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20139000000046

第46章 新课题新探索新天地——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王昌生

芜湖市新芜区滨江街道党工委从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没的需要出发,积极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以体制创新为起点,以服务群众和夯实基础为重点,着眼于创建文明社区,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对滨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街道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健全,现有7个社区党总支,23个党支部,728名党员;社区党建共建平台初步完善,境内38个单位党组织全部加入共建行列;社区党建活动载体种类日益增多,各社区普遍成立各类协会;社区党建工作内涵更加丰富。2005年4月,街道通过省级社区党建示范点考评;10月,街道又荣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光荣称号。我们认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关键在于以下四大方面。

一、核心要建好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关键。滨江街道党工委坚持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网络化”推动“区域化”,在街道层面建立了“三纵三横”网络:纵向上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三个层次,横向上形成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社区党建协调组和非公经王昌生:男,1948年生。大学文化。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芜湖市镜湖区政协筹备组成员。

济党组织三个界面,构筑起覆盖全街道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网络。

街道党工委以社区的“四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为抓手,组织、发动社区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级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中心要围绕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沦、副书记潘际新认为,抓社区党的建设是党的城市基层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执政基础工作。

围绕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党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党工委首先重新确立了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社区联系点制度,确立了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社区联系点制度,确保点上工作指导不间断。二是进一步优化社区领导班子,有意识选拔文化程度高、年纪轻的同志承担社区党政“一肩挑”的重任。目前,社区领导班子年纪轻、文化高。三是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每两星期一次轮流在7个社区召开工作例会,做到经验共享。

三、重心要下移

第一,优化社区党组织的设置。针对近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隋况新问题,街道党工委在20—34年前,将所有社区党组织全部改没为党总支。2005年7月先进性教育之前,街道又接受近400名企业离退休党员,党工委在原有14个支部基础上,增设了6个社区党支部,并划清党总支和所属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党总支主要抓大事、议大事,加强对各类组织的领导和协调;所属党支部主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二,改进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党工委制订了“情况摸清摸透、服务贴近贴心、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有声有色”24字方针。形成以共建文明为抓手,以服务居民为目标,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员为骨干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赵腰村社区党总支在工作和实践中,提出“团结、发展、服务”理念,并建立“走访制度”、“爱心捐助站”等载体,有力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小官山社区组织社区各类党员,成立“小官山社区党员议事委员会”,对社区党组织工作进行协助和监督,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第三,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推行社区党组织专职书记“素质工程”。选拔政治素质强、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精神状态好的党员担任基层党务工作者。2005年,根据考核结果,又调整了3名不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选好配强了社区党务工作者。第四,加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依托街道党员电化教育基地和各社区党校两级平台,多形式、多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对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仅先进性教育期间,街道、社区就播放电教片28部,125场次,有2200多人次党员观看;组织了10场社区建设专题讲座;积极组织党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如为社区居民定期提供法律咨询、消防安全讲座、医疗保健等服务。结合先进性教育,街道出台了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增强社区党员凝聚力。

四、民心要凝聚

针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认清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难题、难点,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

针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单一,部分社区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认同感不强,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难题。街道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社区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不断增强社区党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和培育居民群众的民主自治意识和能力。2005年,街道向11000户社区居民发放“连心卡”,实现了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员与居民群众紧密联系;北京西路社区创办芜湖市首家社区居民简报——《旗帜》,为社区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狮子山社区党总支编印芜湖市首家为社区居民办的文艺刊物——《社区文苑》;北京西路社区党建网站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社区党建网站,中央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张金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桂林共同为网站点击开通;小官山社区举办了为社区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在芜湖市党建工作中是第一次;赵腰村社区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共建单位、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同志都将在“服务中心”的统一规范下开展党的活动,创造了全市社区党建工作“六个率先”。

2.要坚持积极引导群众文化团体,拓展党的工作新领域针对社区党建工作中缺乏新的载体,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不普遍的难题。街道在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基础上,积极发动社区组建各类文体协会,各社区纷纷组建了书画、象棋、武术等各类文体协会,党建活动载体不断增多。各级党组织还注意抓工作网络建立,有针对性地在群众组织活动团体中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抓集体活动组织,每年有计划地组织社区文体活动、重大节庆联欢活动等,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

3.坚持发挥公共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针对社区党建工作中地域性共建合力不强,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缺乏主动、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街道党工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王伦十分注意引导公共单位党组织强化对社区党建的责任意识,强化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建:亡作上合作伙伴关系。引导各党组织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本单位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做到主动融入,自觉参与。11月份,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滨江街道首届境内单位篮球联赛,既开展了街道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各单位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又检阅了街道境内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境内各单位积极响应。

4.坚持“服务型”的党建工作理念,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街道结合社区建没各项工作和先进性教育,开展了“凝聚党旗下,情系千万家”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关心党员、服务群众、协调利益、保障权利。如开展“党员进万户”活动。

以“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题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并对收集到意见和建议逐项解决,为群众排忧解难。如开展“向城市七大顽症宣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体党员加入到整治城市管理“七大顽症”行列中来,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乱晾晒行为进行整治,清除户外广告、“牛皮癣”等,为创建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做好表率作用。开展“心连心、面对面、手拉手”主题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心连心、送温暖——党员干部进社区”、“面对面、优服务——机关党员树形象”、“手拉手、再就业——千名党员带万户”活动。街道、社区党员与社区86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共走访群众近1000户次,帮助就业700人次。街道还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实行社会帮困,通过“爱心帮困阳光工程”,扩大帮困扶贫的覆盖面等等。这一系列措施较好地体现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顾滨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第一,加强社区党建,必须进一步更新工作理念、明确指导思想、理顺工作思路。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这是社区党建工作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要求社区党建工作在理念上有创新、在实践上有突破。具体讲:在工作机制上,就是要从“两张皮”向一体化转变,使社区党建融入社区建设之中,做到党建工作与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目标同一、工作同向、考核同步。在工作力量上,就是要从单线推进向齐抓共建转变,以党建工作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广泛覆盖为目标,整合党建资源,不断扩大社区党组织创建和谐社区的影响力、驾驭力和带动力。在工作重点上,就是要从单一管理向全方位服务转变。抓住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努力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服务来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工作方式上,就是从封闭集中向开放民主转变。以民主开放为取向,实行党务、居务公开,构建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党建格局。

第二,加强社区党建,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社区党建做的是基层党员、群众的工作,扎根在基层。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扎扎实实,来不得任何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我们开展的活动、推出的服务措施,都要立足于促进组织、利益、人际关系的和谐,都要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必要的形式,主要是扩大工作的影响,形成统一的形象。比如注重活动载体的整体包装,设置统一的标识,在名称的选择、活动的形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必须坚决反对那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二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域、关注的重点都远远超过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就其定位看,它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担负着增强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控制力的政治责任,它还是一种区域性党建,利用社区优势协调政治资源,成为党在城市基层凝聚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社会的领导核心。这就决定了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有着共同的目的和追求。只有更好地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在目标、思路、重点上统一起来,使党组织成为社区各类组织的龙头和核心,使党员成为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为社区建设把握方向、提供保证,促进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深化发展,在建设社区、服务社区中凝聚人心、增强影响力、战斗力。