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20140300000009

第9章 捕捉商机(3)

6.审时度势,有备而行

商场如战场,在不见流血的商战中,有时比战场还要激烈。同样,在经商过程中,更需要事先谋划好之后才能出击,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因此,谋而后战,是一个精明的经营者所必须采取的方式。谋而后战,需要事先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在众多的资料中进行分析研究,而后决定经营的方略。

“审时度势”,语出洪仁歼《资政新篇》,意思是审察时机,忖度形势。在经商过程中,形势的变化相当复杂。这就需要在不断对形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和手段来适应形势的变化。如果对变化的形势麻木不仁,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还是我行我素,因循守旧,还是沿用老一套的经营方式、方法,其结果必然带来经营上的亏损。

麦西公司原是美国一家用微波线路连接芝加哥与圣路易两市的区域性电话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期,该公司遭到严重的财务困难,于是便转给素有整顿企业专家美誉的企业家比尔·麦高文。麦高文在接手麦西公司之后,对当时美国的电话通讯行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首先调查了美国所有的通讯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经营范围,发现贝尔电话公司长期的垄断经营已经造成经营上的无效率。虽然贝尔公司在科技上具有领先地位,但同时也为其他公司提供了许多竞争的机会。

他看出贝尔公司把长途电话收费订得较高,是为了保持较低的电话基本租金和区域性服务的成本,这无疑是在“邀请”那些无心于发展地方性通讯业务的公司去参与长途通话业务的竞争。麦高文在了解到上述情况之后,认为整个电话通讯市场仍然有空间,事实上也需要去容纳另一家电话公司。于是他在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公共阅览室里翻阅了几个月的文件后,找出了许多他人所未曾留意的规定。

虽然地方性的电话系统在法律上允许独占,但联络各地之间的长途电话却没有规定可以独占。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有些规定,但在法律条文、国会的报告或是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章里却没有,而且,麦高文还发现r一条更为重要的规定,就是联邦通讯委员会在接到要求建立电话线路申请后60天内必须处理完毕。事实_卜‘,假使委员会内无人反对这项申请,委员会就会很自然地按照规定颁发执照。

联邦通讯委员会几乎每年都会接到数千件这样的申请,通常都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因此也就没有时间逐件地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麦高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采取了最为简单的攻击策略,他同时向联邦通讯委员会提交了数百件重要通讯线路的申请。在他已建完第二条长途电话线路之前,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后来,虽然经过无数次法律诉讼和国会听证以及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裁决,但由于麦高文事先准备充分,早已谋划好了应付的策略,最后都没有将他击败。麦高文在电话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1978年到1983年之间,麦西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每年都增长1倍以上,1985年成为年营业额19亿美元的大企业。

7.先行一步,超前决策

决策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超前意识。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对信息的全面把握,掌握了新的信息,则能够根据信息发现问题,独辟蹊径。同时,也才能了解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自己的客观问题,作出超前的决策。

决策的超前性归根到底是决策本身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企业是一个适应开放式的大系统,它的内外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永远变化”是企业面临的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在险象丛生、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没有普遍适用的经营策略,没有久畅不滞的走红产品。要使自己在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不断变化的需求动态,了解不同市场的不同特点,注意竞争对手的策略招数,不断采取正确的对策,变于人先。如果经营思想陈腐守旧,产品面孔多年照旧,行销方式消极呆板,销售渠道狭小不变,就一定会被竞争对手所挤垮,被市场波涛所淹没。

一个企业家,要做到决策的准确无误,必须对影响企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注意这些环境的变化。在对环境进行研究时,更要注意政治环境的变化。掌握了这些变化,才能使决策具有超前性,收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效果。

企业如何才能立足于市场,关键取决于企业家是否能以其决策的超前性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生机与后劲。而决策的超前性还必须是企业家在时刻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实行的,只有常常对市场“切脉”,才能作出超前的决策。

纵观当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制胜市场,何者为先?

人才、资金、装备?信誉、信息、机遇?这些都是企业家成功的必备要素,然而,若干成功的和失败的先例告诉我们,制胜市场的先决条件乃是企业家的“超前意识”。识在人先,方能走在人前,运筹帷幄之中,可以决胜千里之外,一个能够察微,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才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中把握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找准制胜的契机。无数成功的企业家正是因为识在人先,当机立断,勇往直前,故而在市场逐鹿中演出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业绩。

第三节 巧借东风,借力“生’’机

创造新的商机,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借助社会力量和强者力量。

“借得东风好行船,好船能使八面风。”细心观察周围可借之势吧,一定能够助你成功。

1.借名扬名,获取实效

借名扬名术是许多精明的企业策划人和经营者在商战中常用的战术。

一般来说,借名扬名术,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第一,与名牌、名店、名厂、名人联姻、联营,借名牌之势抬高自己,并乘机借势发展自己。

甘肃天水啤酒厂地处西北最大的自然森林区之一小陇由林区边缘,取历史名泉“甘泉”水精酿制成的“大小啤酒”,虽然质量上乘、风味独特,但因品牌没有知名度而销路一般。1994年,天水啤酒厂与北京啤酒厂联姻,通过转让北京啤酒厂的技术工艺,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使啤酒质量再上新台阶,保证名副其实;另一方面以北京啤酒厂天水分厂的名义打起了“北京啤酒”的牌子,这一招不仅使天水啤酒占领了天水市以及甘肃省的主要市场,而且打进了西安、宝鸡、绵阳等地,深受欢迎,销路很畅。

健力宝集团同“体操王子”李宁联姻,一方面借“体操王子”世界级名人之名,进一步提高“健力宝”作为中国第一运动饮料的优秀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借李宁之名树起了“李宁公司”的牌子,成功地实施了多角经营战略。健力宝集团与名人联姻,借梯上楼爬高,一箭双雕,可谓精明至极。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采用同国外名企、名牌联姻,发展自己的策略应用得更为普遍,且大多都比较成功。

第二,利用名牌、名人、名厂、名店之名,抬高自己,发展自己。

“南有茅台,北有皇台”,这是甘肃凉州皇台酒厂曾经盛极一时的主题广告语。它巧用中国第一名酒“茅台”之名,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将“茅台”与“皇台”相提并论,使“皇台”与“茅台”并驾齐驱,实为借梯上楼的高明之举。眼下,“皇台酒”已由地方名酒跻身“中国名酒”、“世界名酒”的行列,其品牌的身价日增,前景看好。“南有茅台,北有皇台”的形容与愿望,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事实上,“皇台酒”不仅仅是利用“中国第一名酒”茅台来抬高自己,而且“皇台”这一品牌名称也是借名扬名的结果,它是根据凉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中著名的历史名胜“皇娘娘台”而取名。这种利用名山、名胜以及历史名人之名,古为今用,借名扬名的技巧,亦是企业策划中常用的方法,其中也不乏成功者。

如,借“杨贵妃”之名而来的“贵妃酒”,借“曹操”之名而来的“杜康酒”,借“关羽”之名而来的“关帝酒”等。

第三,巧借名牌、名人、名店、名厂之势,“坐享其成”而借梯上楼。

这种技巧的关键在“巧”。有一段时期,广播电视里,报刊路牌上,经常听到、看到“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的广告词。这句朗朗上口、情意绵绵且充满诱惑力的广告词,不仅使嗜酒者对“宋河酒”有了极深的印象,连妇孺也耳熟能详了。过了一段日子,宣传媒体上打出了另一则妙语厂一告:“家有郎酒,何必东奔西走。”这句广告语借助了“宋河好酒”广告在受众心中早已有之的效应,巧借其巨资投入培育而受众普遍认同的“东奔两走”代名词,坐享其成,取代了“宋河好酒”的位置,收到了奇效。

值得指出的是,“狐假虎威”之术,在策划中或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把握,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

2.借鸡生蛋,一展雄风

“借鸡生蛋”,就是利用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心愿和实现自己的目的。

“借鸡生蛋”是企业策划和经营中最常用的“借技”之一。

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每个企业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有限的力量相比创富的理想总是显得那么薄弱,善借的人却可以克服薄弱环节。不会游泳的人借船可以尽游五湖四海;身材矮小的人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苟子说:那些有成就的人不是生来就有什么特别,而是他们善假于物。

一说到借鸡生蛋,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是借钱生钱,的确,许多朋友创业之初,有了创业投资的冲动,且又选准了投资创业的方向,筹钱便成了很关键的问题。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方法解决它:

在一个劳动日一角几分钱的时代,乡下人无钱供子女读书,就从老母鸡身上抠;实在没法,会从亲友处借它几只下些蛋然后还回去。“借鸡生蛋”生意法就是这样引申出来的。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

不过,借鸡生蛋中的鸡不光是钱,它还可以是任何可变成钱的外力因素,它可以是别人的厂房、机器,也可以是别人的智慧名望等等。

皮尔·卡丹是世界名人,已持续辉煌了30多个年头。他因为在世界时装表演领域的卓越表现,获得了意大利“奥斯卡”大奖。又因为他在服装文化中的独特建树,两度被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特等功勋”章;鉴于他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联合国授予他“名誉大使”的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他因为敬业精神与精湛技艺,拥有了数以万计‘的消费者。

然而,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皮尔·卡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工厂,他只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或新潮衣样提供给质量上乘的企业制作、生产,成品经皮尔·卡丹检验、认可后,就打上“皮尔·卡丹”品牌,送往世界各地的经销店。到1992年底,全世界已有800家以上的企业用“皮尔·卡丹”商标生产服装,而皮尔·卡丹每年获得的收入不少于30亿美元。

另一家闻名于世的是“耐克”运动鞋,该公司和“皮尔·卡丹”一样,没有厂房也无生产工人。公司主要有两部分雇员:一是负责收集情报、研究和设计新款运动鞋,样品变成品的工作则由散布在全球各地的50家指定工厂完成;第二部分的人则是以市场策划、促销助销为己任。这就是既借外力,又借外脑。

“黄金脑智囊群”认为,管理人员内部借力的正确途径应当如此:高层领导借中层主管之脑力,中层主管借基层主管之脑力及体力,基层主管则借现场员工之体力,现场员工则借本身体力及可用之机械力。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若失去“人”的基本要素,失去可借之力,管理就成了真空,管理者就成了光杆司令。

要知道,会借且驾驭人力的人,才可以做成大事。

3.借钱生钱,拓新天地

没有一个企业主不希望自己的企业成功,而获利的前提之一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对于创业和发展中的企业来说,资金显然是一个困扰性的话题。这时企业主就可以采取一种用借来的钱赚钱的方式,俗称“借钱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