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00条投资策略
2014500000002

第2章 对数字超级敏感的天才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凄风惨雨,全球股市风声鹤唳。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手持443亿美元的巴菲特出手了,在收购高盛后,又先后投资上百亿美元。巴菲特在风暴中的身影告诉我们,当前股市的动荡,也许正是捕捉机遇的大好时机。在全球股市的股价便宜得像白菜萝卜一样时,巴菲特却有那么多的现金去不断投入,实在是令人羡慕,也值得中小投资者深思。半个多世纪以来,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从这位财富之王的人生阅历中,我们也许可以窥探出些许端倪。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股市崩溃,被人们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这样苦难与危机并存的大背景下,一位天才的投资者应运而生。

1930年8月30日,天气异常潮湿和闷热,一个6磅重而且早产5周的婴儿诞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股神”的沃伦·巴菲特。

奥马哈市位于密苏里河西岸,傍依着密苏里河岸边耸起的嶙峋崖壁。尽管它下面有大片的平原,但城本身却是多山的地形。这儿曾是一片荒山野地,直到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指定这里作为联邦太平洋铁路东端的终点站,这个地区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巴菲特出生前一年,因为股市崩溃,他的父亲整天待在家里,不敢给那些因为他而遭受损失的人打电话。霍华德·巴菲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多丽丝,小女儿罗贝塔,沃伦·巴菲特排行老二,是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来自内布拉斯加的一个小镇,是一位身材娇小、性情活泼的妇女。他的父亲既严肃又和蔼,对儿子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他给沃伦·巴菲特展现了一个股票和债券的世界,并种下了未来发展的种子。

巴菲特家族的人温文尔雅,拥有坚忍不拔的品质。他们精于做生意,但花钱很谨慎。这个家族有很多善于经商的人,既有最初移民美国的约翰·巴菲特,也有后来的欧内斯特·巴菲特(沃伦·巴菲特的祖父)。沃伦·巴菲特继承了这个家族的谨慎特质,从小时候起他就拥有超乎年龄的谨慎。他学走路时总是弯着膝盖,仿佛这样可以保证他不会摔得太惨。当他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多丽丝去教堂时,多丽丝会到处乱跑以至于走丢,但沃伦·巴菲特则会乖乖地坐在母亲旁边。沃伦·巴菲特小时候是个结结实实、皮肤白皙的小家伙,喜欢穿系白鞋带的小靴子和白色短袜,有浅浅的笑脸和深深的双眸。他的头发起先是金黄色,后来变成了赭色,但他的性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从不乱逛不熟悉的地方,也不惹是生非或寻衅滋事。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经营“投资证券、市政公司及公用事业股票及债券”的业务。由于市场的崩溃削弱了公众的信任度,霍华德·巴菲特只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愿望来维持生意。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成立的公司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公司,只不过可以让霍华德找个地方挂挂帽子,收取点佣金罢了。

奥马哈受到恶劣气候的侵扰,尘暴从俄克拉荷马滚滚涌来,奥马哈人只有紧闭房门躲避尘暴的侵袭。在沃伦·巴菲特4周岁生日那天,尘暴猛烈地带来一阵热风,以至于杯碟和餐巾纸全部都掉在地上,整个前廊都被埋在了红色的尘土之下。沃伦·巴菲特和姐姐多丽丝顶着屋外令人窒息的热气,苦苦等待卖冰人从马拉的货车上跳下来,递给他们一些可以含在嘴里降温的冰块。到了严寒的冬季,情况甚至比炎热的夏季还要糟糕。沃伦·巴菲特和姐姐总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商人们打电话付款时都不敢让摩托车熄火,以免引擎无法发动。

直到沃伦·巴菲特开始上学读书的时候,他父亲的运气才逐渐好转起来。在巴菲特6岁的时候,一家人搬进了郊区第53北大街一座斜木瓦屋顶的宽敞住宅,曾经的艰苦开始远离他们。但这些苦难似乎对沃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历了这些艰辛的年月之后,他便怀有一种执著的愿望,想要变得非常富有。他在5岁之前便有了这个念头,而且自那以后,这种念头就从来没有改变过。

沃伦·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常和小伙伴们玩一个游戏,他们在楼上的走廊里俯瞰着繁忙的路口,记录下来来往往车辆的车牌号码。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拿出一份《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在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变化的数字,好像在寻求一个神秘谜底的答案。

沃伦·巴菲特的小伙伴拉塞尔常常找出厚厚的年鉴,读出上面城市的名字,而小巴菲特则逐个报出城市的人口数量。即便拉塞尔念了10座城市,巴菲特也没有丝毫错误。沃伦·巴菲特对于数字的天分是惊人的,不论是棒球的得分,还是赛马的输赢机会——每个数字都是他那早熟的记忆所渴求的。每次当沃伦·巴菲特坐在教堂的长椅上时,他就靠计算宗教作曲家们的生死年限来打发周日的时间,有时他也玩莫诺波里游戏——数着他那想象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