;D级是可用品,属国内一般水平。

凡经国家检测全部项目都达到A级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轻工部推荐产品,属较好产品。这两者可放心购买。轻工部公布的自选产品,有些项目未达标,但主要项目都已达标,这种产品也可适当选购。如果属暂不推荐产品,则主要指标都不合乎标准,此种产品为劣质品,建议消费者尤其是容易冲动的年轻女性消费者要慎重,不宜购买。

13.谨慎防范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以次充优、以假乱真,向顾客推销假冒伪劣产品。那么,作为一个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如何才能有效防止购置假冒伪劣商品呢7.·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应多了解一些商品信息,掌握一些日常用品的辨别知识,注意了解真假、优劣商品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在选购商品前应多到几家商场转转,多咨询售货员,做到“货比三家”,这样才能避免在价格和质量上吃亏上当。

购置商品时,要注意当面挑选仔细,尽量少到那种写有“货既售出,概不退换”的商店或柜台去购置商品。需要开发票和有保修期的商品,应及时索取购物单据和保修凭证,并尽快办理保修手续。

购置家电和一些高档商品时,要特别注意查看或索取产品说明书,因为按要求这些产品必须附有产品说明书。一册说明书在手,既会给使用带来方便,而且万一发生质量纠纷,它也是消费者可以作为依据的一项质量凭证。

购置食品、医药品时,应特别注意有无生产厂名、生产(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生产批号、质量合格证、产品功效及用法等,若没有以上各项内容应坚决不买,以免产生不良结果。

14购物时要建立必要的心理防线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商家总在向消费者发动心理战,而且他们经常会大获全胜。原因在于商家早有预谋,而消费者却毫无准备。

其实消费者每次购物,都并非无缘无故进行,而是受某种需求激励、由某种动机促成的。有一系列心理活动伴随着:·求实心理——肚子饿,来一碗热汤面吧。

求廉心理——这么便宜,过这村没这店了。

求新心理——这玩具挺稀奇,给孩子买一个。

求名心理——名牌货,没问题。

求速心理——快找钱,要迟到了。

求异心理——办公室里还没人穿这种衣服呢,赶紧买一件。

求同心理——人家小王早有这么一双鞋了,有什么呀?咱也来一双。

求美心理——颜色太棒了,最适合我。

求洋心理——美国原装,快掏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