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20140300000013

第13章 筹资与投资(3)

4.认清借贷的利与弊 许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我的资金并不十分充裕,如果通过借钱来投资是否可取?怎样的投资项目适宜于借贷获利?事实上,投资创业借贷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贷款资金,怎样去认识借贷的利弊。

其实,选择是否借贷投资的关键,主要在于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要求和态度如何,以及投资者是否能应付借款利息。

最有利的借贷投资项目便是房地产。如果您在20年前拿出自己的20万元购置房屋自住,今天该房可能会令您收回200万元。但您的投资收益并不像表面所反映的1 80万元那么多,这200万元对20万元主要起保本作用,对抗通货膨胀。

但假若当年您借贷资本占了九成即18万元,仅动用自己2万元,现成回报200万元。除去借贷本息和通胀影响,这个回报率便相当可观了。所以房地产的投资必须借助借贷,即使一时有风险,也能通过长线持有而盼到曙光的再现。

假如您从银行借回的钱换成汇率能上升且存款利息高的外汇,把它再存人银行收取更高的利息,也是很值得的。

至于借钱买股票,则不可取。因为炒股所得与借贷利息相抵,所剩无几。且借钱买股票不利于长线投资,常常会为还本付息而不得不随时忍痛割爱以调整策略,既不能赚足较高点,又可能在股价下跌时也得卖出兑现还钱。

如果您是几乎一贫如洗的无产者,最好不要眼红他人而借钱玩投资。那是相当危险的,有如火中取栗。

因此,借贷投资有利有弊,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时期,这种利弊相差程度十分明显,因此在借贷筹资中应慎重考虑。

5.贷款的窍门

经商投资的资金除了来自自身的储蓄外,借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般讲,借贷关系中的借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借到,能借多少都将受制于贷方。

经商者如何在与银行信贷交往中变被动为主动呢?总的来说,要采取“欲取故予”的策略。掌握信贷政策的动向,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条件,同时尽量使资金运用符合对方或银行信贷要求。即使资金使用有问题,也要讲清困难的原因,拿出有力的措施,求得银行的谅解和同情,使借款借之有理,借之有据,达到解决资金困难的目的。

主动让对方、银行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初次建立贷款关系,最好能向银行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自己生产经营方面的报告,全面介绍资金运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同时报送财务报表。对已经建立信贷关系的经商者,要定期及时报送财务报表,主动向对方提供生产经营资金变化情况,为下一次借款打下良好的基础。

银行信贷政策是随国家经济政策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有着不同的信贷政策,银行支持和限制的方向也不同。经济调整时期,银行要紧缩信贷;经济发展时期,银行要扩张信用。经商者在总体上应掌握银行支持什么、限制什么、资金‘‘盘子”的松紧,以确定本企业资金需求在信贷投向中的位置,做到知彼知己,积极主动。这需要做到:

(1)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赢得对方或银行的赞赏。

银行最讲究资金效益,经营效益好借款就容易,因而要有流畅的借款渠道,先要管好企业经营资金,在挖掘资金潜力和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上台阶,这样才有充分的借款理由,使银行对资金占用,无可挑剔。资金运用有问题的经商者也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压缩不合理资金占用的措施,并做出成绩,争取银行理解。此外,在补充自有资金,清理拖欠款等方面,也要尽可能地按信贷资金管理规定去做。

(2)保证借款信誉。

对每笔贷款要按借时的用途去使用,切忌挪作它用,要努力提高借款的经济效益,对到期的借款要按时归还,如还需要贷款,应重新申请,不能短贷长用,形成长久逾期贷款。

(3)在每次借款申请的交往中讲究实际效果。

要讲清本次借款的用途,以及在经营生产中的需求程度。对企业资金使用中的问题,要讲清原因,说明困难,求得银行的同情和谅解。

申请贷款的个体、私营者、贷款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给的营业执照或有关部门批准的证件;②遵守国家政策法令,符合批准的经营范围;③必须有30%_50%的自有流动资金;

④确有偿还贷款能力和经济担保。

当然,在向银行借贷时,你必须把你所拥有的投资优势,灌输给贷款者,使他们对你深信不疑,这样你的贷款计划就将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签订未来的贷款合同了。

6.筹资的决策

筹措资金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对于苦心筹措过来的资金怎样去合理分配运用呢?当然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这样,筹资的决策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筹资决策是狭义上的决策,主要是对资金筹措的种类和期限的决策。筹资决策的过程要经过财务判断和其他因素的分析两个阶段。

所谓财务判断,就是筹资决策的财务基准。筹资决策的财务判断是:选择最优资本结构,也就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资本结构。

具体的决策程序如下:当一家公司面临几种投资额相同的筹措资金方案时,公司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筹措资金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然后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一种。当然,被选择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一种方案,是诸多方案中的最佳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最优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中的最优资本结构,与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体系一样,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模式。一个公司或许永远也达不到最优资本结构。但毫无疑问,在这个公司探求最优资本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公司不断改进资本结构,公司必将获得极大的利益——这就是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性。它告诉你应该追求什么,并告诉你怎样追求。虽然并不一定能让你最终得到你追求的目标。

在另一方面,财务判断是公司筹措资金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决策时不考虑其他因素。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这些因素可能会演变成为公司筹资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的因素。

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权的限制

公司筹资时,往往为了获得必需的资金而被迫接受投资者对经营权的限制与干涉。从理论上说,无论是主权资本,还是债务资本的提供者,都可能对经营权进行干涉与限制。但实际上,这方面主要的危险却来源于债务资本。因为在现代殴份公司里,各种机制与手段已使股东与其对公司经营的支配权相分离,经营权逐渐独立出来而汇集在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支配集团手中,这样,主权资本的提供者对经营权进行限制与干涉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债务资本提供者完全被认为是“公司之外”的利益方。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以保证公司能够按时补偿利息,往往对筹资公司的经营权施以一定限制,这些限制一般包括在资本契约中,典型的就是前面讲过的银行贷款的借贷契约,公司债券发行的信托契约以及租赁契约等,而不是主权资本。所以,公司筹资时,如果选择主权资本则可避免公司经营权被干预的危险。

(2)股东权益的削减

股东权益是公司财务管理的终极着眼点,股东权益的权值是公司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股东权益的下降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司收益率下降,公司给予股东的报酬也随之下降,从而引起股东权益的下降;二是由于股份公司制度演进而产生一系列机制与手段对股东、对公司资产及经营的参与权渗水。对公司筹资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增发新股与可转换证券对股东权益的削减,虽然发给普通股以购股权证可能会减轻这种渗水作用,但渗水必定仍然存在。发生渗水现象的原因在于:原有股东的出资对公司现征购财务状况贡献很大,尤其是资产扩大与分积金的存留与积累,而增发新股与可转换证券,则可能使新股东无偿分享这种贡献。由此可见,在筹措资金时,对股东权益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来源于主权资本(股票或留存权益),而不可能来源于债务资本。公司筹资时,如果选择债务资本,则可避免股东权益的削减。

通过对以上两种主要因素的分析,有一点必须予以说明,即主权资本与债务资本对上述两个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经营权领域。中早期的股份公司把股东权益奉为公司绝对的最高利益。因而,由于股东享有投票比例表决权,而债务资本提供者不享有这一权利,对公司经营进行限制的危险性就主要来源于股东。即使债务资本提供者在借贷契约中对公司经营权可能有所限制,这种限制也只是间接的与派生的。相反,股东对经营权的限制则是直接的与强烈的,在现代股份公司里,上述事实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公司经营权施以限制的可能性主要源于债务资本而不是主权资本的提供者。然而,这一结论并非绝对适用,在一些股份公司里,尤其是家族式股份公司里,债务资本提供者对经营权的干涉只是一种例外现象,主权资本提供者对经营权的干涉才是一种常态,并且现代股份公司的制度演进的趋势是:公司经营权在逐渐脱离主权资本提供者支配的同时,也逐渐摆脱其他经济主体(如政府、债务资本提供者)的干涉与限制。

(3)其他因素

公司筹资决策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这些因素涉及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政府对筹资的态度就非常重要。在日本,虽然经济高度发达,巨型股份公司层出不穷,但在每一个股份公司里,主权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极少,相反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却极大——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在二战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鼓励公司使用债务资本,而限制使用主权资本。

第三节 企业投资的决策

1.投资对象的选择

选择什么产品为投资对象,企业应根据下述诸因素来分析考虑。

(1)产品的销售利润率

在众多经济指标中,销售利润率是一个综合反映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销售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基本反映产品的盈利情况,而且销售利润率的计算仅以产品的销售收入和销售费用为计算依据,从而就剔除了目前我国因各地区、各部门对企业实行不同方式的承包而带来的税后利润的不可比性。又因为销售利润率是用于投资决策的,相对于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经济指标如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等,更为实用,更具可比性。

根据《管理世界》杂志提供的资料,我国100家最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平均销售利润率见表3一l。

由此看出,我国各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相差很大。在各行业内,按专业分类的销售利润率也有差别。例如,北京市机械系统内部分专业的销售利润率见表3—_2。

此外,各种不同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也是不同的。这种销售利润率不均等的情况,为企业寻找最佳的产品投资对象提供了可能。

(2)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是投入量与产出量进行对比的指标,是另一个综合反映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它的公式是:投资回报率=年收益额/总投资额。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是不同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可以买到标准行业的回报率资料以供企业在制定投资战略时参考。目前我国尚未整理出这类资料,但企业可以通过调研以及根据经验数据作出这方面的大致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