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20139000000051

第51章 社区主任和860名下岗职工(2)

第一章社区探索就业路创业架起幸福桥——汀棠社区打造再就业示范一条街纪实吴晓苏黄少雄

2005年9月28日的这一天,芜湖市再就业示范一条街暨汀棠1890创业园正式开街了!

创业园的大门楼前张灯结彩,迎面一道彩虹门烘托出喜庆的气氛,街面道路两旁摆放着数千盆鲜花,争相斗艳;社区的上空彩旗飘扬,整条街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前来祝贺的人群络绎不绝,洲练有素的军乐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高奏迎宾曲;“群狮”在迎宾曲声中缓缓登场,时而站立、时而翻腾,龙腾虎跃,舞出了汀棠社区的创新精神;旱船队以奇特的装扮,幽默的舞姿,为节日的气氛增添了光彩,把开街现场的欢腾气氛推到了高潮。

可是就在开业的半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荒地。是汀棠社区主任吴文斌、韦小宝等工作人员,带着一份神圣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足社区,面向社会,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精心创意和精心雕琢下创办起这条新街,使之成为芜湖市再就业“示范街”和“再就业基地”,成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再就业战胜自我的希望之地;成为了创业者屈起之地。

吴晓苏:男,1956年生。大专文化,九三学社芜湖市四支社社员,芜湖市再就业一条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黄少雄:男,1949年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芜湖市委常委、镜湖支部主委,现任芜湖市政协委员、镜湖区政协副主席。

一、心系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劳动再就业

汀棠社区位于芜湖市东北部城郊结合,地域2.72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489人。

汀棠社区自2003年9月成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以来,在社区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890便民服务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内容都被纳入这个社区服务支持体系中;与企业、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联网,建立社区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准确掌握社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服务用工需求情况,牵线搭桥,积极推荐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居民提供了便民服务的平台,为商业一条街的成功打造奠定了基础。

随着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居民对社区商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进一步加快社区商业发展,满足居民消费,改变社区面貌,扩大劳动就业,汀棠街道整合社区便民服务资源,打造便民服务“一拨就灵”(1890谐音下同)的创业和便民服务平台,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在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工作机制市场化、组织形式产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拓展服务内涵,积极打造“1890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采取“无偿、低偿和有偿”等方式,广泛开展面向社区群众和便民、利民的福利性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面向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市场开发等多系列、多层次的服务;面向社区离退休人员、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妇女、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真正使“民心工程”深入社区,走进了群众的实际生活。先后安置再就业人员96人次。

二、结合社区商业需求认真打造一条街

2005年元月份开始,汀棠社区启动打造1890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成立创业服务公司,会同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各部门设立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实现一站式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开发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经营户提供商机,扩大创业规模。按照功能定位,围绕现代服务业,找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开发适宜失业人员就业的岗位。发挥再就业一条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深入实施就业倍增计划,搭建投资、创业和再就业平台,达到了既解决了再就业又壮大了社区经济,搞活了社区服务,满足了居民需求的目标。

汀棠1890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总长520米,占地面积15600平方米。一期工程改造商业门面52间,面积1040平方米,整合周边商业门类100余户,安置待业人员近百人。二期工程将新建47间门面,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设便民服务、服装百货、特色小吃三大功能区,辐射周边1公里内约8万人口。目前为社区居民提供具备以下基本服务功能:一是购物功能,主要为提供服装鞋类、食品和生活日用品;二是餐饮服务功能,提供早点、快餐配送服务;三是综合服务功能,提供服装加工、医疗保健、废旧物资回收等综合服务;四是家政服务功能,主要提供钟点工、保姆、家教和中介服务等;五是维修服务功能,主要提供家庭装饰、维修、日用品及家电维修服务;六是现代服务功能,建立电子商务,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家政电话预约、代缴收费等服务。而像各类专卖店、文化用品、咖啡馆、酒吧、花店、健身、音像、娱乐以及医疗、邮政、储蓄等更高一级的消费需求也将充实到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并逐步搭载便民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完善各项服务功能,疏通经营信息渠道

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除了三大商业功能外,还建立了五项服务功能,即:信息服务中心、咨询中心、培洲中心、1890创业服务网和热线服务电话。

特别是1890创业服务网站的开通并投入使用,:挺大方便经营者沟通经营的信息渠道。作为综合服务网站,既是信息平台也是商业经营平台。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该网站获取所需求的业务信息,也可以和服务对象通过网络直接从事经营交易。网站设置了便民服务、房产信息、创业超市、人才超市、培训超市、网上求助等核心板块,为建设数字化商业平台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再就业一条街管理机构针对一条街发展制定了管理和营销汁划,不仅加强对一条街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一条街经营户拓展经营:一是鼓励骨干商业经营户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等“三上门”服务,延伸商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功能。二是积极引导社区商业服务经营户开发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和其他一系列便民服务等,不断扩大服务领域,用现代商业的理念和手段,提高、改善、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业的特点,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发展社区商业,把社区创业就业与社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四、充分利用环境特点建筑配套人性化

目前,一条街的一期工程已经正常营业,经营势头前景看好,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北边连接源丰路商业街,与待建中的区实验小学隔路相望;南面与经营中的一期工程连为一体,形成在园丁小区、园丁二区、大富、源丰、莲塘新屯和规划中的棠桥住宅小区等众多小区之问的一条商业街。一条街远离市中心,加之周边固定消费群体密集,其商业特征十分明显。除大量居民作为固定消费群体外,随着实验小学的建起,数千学生同样能给一条街带来极大的商机。

随着汀棠公园的改造,作为芜湖市的后花园而与一条街毗邻。

一街一园遥相呼应,对构筑功能齐备的休闲、购物、旅游环境有着夺天独厚的条件。

一条街作为社区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在配套实施方面以满足顾客安全,方便,舒畅,亲切的基本要求。因此,再就业一条街的规划,设汁和整治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设置人行道,厕所,座椅,停车位,治安岗位等。创造一个人性化,舒适化的购物环境。并着力完善一条街的环境设施,如建筑小品,环境小品,市政小品等,创造出和谐、生动的环境空间,起到提高文化品位,丰富街道景观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购物场所的档次和购买商品的质量、品牌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目前一条街周边小区相应地购物场所和商品都较为缺乏,众多消费者人群经常到市区中心去购物。为了弥补这一空白,随着一条街二期工程的开发,莲塘路的打通,周边购物环境的形成,汀棠公园的改造开放,旅游、休闲、购物形成互补,一条街的建设将对周围环境起到明显改善的作用。

五、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是打造和谐社会的保障汀棠社区1890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的建设的动议,是社区成员本着“社区事情社区办”的自治行动,受到市区政府和各部门高度重视。商业一条街建立初期,由区政府牵头,发改委、经贸委、建委、财政局、规划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卫生防疫、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联席参加的论证会议,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定位、指导和协调。并充分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互联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发展再就业一条街是汀棠社区成员公共利益所致,也是造福于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扶持。一是芜湖市有关部门和区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扶持商业一条街的建设,推进了一条街的建设步伐。二是结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开办社区商业服务经营户、便民服务网点,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认定,落实其应享受的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和小额贷款等政策;三是对进入一条街经营的商家,创业服务公司提供一切便利,并按社区规定低收费,不收费原则运作,以确保社区商业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和建设社区商业便民服务工作中,汀棠街道充分发挥社区自治职能,以社区服务为中心,以1890创业园商业一条街为基地,以安置下岗再就业为前提,建立服务功能齐全为特色,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宗旨,争取利用3年时间,完成再就业一条街建设和改造工作,形成商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