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做一个精于消费的女人
20146500000036

第36章 赏心悦目:女性居家的绿色消费(3)

(2)虎尾兰 虎尾兰又称虎皮兰、千岁兰,为百合科虎尾兰属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虎尾兰地下部有根状茎。叶簇生,肉质线状披针形,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花白色至淡绿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见栽培的品种有:·金边虎尾兰:形状似虎尾兰,但叶缘镶有金黄色的阔斑带。 短穗虎尾兰:为矮生种,株高约10~20厘米,为金边虎尾兰的变种,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生长。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顶端稍尖细,叶面有纵向的浅凹沟,每叶独立生长。 虎尾兰原产于干旱的非洲及亚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高,以渗水性较好的沙质土为宜。其生长温度为20℃~30℃,越冬温度为10℃。

虎尾兰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结合换盆可进行分株。每株至少含有3~4枚成熟的叶片,然后分别用新土种植。扦插繁殖材料为叶片(即叶插),在气温15℃以上均可进行。将成熟的叶片横切成7~8厘米长片段,稍晾干后插于河沙中。扦插时注意不要倒插;保持一定的温度,但也不宜过湿,以免腐烂。一个月左右可从切口部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长成新的植株。金边及斑叶品种利用叶插繁殖出的小苗为绿色苗,金边及斑叶状消失,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这些品种不宜用叶插繁殖,最好用分株繁殖。

虎尾兰盆栽可用腐叶土和园土等量混合并加少量腐熟基肥作为基质。

它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除盛夏须避免烈日直射外,其他季节均应多接受阳光;如长期摆放于室内,不宜突然直接移至阳光下,应先移在光线较好处,让其有个适应过程后再见阳光,以免叶片被灼伤。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平时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也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燥,以增强抗寒力。它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证叶片苍翠肥厚。

虎尾兰叶片坚挺直立,叶面有灰白和深绿相间的虎尾状横带斑纹,姿态刚毅,奇特有趣;它品种较多,株形和叶色变化较大,精美别致;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为常见的家内盆栽观叶植物。适合布置装饰书房、客厅,可供较长时间欣赏。

(3)孔雀竹芋

孔雀竹芋又称五色葛郁金,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孔雀竹芋基部有块茎,株高30~50厘米。叶卵状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约10厘米,深紫色,有白色茸毛;因其叶表主脉两侧密集的丝状斑纹从中心叶脉伸向叶缘,呈羽状排列,侧脉之间有明显的小脉似孔雀尾羽,故得名;叶背的饰斑呈淡紫色,叶柄深紫色。叶片有“睡眠运动”,即在夜间其叶片从叶鞘部向上延至叶片,呈折叠状,翌晨阳光照射后又重新展开。

孔雀竹芋原产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性喜高温高湿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寒。适宜温度为18°C~25℃,越冬温度为5℃,超过35℃或低于10°C均对生长或生存不利;空气湿度要求70%~80%。

孔雀竹芋用分株繁殖。一般多于春末夏初气温在20℃左右时进行。

分株时用利刀沿地下根茎生长方向将生长茂密的植株分切,使每丛有2~3个萌芽和健壮根;分切后立即上盆置于阴凉处,一周后逐渐移至光线较好处,初期宜控制水分,待发新根后再充分浇水。

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腐熟基肥作为培养土。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秋季除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降温保湿;秋末后应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生长旺盛期每两周施一次稀薄液肥,但氮肥不宜太多。5~9月生长季要置于阴或半阴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会使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

孔雀竹芋株形规整,叶面有美妙精致的斑纹、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的斑块犹如孔雀开屏,其色彩清新、华丽、柔和,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室内观叶植物的珍品。它适应性较强,在室内较弱光线环境可较长时间栽培。常以中小盆种植,装饰布置于家庭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所。

(4)富贵竹

富贵竹又称仙达龙血树,为百合科龙血树属观叶植物。

富贵竹为常绿小乔木,根为黄褐色。茎细长直立,无分枝。叶长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3厘米,叶柄鞘状;叶面的斑纹色彩因不同品种而异。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金边富贵竹:叶边缘金黄色,中央绿色。

银边富贵竹:叶边缘银白色,中央银色。

青叶富贵竹:又称绿叶仙达龙血树、万年竹。叶片浓绿色。是前两者的芽变品种。

富贵竹原产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现我国广泛引种栽培。其性喜高温高湿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喜光也耐阴。适生于渗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适宜温度为20℃~30℃,越冬温度为10℃。

富贵竹用扦插繁殖。生长多年的富贵竹随着植株长高,茎干基部往往叶片脱落,株形变差;可于生长季将茎干截成长5~10厘米作为插穗,将其扦插于河沙中,一般1~2周即可生根抽芽。

富贵竹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种植,也可用椰糠和腐叶土另加少量基肥作为培养土。生长季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过于干燥会使叶尖干枯;冬季盆土不宜太潮,但时常要向叶面喷水,同时注意做好防寒工作,以免叶片泛黄萎缩以至脱落。在生长旺盛的5~9月每月施液肥或颗粒状复合肥2~3次,以保持叶片青翠亮泽。它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长,要避免烈日直射:若曝晒或干燥会使叶面粗糙、枯焦,缺乏光泽,降低观赏价值。

富贵竹茎叶纤秀,柔美优雅,姿态潇洒,观赏价值很高。它适于盆栽种植,用于布置书房、客厅、卧室等处,可置于案头、茶几和台面上,显得富贵典雅,玲珑别致,颇耐欣赏。

(5)吊兰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为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吊兰为宿根草本,有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1~2厘米;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吊兰的最大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梗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上。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植株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高,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温度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分株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过量施氮肥,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

吊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由盆沿向下垂,似花朵,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古有“折鹤兰”之称。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

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一种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1~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6)文竹

文竹又称云片松、云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

文竹茎柔软丛生,伸长的茎呈攀援状;平常见到绿色的叶其实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叶状枝,真正的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纤细而丛生,呈三角形水平展开羽毛状;叶状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长3~6毫米,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花小,两性,白绿色。1~3朵着生短柄上,春季开花。浆果球形,成熟后为紫黑色,有种子1~3粒。

文竹原产南非,现世界各地多有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严寒,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适生于渗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生长温度为15℃~25℃,越冬温度为5℃。

文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时宜播于河沙和腐叶土等量混合的基质中,浇透水,保持湿润。在温度20~30℃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当苗高5厘米以上时即可移栽入小盆。一般3~5年生的植株生长较茂密,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进行,分株时尽量少伤根系,分株后注意保湿和遮阴。

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水问题。浇水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浇水过少,盆土太干,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叶片脱落。所以,平时要适当掌握浇水量,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在生长期,每月可施稀薄液肥1~2次,忌施浓肥,否则会引起枝叶发黄。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以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它适于在半阴、通风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适当遮阴。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散射光处较佳。

文竹其实不是竹,只因其叶片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它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株形优雅,独具风韵,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上好的室内观叶花卉。文竹的最佳观赏树龄是1~3年生,此期间的植株枝叶繁茂,姿态完好。但即使只生长数月的小植株,其数片错落生长的枝叶,亦可形成一组十分理想的构图,形态亦十分优美。文竹可配以精致小型盆钵,置于茶几书桌,或与山石相配而制作盆景。

(7)黄金葛

黄金葛又称绿萝、石柑子、抽叶藤,为天南星科麒麟叶属多年生藤本观叶植物。

黄金葛为蔓生植物,它的茎节上长有气生根,能攀援他物向上生长,茎长可达十几米或更长。叶近心脏形,暗绿色,富有光泽;叶面上有不规则的黄色斑点或斑块;幼苗期叶片较小,随着植株的长大,叶片也随之增大;因栽培条件(尤其是肥水条件)的差异,其叶片大小有别,不存在大叶和小叶品种之分。黄金葛在我国引进栽培较早,目前常见栽培的品种有:

金葛:叶片上有黄色的斑点和条纹,较美丽。

银葛:叶片上的斑点和斑纹呈粉白色,在嫩叶上粉白色的斑点和斑纹更多。由于叶上的叶绿素较少,生长较弱。

黄葛:叶片淡黄绿色,上面没有斑点和斑纹,引进较迟。

三色绿萝:叶鲜绿色,带有黄色和乳白色的斑块,十分美丽。

翠藤:叶片绿色,上面没有其他颜色的斑点和条纹。

黄金葛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其性喜高温高湿及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温度为15°C~25℃,越冬温度10°C。可耐较干燥环境,空气湿度在40%~50%时仍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渗水性好的肥沃土壤为宜。

黄金葛主要用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期均易成活。扦插时剪取长15~30厘米枝条,将其基部1~2节叶片去掉,插于河沙与腐叶土各半的土壤中,保持湿润,可很快生根,然后上盆。若在高温季节可剪取茎蔓末端芽条3~4根,直接种植上盆,但要特别注意保证盆土疏松透气,同时经常向叶面喷水保湿。此外,可用水插繁殖,即剪下长有气根的茎节,插入水中,待气根适应水中环境后就会开始萌芽生长,但要保持水质清洁。

黄金葛盆栽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种植时可在盆中央竖一根立柱,在四周种小苗3~5株,使枝蔓攀附于支柱上生长;在枝蔓生长过程中应经常喷水保湿,以促使茎节上发生不定根,并附于柱上。也可将小苗3~5株直接种在盆中,使茎蔓下垂,作吊挂或悬垂栽培。黄金葛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较大,若营养不足叶片不易长大。一般每两周左右施一次液肥。施肥时不要偏施氮肥,否则叶面上斑点、斑块容易变绿,降低观赏价值。除夏天阳光过强应遮阴外,其余时期应尽可能让其多接受阳光,使其叶色浓绿。为保持良好的株形,要适时截短过长的茎蔓和紊乱的枝条,使其长短有致,疏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